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意识贫困的成因及帮扶路径
2018-05-14张庆杭
张庆杭
[摘 要]当前,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能力贫困、意识贫困等深度贫困群体。群众的意识贫困主要是由于信息闭塞,传统意识浓厚,信心不足,奋斗精神不强,方向迷茫,责任意识缺乏等原因造成的。扶贫应针对群众意识贫困的不同原因,通过精神“输血”,把扶志、扶智结合起來,注重在行动上组织,激活贫困户脱贫的能动性,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走出帮扶时脱贫、不帮扶时再度返贫的恶性循坏。把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脱贫氛围,确保整体脱贫,共同富裕。
[关键词]意识贫困;成因;扶贫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3-0125-06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能力贫困、意识贫困等深度贫困群体,主动脱贫能力缺乏、内生动力不足,脱贫难、返贫易。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面对全新的挑战。
早在1992年,习近平同志在为《摆脱贫困》一书作跋时首次提出了“意识贫困”,他说,“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1]P216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深刻论述了“物质贫困”“思路贫困”和“意识贫困”的内在逻辑,指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思路贫困,摆脱思路贫困必先摆脱意识贫困。所谓意识贫困,是指贫困地区、贫困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由于受自然条件、旧有观念、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缺乏解放思想的新意,没有内生动力,脑海中形成的对贫困的认知程度。针对目前贫困群众意识贫困严重的现状,找到群众意识贫困的原因并辨证施策,是当前扶贫攻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贫困户意识贫困的成因
贫困户的意识贫困背后有着不同的成因,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闭塞,传统意识浓厚。当前的贫困村、贫困群众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山区,自然环境相对优越,有基本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设施,传统的耕作方式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些群众求稳怕变,缺乏进取意识,不愿意到外地就业。有少数年轻人离开后基本选择留在了城市,即使偶尔回去,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已经与留守人群形成隔阂,难以沟通。留下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小农意识、故土难离的传统意识浓厚,极大地抑制了主动脱贫致富的自觉性。此外,他们生活在“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生存基本靠手”的地方,缺乏了解现代社会的机会,对现代生活的生活理念、方式等缺乏认识,使得他们深处贫困而不自知。
二是习俗相传,创新意识欠缺。农村是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流动性较小,尤其是现在的一些贫困群众从出生就生活在相对封闭固定的场所,外出机会少,容易受到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习惯于按照固有的习俗、思维方式行事,难以打破陈规。如一些地方的贫困群众有一日三餐饮酒的习惯,有的群众喜欢打牌赌博消耗时日;还有个别贫困群众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成人后又不喜欢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成了村里的闲人。这些不良的生活习俗极大限制了群众的创新意识,严重地制约了他们勤劳致富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增长。
三是学历不高,脱贫能力不足。虽然国家一直在采取措施提升教学质量,严格控制学生流失率,提高人口素质,但是由于贫困家庭早年受地域条件、家庭环境、办学设施、师资水平等限制,家长认知水平不高。很多家庭受眼前经济利益驱使,孩子较早辍学,务工挣钱,导致接受教育年限较短,学历不高,出现贫困代际延续。笔者调研的村落,留守在农村的贫困群体绝对大多都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毕业的几乎没有。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群众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一些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认知能力不足,面对新的思想,新的生产方式,畏难情绪严重,难以适应新思想新技术要求。大多数贫困群众基本上仅仅依靠传统的生活方式种地为生,收入来源相对单一,收入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四是信心不足,奋斗精神不强。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贫困群众中很多人都曾经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付出过努力,但因资源短缺、信息失灵、自身能力经验不足等原因,有些群众不仅没有脱贫致富,反而在创业探索过程中损失惨重,负债累累,勤劳致富的信心受到打击。乡村是熟人社会,“面子”十分重要,现在一些乡村还存在着对成功者赞扬有加,对失败者贬低的现象,使一些本身就自信心不足,艰苦奋斗精神不强的尝试者一旦受到挫折,置身于乡村舆论氛围中不敢再轻易尝试,改变现状,而是听天由命,安于贫穷。精准扶贫过程中,不少农村贫困户在面对政府积极帮扶时显得并不积极,放弃改变贫困状况的努力和尝试,选择“等靠要”,主要是因为穷怕了,怕一旦再失败,失去更多。
五是方向迷茫,责任意识缺乏。现在的贫困群众中有不少人受自然条件、家庭贫困、男多女少、历史问题等多种因素影响,错过了婚配年龄,独自生活。而这部分群众中由于没有后代,缺乏家庭生活氛围,奋斗方向缺失,人生失去目标。他们中有些人在教育、技能、收入、住房、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上他们独自生活,责任不大,一些人认为脱不脱贫无所谓。还有一部分群众因为疾病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心受到严重打击,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笔者在调研时发现这两部分群众的脱贫难度最大,有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对他们来讲过好过坏无所谓,有位贫困群众说人生对他们来言就是过一天算一天,等待终点的到来。人生没有方向,缺乏自信心,给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六是乡风转衰,互助意识弱化。“死徙无出乡,乡田同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2]P134的邻里关系和社会风尚一直是中国农村所追求的理想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口流动性迅速增加,乡村文明受到了来自西方和城乡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社会风气呈现多元化。近些年尽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但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使精神境界随之提升,反而拜金主义、攀比之风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蔓延,原来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关系变得更复杂。“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乡风在农村一些地方正逐渐消退,人与人之间多了些算计、少了些亲情交往,多了些个人利益、少了些帮扶意识。加上农村分散经营弱化了集体经济,使村民之间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大大减少,基层党组织由于经济能力不足,这就使得一些因能力不足、家庭负担沉重或遭遇重大变故的群众渐渐成了被轻视遗忘的群体,这些贫困群众在拜金、攀比等不良氛围影响下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容易发生错位,形成了他们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贫困意识。
