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州秧歌及作品《外婆湾》
2018-05-14崔亚琳
崔亚琳
【摘要】胶州秧歌是山东民间传统舞蹈的组成之一,同时也是构成中国民间舞体系之一。胶州秧歌已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展现的是我们齐鲁大地的文化,表达的是人民群众朴实的情感,成功的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外婆湾》是在第十届桃李杯大赛的参赛作品,以对外婆深切的思念之情为线索,运用胶州秧歌将一个山东小嫚的舒展大方、干脆利落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胶州秧歌《外婆湾》;作品分析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
(一)简述胶州秧歌历史
明末清初,民间乐舞开始兴盛。由于宫廷乐舞的衰落使得大量宫廷艺人流浪到民间,促使了民间乐舞的发展。起初,由于山东胶州湾一代的村民生活困苦,没有固定的生活收入,人们不得不进行沿街乞讨。在长时间的乞讨中,人们便琢磨出一种边跳边唱的歌舞形式,多以表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为主,因此又称之为“小戏秧歌”。当时的秧歌类似于今天广场舞的形式,参与人数众多,队伍庞大,围观者众多,这便是戏剧早期的表演雏形。由此可见,秧歌与戏剧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后又有民间艺人对其收集与整理,逐渐开始由最初的俗乐发展成为雅乐,有了其独特的风格并保存延续下来。
1949年以后,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表演中,胶州秧歌其独特的舞蹈特征引起了舞蹈界的关注,使得全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前来学习。由于当时舞蹈教育的兴盛,很多学校里开设了胶州秧歌这一民族民间舞,并请当地的老艺人亲自去课堂为学生们授课,使胶州秧歌空前发展。
(二)胶州秧歌的动作来源
明清时代,女性流行以脚小为美,尤以“三寸金莲”著称。其中山东秧歌中的“寸秧歌”中的“寸”就是象征着脚小这一特征。在当时尤以女性缠足为盛行,由于缠足脚受束缚,踩地不稳,不敢轻易走路。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促使舞蹈发展成为一种不一样的美,形成了胶州秧歌中的“扭”“拧”“碾”等这些动态,还有“抬重、落轻、走飘”,这些动作特征都形象表现出缠足后走路不稳的样子。自缠足被禁止以后,人们模仿这种动作将这一特征流传了下来。
(三)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与当时的农耕文化以及儒学提倡的精神内涵有着密切关系。儒学精神即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当时的农耕人民无不体现着这种精神。人们又把这种精神贯穿在胶州秧歌中的“正反丁字拧步”、“嫚扭步”等动作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胶州秧歌的热情奔放、舒展大方的舞蹈风格。后又经过提炼加工,便形成了舞蹈中的“三道弯”,也是胶州秧歌最为显著的特色,俗称为“扭断腰”。“三道弯”其实也是人们对于生活热爱的一种表现,更是对女子曲线美的赞美。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是“拧、碾、抻、韧、扭”,这五种动律特点几乎是贯穿在胶州秧歌的所有的动作中,这些动律特点并不是单一表现和完成的,它们是循回往复、循序渐进,再加上身体的各部分的配合,才能呈现出动作的快慢、强弱、收放的明显的变化和鲜明的对比,因此才使得舞蹈有“三变、九劲、十八态”的体态特征。
二、作品《外婆湾》
(一)作品描述
舞蹈《外婆湾》共分为三段来演绎。
第一段:表演者以背对观众出现,修长的身躯透着女性的阴柔之美,后以一个正丁字拧步造型定住,突显出其温柔恬静。而后转身推扇亮相,往外轻探着,略含娇羞。在表演中,多以“扇不离胸半遮面”来形象的表达羞涩之情。
第二段:主要讲述小嫚与外婆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通过在不同的空间内表演,时而望向地面时而抬头仰视,时而背向观众时而拧身回头,表现出小嫚活泼灵动的性格。而后伴着欢快的音乐用吸跳步绕舞台跳了一圈,紧接着大幅度的左右扭动着走向前来,表现出一个极其天真烂漫的小嫚形象。
第三段:表演者运用两个推扇嫚步前跑后退将舞蹈推向高潮。由小嫚的角色瞬间转换为外婆,此部分也是舞蹈中最为动情的部分,这时回想起当年的外婆已是满脸皱纹、佝偻着后背、步履蹒跚却依旧对小嫚宠爱有加。一个转身,又将观众拉回到现实中,小嫚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积极热情的态度。
(二)作品《外婆湾》的创新之处
