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05-14马惠城

丝路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中学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思考,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武术;教学;问题

一、中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

武术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就在于具有科学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就目前而言,一些中学在武术教学方式上还较为落后,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难以有效提升。究其根源,主要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即便是采用新型教学方式,其实际应用成效较差,更多的是利用这些教学方式来替代教师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仍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往往是形式化的学习,教学成效难以提升。所以,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进和优化。

(二)教学内容

中华武术可谓博大精深,其包含的拳法和内容较多。就当前来看,很多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在武术教学方面的内容具有单调性和单一性,只是各种初级的拳法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武术学习需求的满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加之单调的教学大纲在实施中较为呆板,使得武术教学受到影响。

(三)教学思路

在中学体育课程的武术教学过程中,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必须切实注重教学思路的明确。就当前来看,一些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武术教学中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导致武术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受到影响,学生对武术起源和演变与美学和气功等往往难以全面的掌握,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往往是一知半解。

二、几点思考

(一)教学方式的思考

第一,应对现有的武术体系进行完善,切实加大现有武术体系的改革力度,注重新型武术体系的构建,从单一化的武术教学内容转移到多元化的武术教学内容上来,使武术教学的实用性得到有效地提升。

第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自身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优化,强化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将基础体育课程的实用性、精简性和灵活性提升。同时,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武术教学套路的束缚中走出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并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引领学生领略其魅力所在。

第三,学校要在武术教学资源方面注重资源共享,并借助本地区在资源上的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在教学资源上的共享与创新,将多种武术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融合,促进科学而又全新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而对现有的武术教学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确保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得到有效得应用和完善。

(二)教学思路的思考

为了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首先,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观念的优化和完善。新课改下的武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所以,我们要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切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应加大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其次,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竞技武术的观念中走出来,在注重竞技武术教学的同时,还要切实强化武术的文化传承性,达到内化兼修的目的。在確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武术动作方面的目标,又要有武术文化方面的目标,达到优化教学成效的目的。再次,我们还要从以往的教学评价观念中走出来,从传统的单一化评价走到多元化的评价上来,尤其是应在生理评价的基础上,在社会评价和心理评价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开展,提升武术教学的科学性。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引导学生对中华武术有一个科学而又全面地认识。

(三)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是根据武术内的攻防动作开展示范教学,并对套路中的相关攻击含义动作进行细致、耐心地讲解,同时还要介绍武术的背景知识,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武术文化涵养,掌握武术套路的形成与演变,促进学生武术学习兴趣的激发,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目的。二是在教学中注重音乐元素的融入,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按照武术套路学习的同时,就能结合歌词的分段,节奏动作,做到快慢有度、张弛有度,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其的指导。三是教师要以优美的体态语言促进学生运动情绪的培养,通过利用优美的动作和曲线将武术动作的顺序和结构展示出来,就能为学生展示美的享受,将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效地激发出来,并加强对其的赞赏,有助于学生良好情绪的调动。最终达到提高中学武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武术教学过程中,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切实注重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质量,以全面促进武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一龙,易勇丹.武术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岳阳市楼区初级中学为例[J].武术研究,2016,1(07):73~75.

[2]徐东亮.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7(32):232~233.

作者简介:马惠城(1980.02—)男,汉族,广东海丰人,本科,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田家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武术。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教育教学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