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杨绛与“失败”经验
2016-05-09杨群珍曾滢
杨群珍+曾滢
摘 要: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剧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她不仅在文学与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4年杨绛获得了“在外国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资深翻译”的表彰。本文首先深入分析杨绛的翻译作品,然后探讨她的翻译主张及翻译精神。
关键词: 杨绛;《失败的经验》; 翻译;堂吉诃德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2
杨绛1911年7月11日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35年她踏上了留学英法的道路,在留学的三年期间,杨绛的英语和法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她开始尝试翻译一些文学作品。杨绛第一次崭露头角缘起于她发表在《观察》杂志上的一篇散文片段。而正是这样一篇杨绛自己认为“译得也并不好”,“随便翻译”的一段译文得到了文学大家傅雷的大加赞赏。傅雷是出了名的“严格”,极少称赞别人的作品,因此杨绛以为这种称赞只是一种礼貌性的敷衍,便对傅雷还以谦逊的回应。“但傅雷却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1]感受到“称赞”的诚意,杨绛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1. 翻译作品
20世纪40年代末期,杨绛开始转向文学翻译工作,她的第一部译作便是西方文学史上首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小癞子》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卑贱穷苦孩子的遭遇,展现了16世纪西班牙下层社会的千方百态,充分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没落,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小癞子》共有英法德等多种译本,其中法语译本最多。经过对比,杨绛选择了法译本进行转译。1950年《小癞子》这部译作出版后,获得了读者和行家的赞赏,傅雷间接称赞过《小癞子》,说宋淇翻译18世纪作品时可以把《小癞子》作为参考。[3]
杨绛的第二部译作是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这部小说是深受《小癞子》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它也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主要讲述了西班牙流浪汉吉尔·布拉斯一生的坎坷经历。从底层社会到上层社会攀爬的过程中,吉尔·布拉斯学会了通过阿谀奉承来换得社会地位的提高。作者谴责了封建阶级社会的等级偏见,但肯定了吉尔·布拉斯的利己主义。小说生动地反映了17、18世纪的法国社会生活的腐朽。1954年,《吉尔·布拉斯》开始分期发表在《世界文学》上,并受到时任杂志主编的著名翻译家陈冰夷的肯定。次年,这部译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至1994年底已先后印刷了38次,合计15.7万套,[4]翻译完这两部作品后,杨绛在译坛上已经颇有名气,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翻译的经验。
1958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编委会向杨绛发出邀请,希望她能重新翻译《堂吉诃德》,而杨绛也正有这个意愿。翻译之前,杨绛深入对比分析了几个译本,她发现不同译本对作品的风格、词语的意思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想要忠实地还原原文必须直接从原作翻译。因此年过半百的杨绛踏上了“从零开始”的西班牙语学习之旅,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杨绛只能靠工具书偷空自学。她从简单的西班牙读物开始学习,慢慢地,她可以理解《堂吉诃德》并且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项工作。1961年杨绛开始动笔翻译,但中间因为“文革”的关系,1976年《堂吉诃德》才算翻译完成。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绛译的《堂吉诃德》,这是中国直接从西班牙语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个版本。初译印10万册,很快就销售一空。30年来,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总印数已经达到七十余万册。它被认为是《堂吉诃德》最好的译本,并成为了杨绛文学翻译的代表作。
除了这著名的三部流浪说之外,杨绛早期还出版了译作《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1999年,88岁的杨绛翻译了柏拉图对话录《斐多》,这是对西方文学影响极其深远的一部作品,描述了苏格拉底在生命最后一天中与门徒之间,关于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的讨论。[5]《斐多》既是一部具有文学与哲学双重价值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部关于灵魂归宿和精神寻觅的译著。[6]
2. 翻译主张
杨绛对翻译技巧的看法主要总结于《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一文,也具体体现在她的译作当中。在此文中,杨绛总结了关于翻译的定义与标准,具体分析了选字造句成章的的翻译技巧,并且提出了“翻译度”的概念。
2.1 关于翻译的定义与标准