作品《外婆湾》能够在短短六分钟之内,演绎了小嫚和外婆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这实属不易。小嫚是活泼、可爱又略含娇羞,外婆则是慈祥和蔼却因年纪大而佝偻后背、步履蹒跚,虽然时间短暂,但却能将人物各具的鲜明特色表现出来。在小嫚所有动作戛然而止后,外婆的出现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以出其不意制胜。并不会因角色的转换而使舞蹈的本意发生偏离,相反角色巧妙地转换更加升华了舞蹈的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清晰透彻。
《外婆湾》在动作上也不是照搬以前的传统组合,通过力度、空间调度、节奏变化改变以往动作的原有路线,融入了很多现代因素,使动作变得“不可预见性”。这样既不失传统特色,又更加符合现在的审美特征,将过去与现在结合,揭示时代的特征和现实生活。
(三)作品《外婆湾》中音乐与动作、情境的融合
在舞蹈第一段,先曲调细腻而婉转,流传着淳朴之美和内在气息,之后曲调多变、强弱对比明显、节奏欢快,舞台灯光也较柔和。表演者的动作则极具“快发力、慢延伸”的特色,展现出一个青涩有灵气的小嫚;在舞蹈第二段,节奏变得欢快明朗,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便被形象的塑造出来。第三段中,音乐起伏加大,曲调幽长,舞台灯光也变的沉重,渲染了气氛,一个慈祥和蔼的外婆便重现在了舞台上,将舞蹈推向高潮。音乐、动作、灯光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效果环境,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冲击。而后音乐婉转动听,灯光变得明亮起来,使表演者周到、细腻、灵活应变的特点及情感与音乐、灯光更加完美的融合。
三、《外婆湾》对胶州秧歌的影响
(一)为胶州秧歌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外婆湾》通过传统的胶州秧歌动律和体态特征进行创新,使胶州秧歌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凭借现代化的表演特征被更多人所接受。胶州秧歌是汉族民间流传下来的舞蹈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汉风特色,汉族女性舞者追求的是一种形体的美感,更加注重形体的曲线流动性,特别注意腰部的美感体现。舞蹈中的 “三道弯”形式,更进一步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精髓。《外婆湾》作品表演的体态特征在其他舞蹈中可以说也较为常见,但胶州秧歌其独特的动作特征,是胶州区域文化与风俗的体现,因此,作品《外婆湾》在很大程度上为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在作品《外婆湾》中还体现出孔子所提倡的真、善、美,又一次豐富了胶州秧歌的发展,为以后的胶州秧歌发展打开了美好前景的大门,鼓励更多的人们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
(二)对胶州秧歌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外婆湾》是对胶州秧歌的继承,它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保持了自己原有的风格特征,还广泛吸收现代元素,这对于胶州秧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时代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艺术的目的旨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外婆湾》作品的创新,本质上保留着胶州秧歌的精髓,是因为人民喜爱它并需要它,也正是鉴于此,胶州秧歌应当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留着原有的质朴风格和独特艺术魅力,直观地反映出人民的现实生活。胶州秧歌的发展,应当以《外婆湾》作为起点,使之能够在“亲民”的同时,更能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走向大舞台,使齐鲁地方艺术被弘扬。
自1949年以来,胶州秧歌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由起初的民间艺术,到后来舞台上随处可见的地方代表性,胶州秧歌的雅化也是显然易见的。《外婆湾》就是在传统的胶州秧歌中嵌入了全新的活力,充满了时代感。民间艺术对于人民来说,实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胶州秧歌本身作为一支古老的民族艺术之花,必将在《外婆湾》等创新作品的带领下,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辉煌成绩。
参考文献
[1]夏静.胶州秧歌的体态特征分析[J].戏剧之家,2013,42(07).
[2]于恋.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9).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