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传道者明道 做“四有”好教师

2018-05-14陈晶茹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陶冶四有幼师

陈晶茹

[摘 要]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师为目标,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为传道者明道”的思想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有高尚纯洁的心灵,让学生对“道”的理解更为深刻和丰富。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舞蹈;思政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240-01

纯粹的美育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感情,使人有高尚纯洁的心灵,从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的欲念逐渐消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的美超越了功利性和实际性,带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感受。高尚的行为来自强烈的积极情感推动,情感由弱至强的陶冶,是为美育的价值所在。蔡元培认为“大学看艺术与科学一样重要。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良好的美育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促使为师者对“道”的理解更为深刻和丰富。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在强化感情上有着显著的能力。余秋雨先生曾谈到“舞蹈是用身体有节奏的运动来表达感情和生命意识的诗画艺术,这也是美学意义上的舞蹈美的基本属性。”……舞蹈的基本美学趋向是情感和情绪。大型音舞史诗《复兴之路》的成功在于将艺术与政治高度融合,用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怀,让全场观众的情感、情绪与作品共鸣。

舞蹈课程作为幼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在修完本门课程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舞蹈审美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夯实基础。但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学情上有其不足之处,结合过去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完成对学生“四有”的培养目标。

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并树立一个理想目标。从长远来说,让学生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幼儿教育职业身份有强烈的认可程度和发展规划趋向;从眼前来说,对舞蹈课程能够设置一个力所能及目标,而不是过分的空想。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舞蹈基础,在刚开始接触舞蹈课时兴致颇高,但是在一个月左右的学习之后,高涨的情绪就会走向低谷,主要原因在于舞蹈基本功需要不厭其烦地一遍遍练习、打磨,无法一蹴而就。对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显著成效,学生容易出现失落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降低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能够给自己设置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在确切的目标趋使下,学生更容易度过学习的倦怠期,不着眼于短期的学习成果,从而开展长期有效的学习。

做一名有学识的教师。舞蹈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模仿、练习、修正,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个组合,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舞蹈技能。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完成自身肢体的开发和解放,探寻自身的动觉意识和本体意识,逐步建立自己对舞蹈这门学科的认知和理解,在后续的学习中融会贯通,在将来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做一名有道德的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教师一职不分高下贵贱,都需明道、信道、有德、奉德。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中西方各类舞蹈,感受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人文风情,领会美,感受美,认识美,在美育上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获得自身的感悟,完善自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教师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真正做到用心、用爱去对待学生。舞蹈对学习者的肢体协调、柔韧能力有一定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学习舞蹈的黄金时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肌肉的酸胀和疼痛感。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正视学情,在不过分降低标准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学生的不足和局限,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教学上循序渐进,不揠苗助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关爱,在将来的工作中将这种爱传递下去。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自省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千万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师应明确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中以德树人,深谙为传道者而明道的精神,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培养有理想、有学识、有道德、有爱心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蔡元培.美育人生[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余秋雨.关于舞蹈美学的思考[J].舞蹈艺术,1989(27).

[3]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4]严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陶冶四有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不再孤独:爱是我们的舞场我们的朝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