在《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一文中杨绛认为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也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关于“怎么说”,杨绛认为,译者应该在不删减原文内容,不改变原文语气语调的前提下把原作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还原出来,并且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任意加入自己的想法或表达。在《翻译的技巧》一文中,杨绛还告诫年轻人要正视翻译中的困难,寻求更加完善的翻译技巧。
杨绛把翻译比作“一仆二主”。她认为译者要伺候两个主人:原作者和译语读者。译者必须一方面对原著字句的内涵和外延都熟透于心,另一方面还得让读者通过译著感受到原著的含义和神韵。译者希望读者看到原作的本来面貌,但是他们也不希望译文与本国的语言习惯差别太大,作为译者,既要对“洋主子”尽责,也要对本国读者尽忠。[7]她把自己称为“孝顺的厨子”,主人吃得越多,厨子就越高兴。译文的读者越多,译者也越高兴。[8]
2.2 翻译的过程
在《失败的经验》中,杨绛将翻译分为三个程序:选字、造句、和成章。
在“选字”方面,杨绛认为“翻译同一语系的文字,常有危险误用字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所谓‘靠不住的朋友”。因此杨绛指出,译者要拥有大量的词汇量,这样在翻译的时候才能更快更准地找到对应词,做到信手拈来。
同时她还列举了种种选字特殊困难,比如“一个概念含有多种意思”、“没有等同事物的字”、“双关语很难音义兼顾”、“专门术语需了解那门专业所指的意思”,但这些困难都有各自特殊的解决法,而译者最不易调度的是普通文字。尤其是在翻译一些四字句或者成语时,要特别注意意义的准确性。在此文中,她列举了几个比例。比如说在西班牙成语中“事成事败,全看运道好坏”,对应的中国成语却不能全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同理“吃饭需有节制,晚饭尤宜少吃”也不能全译成“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杨绛主张“成语带有本土风味,保持不同的说法,可以保持异国情调”,决不如某些译者一样,用一句成语来含糊其辞,蒙混过去,躲过原文中的某些难点。
在“造句”方面,杨绛主张“挨着原文的一句一句翻”,遇到复杂句子时首先要分清句子的逻辑与从属关系。对于重新组合断句,杨绛也提出“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增添”。同时,因为重新组合时容易受到原句顺序的束缚,我们需要“冷却”。“冷却”这是过程就是先得精通源语言,然后把源语言忘掉。冷却以后,译者再读译文,就容易看出不妥的地方。
除了“造句”,还有“成章”。杨绛认为为了避免重叠呆滞的毛病,在西翻中时,我们可以免去代词。同时,她还提出了点烦论。“点烦”一次出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篇·外篇》,意思是删掉可删除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目的是要让原文更加精简,但是也要加倍留意那些不能删减的字。与此同时,还不能让译文与原文的语气与风格有所偏差,最后要达到留一字不嫌多,删一字不嫌少的境界。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可以说是一件难事,但杨绛将点烦运用地出神入化。她所翻译的《堂吉诃德》,初本多达八十余万字,通过呕心沥血的点烦,使得最终流畅的定译本最终只有70万字。
2.3 “翻译度”概念
杨绛在《失败的经验》中提出了“翻译度”这个概念。“翻译度”是一种语言“信”和“达”地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差别度。她将翻译度的多少比作翻跟斗。“翻译度不足,文句就仿佛跟斗没有翻成而栽倒在地,或是双脚朝天,或是蹩了脚,拐了腿,站不平稳。”杨绛还认为:“在文字上贴得越进,那么,在意思的表达上就离得越远。原意不达,就是不信。畅达的译文未必信,词不达意的译文未必不信。”同一语系的语言从一种转为另外一种,“翻译度”不大,照着译过来就可以了。但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差别很大,表达的方式和行文的顺逆都很不相同。“翻译度”很大,译的时候就要相应地给足这个“度”。
3. 总结
从译作的挑选可以看出,杨绛对流浪汉小说情有独钟,也正是得益于这份浓厚的兴趣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底,她所翻译的译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她对译学的见解和领悟贯穿在《失败的经验》一文,对翻译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解决办法,对近代翻译事业有着突出的贡献。她对翻译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所有译者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绛. 杂忆与杂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2]杨绛. 介绍《小癞子》[J].读书,1984(6).
[3]怒安. 傅雷谈翻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4]乔澄澈. 翻译与创作并举——女翻译家杨绛[J].外语学刊,2010(5).
[5]杨全红.杨绛:虚怀若谷的翻译名家——从他人视杨译《堂吉珂德》为“反面教材”谈起[J].英语世界,2011(7).
[6]赵同林.杨绛的文学翻译贡献述略[J].兰台世界,2012(8).
[7]杨绛.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A].杨绛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J].中国翻译, 1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