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研究
2018-05-14梅方
梅方
【摘要】“互联网+政务”从“互联网+”入手,为现代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政务”的内涵及意义,对当前“互联网+政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对策
一、“互联网+政务”的基本和意义
“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从而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政务”为政府随时随地提供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这将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互联网+政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推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搭建智慧政务平台,让公众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大大减轻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互联网+政务”可以有效构建外部监督的环境,有利于加强社会对政府依法办事的监督,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二、“互联网+政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問题
(一)思维比较滞后,服务供给创新不足
政府引入互联网,其目的就是要创新服务模式,因此先进的思维模式必须要及时形成,也就是说政府要有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思考方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及时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当前很多政府工作人员,依然固守传统思维,对“互联网+政务”认识不足,不会与公众在互联网语境下进行双向互动与交流,甚至对“互联网+政务”存在抵触心理,致使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创新力不足。
(二)配套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广大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效果明显,特别是在“互联网+政务”模式下得到了质的变化。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薄弱、建设起步晚、发展滞后,呈现出城市地区普及率高、乡村地区普及率低的特点。“互联网+政务”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需要较大的空间,这方面的配置也相对不足,严重制约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缺乏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最需要的就是既懂互联网技术方面知识,又了解政府管理和运行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公职人员应该具有必要的信息管理能力,应该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而当前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员,懂得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务效率的人少之又少,相关的培训也比较缺乏,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机构、应用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
三、“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
(一)创新思维模式,为政府公共服务革新提供思想动力
“互联网+政务”是政府自觉进行的一场变革,需要更新思维,具备互联网思维。公务员要及时转变用传统思维方式行使职权的思维模式,尽快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要大胆地进行头脑风暴,要有开放思维、融合思维,要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创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要重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体验,尊重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创造,吸引尽多的市民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
(二)加快基础建设,为政府公共服务革新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完善政府专用网络建设,不断地探索建设网速更快、网络更流畅的政务网络系统,引导统筹各地的数字城市与政务系统建设,改造升级各级政府与上级部门联系的专用网络。对基层组织的互联网政务建设除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同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定期对网络升级更新,做好日常的网络维护。各级政府及不同部门之间必须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做到密切协作,尽可能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社会公众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捷满意地获得自己需要的服务。
(三)加强人才培养,为政府公共服务革新提供人才支撑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政府公职人员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环境,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政府要把互联网内容作为公务员培养考核的重要部分,应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性、专业性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交流学习的办法,使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尽快改变管理和服务观念,提高自身技能。
四、结语
“互联网+政务”对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质量和效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政府部门要积极把握形势,勇于改革创新建设模式,使“互联网+”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