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提升新生班级凝聚力

2018-05-14周秋梅

丝路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班级凝聚力辅导员

【摘要】新生班级凝聚力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增强集体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增强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本文从班级目标、辅导员自身建设、班委成员组成和班级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关键词】大一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辅导员;班级管理

一、大一新生班级现状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该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大一新生刚入校对学校环境及周围人群都处于陌生状态,由于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使得这种归属的需要提到更高的意识水平,成为亟待满足的需要。

(二)新生班级量表调查研究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共18道题,包含人际关系、班级制度、世界观、班级目标4个维度,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2017级新生班级共5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调查员当场施测并回收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98.4%,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96%。调查对象情况如下:护理1-6班人数分别为:45、50、55、48、53、60,共311人,康复1-3班人数分别为:52、67、50,共169人。其中男生88人,女生392人,学生干部72人,非学生干部408人,独生子女123人,非独生子女357人。

采用描述性统计来了解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的总体状况,统计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得分为:3.39±0.521、班级制度得分为:4.04±0.661、世界观得分为:4.03±0.70、班级目标得分为:3.72±0.705、总分为3.79±0.646,可知: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班级凝聚力的四个维度中,人际关系得分最低,班级制度得分最高。在访谈中发现,学生渴望与班级同学交往互动,共同学习进步。

二、如何提升班级凝聚力

(一)思想引领

在新生第一次班会上,举办“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抛弃“小少爷”“小公主”的想法,做到任何活动、任何困难一起面对,一起为班级争荣誉,力争使班级成为先进班集体。辅导员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让集体更辉煌。这样,从思想形态上让全班学生齐心协力为班级发挥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二)辅导员以身作则

辅导员发挥较好的引导作用的前提是拥有正确的大学生管理教学理念,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心态。通过相关调查,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辅导员比教育工作热情程度低的教师更能做好班集体的教学管理工作,更能得体地处理好家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更能妥善解决好教学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身负重任的辅导员在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的工作中,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情况,精心有序地落实学校安排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类活动,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督促学生努力勤奋学习,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对象对待。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

(三)班委中坚力量的有效支持

班干部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辅导员的助手,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及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能将班集体团结起来,班干部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着桥梁助手和骨干带头作用,由于是同龄人,生活在一个集体,同学间有了小矛盾、小摩擦可能更愿意与班干部交流,是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所以,选拔好学生干部同样是辅导员工作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亲身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尊重学生干部的独创精神,放手学生干部自己组织活动并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班级的各项工作必将逐渐走上正轨,井然有序,而学生干部也必然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四)鼓励学生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活动

活动是学生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它們能够密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一个幸福、团结的集体中,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活动中,学生还能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改进不足,增强自信,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事实上,好的活动结果给学生带来了荣誉和奖励,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对班级凝聚力的增强起到了催化作用。

三、结语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定是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辅导员多付出、全身心投入、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摸索,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黄正平.班集体问题诊断与建设方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1.

[2]曾秋菊,王俊垒.浅议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J].魅力中国,2009(20).

作者简介:周秋梅(1991.09—),女,汉族,四川苍溪人,本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班级凝聚力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浅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内隐自恋大一新生恋爱态度研究
大一新生班委选拔与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大一新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