APP下载

提高高职课堂口头报告效果的行动研究

2018-05-14王凌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7期
关键词:口语笔者效果

王凌

[摘 要] 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新生综合英语课堂上对口头报告进行了屡次实践,均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进行了为期20周的教师行动研究,拟探索提高高职课堂口头报告效果的策略。该研究以两个平行的高职新生班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了以往课堂上口头报告存在的问题后确定了行动方案并加以实施。调查问卷、访谈、教师的课堂观察及笔记、评分都表明该研究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课堂口头报告语言与内容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口头报告展示技巧。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 键 词] 口头报告;高职;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148-02

一、引言

课堂口头报告是外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以社会建构理论、任务型学习理论及Swain的输出理论为指导。最初因其不仅可以展示演讲者的沟通与交流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与专业知识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活动;现在更是因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张丽华 2004)而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国内绝大多数对口头报告的相关研究是在2000年之后,其涉及学生课堂展示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杨贝 1999);曹巧珍和郭浩儒在2001年对口头报告做的一项行动研究,他们将这一课堂活动称为“duty report”;楼荷英描述了在口头展示过程中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作用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2011年,张东英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了口头报告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前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口头报告的确是中外课堂广泛使用的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口头报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放弃,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笔者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高职新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信心,从而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这在高职新生中是很普遍的。所以,笔者拟探讨如何指导高职新生通过策略培训将口头报告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听众,即如何提高口头报告展示效果,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16级两个平行的教学班,每班各56人。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对口语的要求较高,因此锻炼学生的口语是综合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笔者所教的是综合英语课,周课时8节,口头报告课堂展示是作为课堂的“热身”环节,也是日常教学口语部分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好。

教师行动研究是为了真正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描述、解释课堂教学——而是要引起课堂教学的变化与改进”(Nuan&Bailey,2010:227)。笔者将研究过程分为:发现并确认问题,制订行动策略,实施策略,结果分析及反思。

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问卷、访谈、教师的课堂观察和笔记、学生互评及师评成绩。

三、研究过程

(一)发现并确认问题

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对口头报告这种新的课堂活动感到很新鲜。如对往届学生那样,笔者进行了提出要求—明确课堂口头报告步骤—学生准备—课堂展示—教师点评一系列的行动,但也像以往那样,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现象:学生的兴趣在逐渐降低,很多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影响展示效果。因此,口头报告展示效果的好坏完全是由学生口语水平和学习态度决定的。口语基础好又认真准备的学生展示效果好,听众学有所得;相反,口语基础差又敷衍的学生的展示,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種折磨。

为了找到影响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效果的原因,笔者参考了D. Johnson & R. Johnson(1999)的口语展示评估标准,制订了调查问卷,从而找到影响因素为:(1)学生发音不标准且速度过快;(2)展示的内容观点不明确且语言错误较多;(3)学生缺乏演讲技巧——紧张、没有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及互动;(4)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好。又在笔者所参加的暑期教师培训专家的启发下,逐渐发现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口头报告展示的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即以前所做的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继而在展示阶段指出问题,却没有帮助学生去改正错误来提高。明确问题后,笔者以改进口头报告的内容、语言及学生演讲技巧等为目标制定了行动方案,于2017年2月(该研究第二学期)开始了提高口头报告课堂展示效果的行动研究。

(二)制订行动方案

首先,向学生重申了课堂口头报告展示的基本流程:(1)展示前:明确听众,选择主题,搜素加工信息,列出提纲,呈现内容,制作PPT或拍摄视频和排练;(2)展示中:关注演讲技巧及与观众的互动;(3)展示后:展示人将收到来自同伴及老师的点评,进行反思并以日记的形式提出改进意见。

其次,围绕展示原因、展示内容和展示方法,制订具体的行动措施,对学生进行了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旨在改善口头报告的内容、语言,提高展示技巧。

再次,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方案的实施方式主要是:(1)课堂上教师所做的10~15分钟的微型专题讲座;(2)课下借助微信、QQ或网络学习平台等多媒体手段分享学习资料;(3)主要通过以上方式对展示学生做单独指导。

