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8-05-14安敬美

丝路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镇化

安敬美

【摘要】在城镇消费逐渐趋于饱和、后劲不足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亟待开拓。本文就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消费;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一、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一)城镇化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首先,城镇化使部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化解农村人多地少、生产效率较低等矛盾。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农业生产收入,进而提高了其消费水平与能力。其次,城镇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转变了农村居民的就业与收入方式。转移后的农村居民收入以工资收入为主,其收入预期金额更加稳定,消费意愿也随之提升。最后,城镇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二)城镇化有助于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首先,城镇化发展可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镇工业发展,能为进城农村居民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与较为稳定的收入,并带动整个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持续扩张。其次,城镇化可不断完善城乡市场的商品种类,通畅农村信息网络渠道,扩大城乡消费市场规模,促使农村居民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逐步多元化,消费更加理性,消费选择范围愈加广泛。最后,城镇化使居民原有农村大家庭模式转变为城市核心家庭模式,家庭总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居民对家庭住房、教育和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增大,扩大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二、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筛选

(1)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收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此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消费的一项指标。

(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指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通过此指标,可直观反映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真实情况。

(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总支出比例。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富裕,居民储蓄越多,食品支出的比例就会变小,随之恩格尔系数越小;反之亦然。因此,这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二)数据说明

指标的选取:城镇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了使数据有对比性,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本文采取了 2005 ~ 2015 年的年度数据,指标数据均选自中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库和 2015统计年鉴(见表1)。

(三)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

变量之间之所以能够协整,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如果随机误差项μ具有随机趋势,那么偏离就会被长期累积下来,因此,有必要对μ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检验来测试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迹检验以及最大特征值检验均表明,所选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从该协整方程可以看出,消费、物价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皆有正面促进效果,且城镇化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平均来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38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上升1%,人均消费就平均增加0.471%;城镇人口比重每上升1%,人均消费就平均增加1.526%。由于存在协整关系,传统的t检验结果依然有效。上式中ln(UR)参数显著大于零,可见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总之,城镇化水平的上升在长期内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具有正向作用,因而大力推进城镇化无疑是扩大内需、刺激农村消费的一项有力措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次生问题阻碍了农村消费需求的释放。对此,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农民群体的利益,从多方面入手确保城镇化有序推进。根据以上的实证结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应继续坚持城镇化的长期政策,扩大农村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小舟.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7(11):144~150.

[2] 宋德勇,王雪峰.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29):13~15.

猜你喜欢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任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探索
“逆城镇化”值得关注但切莫误判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