七是帮扶不当,依赖心理滋长。在扶贫工作中还存在重物质帮扶、轻精神激励,经济手段硬和精神措施软等问题。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工作激情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时存在敷衍的现象,喜欢走捷径,满足于通过给钱、给物帮助群众暂时性脱贫,完成任务了事;有的干部采取包辦一切的工作方式,只要贫困户提出的要求就想法设法满足需要,以此来换取群众的配合、签字,应付上级核查,以便尽快脱身。虽然这些干部表面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们的扶贫只是一时济贫而不是有效治贫,甚至因为扶贫干部过多的给予物质和越俎代庖的行为,造成了谁贫谁有理、谁贫谁拿钱的怪象,有的贫困户为什么不愿意脱贫,是因为他们认为一旦脱了贫,躺着拿钱,干部送钱、送物的“免费午餐”没有了。帮扶措施不当,让个别贫困户对扶贫部门的依赖心理滋长。
二、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的帮扶路径
解决贫困问题,固然需要项目、资金、技术的输入推动,但最根本的还是坚持激发农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依靠贫困群众自身奋斗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帮助群众摆脱意识贫困,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注重在思想上扶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3]精准扶贫不仅是物质扶贫改善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扶志让贫困群众精神上脱贫,既富口袋更富脑袋。目前,少数贫困群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个别贫困户甚至游手好闲、以贫为荣,“靠着墙根晒太阳,坐等政府送小康”,把扶贫政策当成“免费的午餐”,争当贫困户、低保户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源还在于意识贫困。首先,扶贫干部需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党的扶贫政策,通过村广播、建立微信群、发短信、打电话以及建立扶贫夜校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其次,重视榜样引领的示范作用。通过用好典型引路,传统文化传承、榜样宣传等措施,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素养;最后,充分利用专家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教育、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宣传扶持政策等,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提升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二是注重在能力上扶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首先是通过拓宽贫困群众信息来源渠道,提升贫困群众的信息获取意识和创新意识。现在一些偏远乡村存在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信息失连、情感失连、财富失连。乡村最需要的不是直接给钱,而是一种连接城市、信息获取的能力。扶贫过程中应通过改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进村入户等手段提升群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村庄微信群、支部党课、村民大会、平时走访、扶贫讲堂、宣传长廊等形式让群众学会识别取舍信息,将精力更多的转换到创新意识培养,脱贫致富思想凝聚,理财渠道增加等方面。其次是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精准扶贫措施,补齐群众因能力不足导致贫困的短板。要提高现有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对于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改变,还要依靠现在的贫困群众。对于能力不足的贫困户,通过发放救助金和物资等,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眼下困难,度过难关,先“扶上马”,然后采取“送一程”的策略,依据贫困户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按照参训自愿的原则,避开农忙或外出务工的时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精准培训,因地因时制宜、因户因人施教,以精准对接市场用工需求,使大多数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确保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解渴管用,培训效果最大化,让他们在脱贫致富路上稳步前进奔小康。要办好基础教育。通过制定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措施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要办好职业教育。通过引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宽中、高等职业教育口径,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教育质量、技能技术和对幸福的认知。政府应在已有的扶持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防止因学致贫,真正帮助实现以学脱贫。
三是注重在行动上组织。脱贫是谁的事?是党委、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但归根结底,还是贫困户自己的事,还是要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任何有益的社会改革,都是在群众的支持下进行的,离开了群众的支持,改革就是盲人骑瞎马,步履维艰。当前,在一些地方的脱贫工作中,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干部急、群众不急的现象。笔者在进村调查时发现,一个不到800人的村庄,蹲墙根闲聊的地方就有6处,闲聊的既有老人,也有中年人,甚至年轻人。最大的一个闲聊场所有20多人在晒着太阳聊天。当笔者问其中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什么不出去挣钱准备娶个媳妇时,他笑着说坐着能拿钱,谁还起来干?甚至还说了一番歪理:没媳妇,干活没意思,再说干部也不敢不给钱,任务完不成,到时间“军令状”治的还是村里和乡镇扶贫干部,他们看着办!出现了以贫困为荣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扶贫的政策方法有待完善。贫困户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只要被认定为贫困户就可以无偿享有各种优惠政策,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有权利没义务的事情自然有人抢着干。制定的扶贫政策应是权利与义务挂钩,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贫困户在获取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的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结合自身努力脱贫而不是“人人争当贫困户,依靠国家来补助”,等着“天上馅饼”掉下来。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做好组织工作。
首先改进帮扶方式。扶贫措施应紧紧围绕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扶贫干部在做好扶贫基本保障的前提下,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项目,尽可能鼓励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尽量将资金变股金,取得长远收益。对劳动能力稍弱,获得了国家和地方优惠的贫困户要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赋予相应的社会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贫困户可以在村内调解协会、政策宣讲队、公共卫生服务队等组织从事公共服务。
其次完善激励机制。扶贫工作应克服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坚持多采用以奖代补、生产奖补、先干后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依托脱贫致富典型,为贫困户树立标杆,使他们学有榜样、做有参照、赶有目标,鼓励他们主动学技术、找门路,用致富的本领和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实现脱贫致富。
三、对意识贫困群众脱贫路径的再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还要从全局谋篇布局,所以,今后一段时期要把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力争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尽早实现。
