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与痛苦

2018-05-14胡雲鹤

丝路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悲剧性

胡雲鹤

【摘要】《堂吉诃德》是众多著作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明星,纵观百年,研究的文员不计其数。我们常常去探讨堂吉诃德如何“可笑”,不仅仅是滑稽,同时也有不可忽略的自我牺牲精神。将堂吉诃德放在展览台上,我们拨开“幽默”的外套,会看见堂吉诃德的悲怆。

【关键词】堂吉诃德;喜剧性;悲剧性

纵观文史,众多身影同我们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踽踽前行。浪起浪落,伟人们身姿卓然立于浪尖。堂吉诃德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堂吉诃德》译序中,杨绛提笔:据记载,西班牙菲利普三世在王宫阳台上看见一个学生一面看书一面狂笑,就说这学生一定在看《堂吉诃德》,不然一定是个疯子,果然那学生是在读《堂吉诃德》。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堂吉诃德的悲剧性和喜剧性重合的特质。《堂吉诃德》的双重性的融合,让我们在阅读时,既带着愉悦,也有痛苦和悲伤。在合上书本之后,还仍有不断的更深沉的思索从中流出。

从学生的反应,我们自问,堂吉诃德可笑吗?他的形象必然是滑稽的。他“滑稽”的个体的衰老的肉体下有一颗充满童性天真、青春热情的心,所以才足以支撑他受到骑士小说的煽动去在每一次的失败与打击后继续行侠仗义。他与世态相违的打扮和行为举止给他烙上了“小丑”的标签。同时,这位老者乐此不彼地顶着小丑的标签继续“作案”。坚持不懈地“可笑”,无论善意温暖或嘲弄讽刺,“笑”将文本筑成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马戏团。

是的,马戏团再贴切不过了。表面的光鲜亮丽与背后的疲惫沉重总是成正比,就好比《堂吉诃德》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相生相长。无论光束的大小,阴影都与之相随。这个荒唐愚蠢的人,愚蠢吗?匆匆一瞥的悲伤骑士,这个瘦削而面带愁容的落魄贵族有着一定的知识基础——足以知道他为什么生活在世上并将目光投向人的关怀。受骑士道的影响,他疯魔幻想,但同时他也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助牧童。同时也在疯魔中的清醒中追求平等与无阶级性。这种正义的事所带来的的却是他者的笑话与嗤之以鼻——也折射出时代中的问题。类似于魔幻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讽刺手法在正义性中穿梭,带来了幽默与绝望。幽默阴沉相互贯穿的情绪,让读者在绝望中笑,在笑中流泪。善意的出发点和越来越糟的结局,正是在正义性的灭亡时,悲剧油然而生。

谈及“幽默”,这是与塞万提斯所即兴营造的距离感形影不离的。塞万提斯无形中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空间,作者与小说中的人物不断在空间里移位,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突然从幕后跳进台前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讨论,再又跳出舞台,以上帝视角全知地俯视人物。当距离感形成之后,再阅读风车巨人、酒袋士兵,阅读堂吉诃德与桑丘在林中担惊受怕这些“当不得真与恐怖的联姻”的荒诞产物时,理解幽默就理所应当了。塞万提斯采用的“幽默”手法首先是反讽,他将极不协调的冲突的事物组合起来,营造出深信不疑,无知无觉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相冲突的事物反差越大,冲突越强烈,喜剧的幽默感就越凸显。

其实,在堂吉诃德身上最先表现的是“信仰”。这真理的信仰所交换的是虔诚与自我牺牲,这也解释了堂吉诃德的追寻。这个理想或许是骑士小说的精神错乱的产物以构成喜剧性,对待梦幻中纯洁的杜里辛尼娅时,尽管看到她村妇的愚蠢形象时,却依旧认为是魔鬼改变了她。但无论如何,堂吉诃德的理想的纯粹是无可厚非的。他活着是为了别人。他除恶、反抗巨人、巫师,更隐秘的剖析,那难道不是对抗人类的压迫者吗?这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正是滋生在他坚不可摧的信仰上。一个为人活的人,一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却受到世俗的嘲笑与排挤,这时,疯魔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如屠格涅夫所言:“这位疯狂的游侠骑士是世界上最道德的人了”。正是这种道德观念给堂吉诃德带来了力量,也使他陷入了滑稽可笑的泥潭。我们从堂吉诃德的可笑中抽离,这位甚至可以成为贵族的堂吉诃德,请不要认为将以为疯魔的人成为贵族而觉得可笑,堂吉诃德风度的质朴、热情和忠诚是构成他的喜剧性光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正是这超前世俗的道德与正义使堂吉诃德格格不入。我们在塞万提斯“元小说”的技巧下,在作品中套作品。虚构世界的虚构行为已经构成故事,具有了内在独立性。黑格尔说过:“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在虚构的现实面前能够产生和在現实面前同样的感情。”我们在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来回跳跃,感受情感共鸣,然而,最称得上悲剧的是,虚构世界是真实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是虚构世界的真实照印所构成的镜面反射。

最终,堂吉诃德“幡然醒悟”了,他对骑士小说所带来的的伤害表示了极剧烈的反抗。人往往在死前抓住真理的门环,堂吉诃德死亡前所再次受的暴行也是对他对待意外暴行、倒退时的淡漠与冒失的最后的代价。随其肉体的死亡一同埋葬的还有骑士道所给他带来的贵族气息和正义性——随着他的“迷途知返”和抛弃了骑士小说而宣告终结。当我们不再发出对表像隔岸观火的笑声,《堂吉诃德》喜剧般幽默伟大的闪光照射在斑驳痛苦的时代大门上。

参考文献

[1]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纳博科夫.《堂吉诃德》讲稿[M].上海:三联书店,2007.

[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1992.

[4]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第11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性
翻译家杨绛与“失败”经验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