最后,学生口头报告的评价方式。笔者制定了评分表,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充实、主题明确、语言错误、结构措辞、语音语调、速度音量、眼神交流、仪表仪态及态度。展示后由教师及每位学生进行评分。

(三)策略实施

该行动研究进行了20个教学周,每次课开始笔者用一定的时间来做,可分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1.专项训练

在行动研究开始的前九次课(两个多教学周),针对学生口头报告中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内容、语言和演讲技巧)进行阶段性培训,特别是语言问题。具体是:

(1)1~2次课:

措施:让学生谈论之前做口头报告的经历;教师详细介绍口头报告的语言特点。

目的:使学生目标明确,深刻认识到之前出现的问题。

(2)3~6次课:

措施:将书面语变为口语;简化复杂句;复杂词汇的英语释义;句型结构多样性的转换。

目的:使学生感受到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章作为口头报告素材或直接网络翻译句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其中的生词、长句和复杂句会给观众增加听力障碍;学会句式的变换,避免句式单一;更加强化对口头报告语言特点的认知。

(3)7~9次课:

措施:在带领学生进行历年四级优秀作文赏析的基础上,共同剖析一些内容安排不够好的文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做出结构调整及语言文字更改的建议;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演讲技巧(仪态、手势、语速、眼神交流等);探讨有关PPT制作的技巧(页面背景色彩、字号大小、内容多少等);与观众的互动;观看笔者以前拍摄的学长的展示视频并做出评价。

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清晰的结构既有助于观众理解,又能激发观众兴趣;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高质量的口头报告并进行恰当的同伴点评。

2.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现场展示和更加强化的教师指导。每个学生有两次展示机会,本研究中记录为第二、三次。

(1)1~2次课:

措施:给学生提供选题建议;让学生在展示前一周把文本发送至笔者QQ邮箱。

目的:教师能确切地发现学生固有的逻辑结构及语言错误,而给予单独指导,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2)3~研究最后:

措施:课下更多地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学生提交的口头报告文本及时做出反馈,随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展示时关注意思的传达而不是个别的语法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口头报告后,教师从内容、结构、语言、互动、仪表仪态等方面给予详细的点评;根据点评学生在口头报告后作出改进并再次提交给教师;实验班学生在20周的实验中每人做两次展示,所取得的成绩占学期平日成绩的40%。

四、结果分析

根据该研究中进行的三次展示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成对样本t检验看出,第一对样本(第一、二次成绩)差异显著(sig.=

.000<0.05),而第二对(第二、三次成绩)差异不明显(sig.=.168>0.05),因为第一学期只是给学生提要求,没有具体的指导;而在行动研究开始的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口头报告训练,所以学生的第二次成绩有很大提高;而第三次展示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展示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要靠英语水平及锻炼机会。另外,口头报告也会受到学生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对话题掌握程度等因素影响。

通过行动研究第20周所进行的访谈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信心、内在兴趣和动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教师的课堂观察和笔记是伴随着整个研究过程的,以记录师生在该过程中的感受和评论。(1)学生口头报告展示的参与率提高了。第一次展示时两个班有四名学生先后以口语水平低为由主动放弃展示机会,经过20个周的培训学习和教师的鼓励,到第三次展示时参与率达到100%,由此证明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2)观察发现学生对同学所做的课堂展示进行评论的次数增加了。这能反映两个信息: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的质量及影响的增加;②学生参与互动环节热情的增加。(3)专项训练受到学生的欢迎。80%的学生说学有所得,希望增加这一阶段的训练时间和内容。笔者反思这一阶段的收获是教师有目标地培训帮助学生提升了做口头报告的能力。(4)综合训练阶段通过微信、QQ等移动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单独指导是必要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拓展了学习的外延,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五、反思

通过教师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培训的确可以提高高职课堂口头报告的展示效果,但下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继续探讨——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提升。行动研究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具有探索性、反思性的研究,笔者在此过程中对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获得一定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巧珍,郭浩儒.“值日生报告”行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4):50-53.

[2]杨贝.学生课堂展示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国外外语教学,1999(2):1-4.

[3]張东英.关于口头报告教学的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1(1):41-51.

猜你喜欢

口语笔者效果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