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对高中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5-14周光远
周光远
【摘要】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产物,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借助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审美情趣的提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把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纳入高中教学以后,拓宽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进而探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培养
随着数码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人类即将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社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也成为傳统教育中最为新潮的教育类型,它通过鲜活直观的影像倡导一种思想和精神,用特有的艺术品位吸引人、感染人,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教育手段。
一、完善高中阶段广播电视编导教育
(1)加强广播电视编导的课程设置。虽然普通高中的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与专业艺术院校的不同,但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规范、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其次,应组织专家组编写、审查、评选出高质量的艺术课教材供学生学习;再次,改革课堂艺术教育形式,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情趣、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2)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艺术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可以将学生艺术团的表演带进课堂,或者让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艺术表演中,将艺术的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活动中体验艺术,丰富课堂。
(3)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校园的艺术文化构建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为高中生提供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让高中生在美的环境和氛围中陶冶情操、开启心智。
二、广播电视编导课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1)通过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帮助高中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美国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讲述了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的丽兹,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现在起,丽兹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主题。当代高中生有着安逸的条件就容易堕落,男生们沉溺于游戏,女生们热衷于逛街购物,多看一些这样的电影给我们的影响无疑是有好处的,看到别人的成长经历自身也就会发奋努力。
(2)通过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提高高中生艺术素养。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其教育功能的多维性,它能够把娱乐、教育、认知、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以大手笔、大场面倾倒无数观众的影片《英雄》,用环境来营造气氛、制造气势、表达寓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主人公“飞雪”与“茹月”为情而搏杀的画面中,用火红的枫树林与秋叶、红色的衣裙、鲜红的血迹互相映衬,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格斗场景。既表现了厮杀的血腥,又展现了一种热烈的如诗如画的悲壮美。配合高超的武打场面和肃杀悲壮的音乐,使人们像品尝了一道美味大餐。它凭借宏大的气势,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凝重的英雄悲歌主题及一流的视听语言,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
(3)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对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理解力,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实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意义或内容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来实现的。一般来说,观赏艺术品越多的人,就越能鉴别和欣赏艺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变化、形成期,如果不加强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的培养,那么假恶丑的东西就会滋生,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蔡元培先生说过:“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广播电视编导是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健全人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传宏.试论艺术教育与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百家,2004(04).
[2]吴锡存.大众传媒低俗化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6(03).
[3]张海鹏,邓江.加强高中生艺术教育,提升高中生艺术素养[J].丝绸之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