(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风文明的要求,重新构建乡村意识形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挖掉贫困穷根。在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一些习俗惯例依然在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基层党的组织能力弱化,凝聚群众的力量不足,营造进取意识、脱贫意识等良好乡风氛围的能力欠缺,严重制约了村民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要让群众摆脱贫困,还要注重源头治理,剪除陈规陋习,根除思想上的穷根。
首先,强化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责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所以应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4]P92通过乡村组织振兴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弘扬传统美德等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增强村民文明意识,规范村民文明行为,营造村庄文明氛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乡村。
其次,着力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能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后,受市场大潮的冲击,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优良传统在农村有日渐衰落的趋势。群众总是生活在社会和现实之中的,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向上的舆论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起来,以公共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能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一是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仁义、礼仪、互助、诚实、敦厚、勤劳、节俭、敬畏、智慧等优秀品质,激活传统,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勤劳致富精神结合起来;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乡村文化的鲜活力,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雅的思想情趣涵养乡风文明,解决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效果淡化问题,厚植愚公精神,引领贫困群众卯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
(二)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强化法治意识引导,扶贫与扶德共进,坚守脱贫攻坚的底线。改革开放后,乡村自治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乡村原有的观念、秩序被打破,碎片化、空心化村庄不断出现,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使得村庄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如越级上访、违法乱纪等一些需要化解的社会问题。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第一,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引导。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存在“倚贫闹事”的现象。现在有少数年轻人,身体健康,宁愿守着贫困村过穷日子,外出务工嫌离家远,到企业上班怕加班辛苦,参加农业合作社,又觉得太脏太累没有面子,他们习惯于在贫穷中熬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脱贫不脱贫无所谓。有些人怀着贫困光荣的心态长期享有扶贫资源,一些达不到扶贫标准的人,往往闹访、纠缠甚至要挟村干部,更有甚者,他们纠集在一起阻挠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协调、施工等。扶贫攻坚过程中应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引导,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通过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和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在反映正当利益诉求基础上遵守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决不能有“贫困有理”的思想,更不能有“倚贫闹事”的过激行为。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扶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排查和依法打击力度,按照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坚决打击,强化震慑,决不允许不良现象滋生蔓延。
第二,扶贫与扶德共进,重视孝文化的传承。百善孝为先。精准扶贫,应注重扶贫与扶德共进,重视传承好孝文化,使为人子女者切实承担起孝敬老人的责任。笔者在走访时发现一些贫困户的子女有车有房,却让父母住在条件简陋、濒临倒塌的房子里生活,成了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有的子女不孝,成家立业后将没有价值可榨取老人赶出家门,老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村里为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得不把这部分老人确定为贫困户。二是农村有子女成家后和家长分户的习俗,子女的户口分家后就和老人不在一起了,计算收入时老人的收入单列结算造成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线,有些地方精准识别时,以户口本为依据,把这些收入较低的老人列入扶贫对象。三是一些子女因为购房还贷等原因经济负担沉重,或者出于转嫁供养成本的目的,没有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甚至还把孩子留给父母继续代际剥削,导致了子女富裕、父母贫困的奇特现象。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养大成人,又倾尽全力帮助孩子成家立业,希望孩子能尽到赡养义务,自己安度晚年,最终却在油尽灯枯之时,遭到孩子抛弃,生活陷入贫困,导致一些失去老伴,生活困苦,缺乏交流,物质和精神双重负担沉重的老人最终选择自杀,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扶贫工作要高度重视扶贫与扶德共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孝文化的宣传,把握子女赡养父母这条底线。子女确实由于贫困等原因无法承担赡养义务的,将其老人纳入帮扶对象,或者享受低保;对于有能力赡养而不尽义务,抱着“等靠要”思想不放,将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责任推给村里和党委政府的这部分子女,加强教育,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营造尊老孝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坚决不盡赡养义务的要在道德上谴责,制度上约束,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子女的法律责任,让子女真正意识到应负的孝老责任,实现贫困老人脱贫,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果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实施精准脱贫,应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双扶持,一方面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区持续发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使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逐步转变,进一步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把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抓,确保整体脱贫,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目标圆满完成,确保乡村实现振兴,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0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