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创新教育研究

2018-05-14王晓燕赵倩

丝路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价值观青少年

王晓燕 赵倩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全媒体的出现,给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如何准确把握全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好全媒体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视域;青少年;价值观;创新教育

一、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十多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全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我国网民有近6亿人,手机网民4.6亿多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得。因此,如何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法制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引领青少年形成“公正、责任、包容、诚信”的价值观,是建设法治社会和关系国家未来的重要问题。

二、青少年价值观创新教育研究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全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筑塑时期,全媒体的出现,给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准确把握全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好全媒体的优势,拓展有效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全媒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一)借助全媒体扩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

全媒体的全面开放性和参与性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大学生接触大量信息,接触不同文化、思想,有利于其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自主。全媒体运行的快捷性、同步性和使用的简便性、低成本,也有利于大学生效率观念和主动参与行为的形成,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有效借助全媒体推进所带来的优势,融入理论教学,以理论支撑的方式扩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

(二)创建全媒体互动平台,將新媒体融入实践过程,拓宽师生的交流渠道

分析全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寻找价值观融入全媒体的方法,同时利用全媒体互动平台,拓宽全媒体实践,从而加强师生的交流。在全媒体时代,网上直播、聊天室、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新的传播方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手段。要真正及时跟上全媒体传播发展的步伐,及时运用全媒体提供的新手段、新方法和新机遇,充分利用全媒体灵活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及时、直观地发布和交流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形象、更生动、更直接,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开阔大学生的社会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顺应全媒体发展趋势,提升全媒体价值素养

面对全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利弊,我们应根据全媒体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结合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更新、内容优化、机制健全和手段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扬全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利,抑全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弊,建构起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环境,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融入媒介新社区,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最佳传播效果,提升全媒体价值素养。

四、全媒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创新教育研究

全媒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创新教育研究,旨在创新教育的载体与形式,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转换,在全媒体虚拟空间中组织实施,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建价值观教育的媒介新格局。

依托全媒体推动价值观融入高校媒介新社区,构建互联互通的价值观教育新阵地,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补的价值观教育新格局。

全媒体立体、直观、海量的信息传播及其平等、交互、个性、虚拟化、多样性的特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根据全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深入研究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创新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颜小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5):61~63.

[2]郑洁,梁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J].学习与实践,2014(01):107~112.

作者简介:王晓燕(1982.09—),女,山东烟台人,本科,副教授,山东协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赵倩(1984.06—),女,山东邹平人,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价值观青少年
我的价值观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