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的过程设计

2018-05-14蔡丽雯张海波

丝路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蔡丽雯 张海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團队合作现状,针对CDIO学生团队的目标,基于“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中的过程,阐述了设计思想和相关理论,从学生认同互赖,到合作协同,相互激励,培养良好合作的创新型团队,落实学生软实力和知识技能全面提升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CDIO;学生团队;合作学习

CDIO的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Mc.Kinsey GlobalInstitute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我国毕业的约60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中国学生很少受到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学生习惯于以团队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SWH-CDIO-E是我校经广泛学习和深入研究,结合我校特色发展与办学理念,“SWH”中W的含义是人文情怀,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真诚善良的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我们提出的“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体现了这种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

“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模式主要有基于以下观点。

(1)要实现CDIO的愿景,学生团队有必要进行精心、细致培育,培育工作需要一定周期,需要进行个体合作、组织引导、包容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养成。而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是进行团队培育的良好机会,既有时间上的保证也有实施条件。

(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合作学习作为团队培育的重要组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的设定和导引,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全面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学习中团队的意义即体现在促进学生智力方面,也体现在学生的多方面的成长中。教师团队是组织、导引、管理和评价主体。

(3)在SWH-CDIO-E的思想指引下,以人为本,培养真诚善良的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通过一套合理、科学、人文思想和以学生良好人格、思想和习惯为基础的理论方法和考核评价系统,可以实现团队培育的目标。

二、“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的过程设计

有一些因素较大地影响了中国大学生的团队组织和运行,如从小学开始的消极竞争,学生没有利他和合作的习惯,集体思想淡薄,又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只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学生习惯于对他人的警戒和封闭,不习惯共享和协作,再如手机娱乐和交流的无节制使用,使得学生不习惯也不喜欢面对面交流,孤独闭塞等,这些原因使得团队合作的学习和实践有较多问题和较大的难度,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很多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有理由认为CDIO学生团队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日常教学过程是很好的培养条件,可以从学生的合作意识、利他观念、团队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养成,为此我们安排了多个阶段的培养和培育工作。

(一)“互赖”型团队培育

第一阶段是实现团队成员的认同、团结,为共同的目标和集体荣誉积极做出贡献,形成“互赖”型团队。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程学习进行,本阶段重点在于团队建设初期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倡导利他和合作,团队培育工作还能提升学生良性互动,提升学习效果。

道奇的研究生戴卫·约翰认为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消极互赖(竞争)通常产生反向互动,个体之间相互妨碍彼此取得成绩的努力。在没有互赖(个人努力)存在的情境下,会出现无互动现象,即个体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彼此独立运行。学生的积极互动可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升,发过来使学生获得良性体验,促进团队互赖的形成。

《钱江晚报》的一篇报道中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场景:浙江财经大学大三学生王子健开了门“考前复习”课,在寝室里给15名同学讲重点难点。学霸王子健讲课十分认真,同学们在台下也听得全神贯注。有趣的是,王子健是坐在床的上铺,而其他同学们是站在下面仰视他,每个人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试卷……。类似的报道很多,实际上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大多数课堂教学要好,这种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几个问题:我们的教授们的教学难道不如一个同学吗?脱离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有必要、有能力自己组织学习活动吗?显然习以为常的教学过程被程式化了,这种已经固化的观念事实上羁绊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习的互动是否能够创造一种学生喜欢的轻松、安全、温暖、放松的学习环境呢?这是肯定的,和同伴一起共同努力、探究问题、相互支持,很符合这样的诉求,是优质的教学环境,恰恰能够体现学校这样的群体共同学习的优势。实施CDIO模式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和运用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和实践有较大意义。

从动机主义者的认为“合作性目标结构(与竞争性相反)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帮助他们的成员做任何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当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他们学习的努力有助于同学的成功。学生们在学习上会因此而相互鼓励,强化彼此在学业上的努力,并且能形成有利于学业成绩的规范。例如,豪顿(Hulten)和迪沃里斯(DeVries)马丹(Madden)和斯莱文都发现,在团队合作学习课堂上的学生都会感到,他们的同学都希望他们学会。在合作学习团队中,学习成了使学生超越同伴小组的一种活动。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这种共同体可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扮演、团体奖励和认可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互动促进思维的角度上考虑,团队学习增加了交流和反馈的机会,传统课堂由教师主导,又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剩下与学生互动的时间不多,再加上是这一种间歇的、一对多的互动,每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交流和反馈机会实际上很少,团队学习中学生的互相交流是并行的,大大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在互动中可以进行精细加工,提升境界。

(二)“激励”型团队培育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在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和CDIO项目中,成员思维活跃、交流积极、思维相互启发,学习深度和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精神境界得到明显升华,成员包容互利、相互激励启发,思维逐步活跃,学习更加深入,形成“激励”型团队。在团队运行逐渐顺畅基础上,使团队专注于学习任务而非项目研发,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团队的协作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使成员能相互“激发”,即在讨论中相互启发。这个阶段学习仍然是团队的主要任务,应当将团队培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团队在讨论和研究中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在表达中完成知识的再加工,实现更好内化,然后进一步随着讨论深入和进階,成员达到相互激发思维的程度,灵感不断涌现,领悟逐步深入,学习渐入佳境,逐步形成“心流”,促使学习的乐趣的形成。

(三)“创新”型团队培育

第三阶段是在综合性CDIO项目开发阶段,即二级项目和一级项目研发中学生在前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协作基础上,突破所学知识,思维高度活跃,创意不断涌现,实现新应用和新技术的创造和发展,形成“创新”型团队,其成员将具备很高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综合素质,有智慧、包容、很高的人文素养内涵,有能力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上最可贵的两个动机是好奇趋力和好胜趋力。团队内部学习时好奇与求知成为主要驱策力,团队之间的竞争则使好胜成为驱策力,不断强化团队内聚力。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有一定规模的实践项目中的C构思、D设计和I实现中,成员在已有活跃的机制和已经掌握知识基础上,成员高度协同,深入研讨问题,积极发表意见,相互启发,实现多个细节上的创新,用独到的解决方法实现富有个性设计,这个阶段教师要站在较高的高度上,干预少而精,使团队有较大的自由发挥可见,使成员思维的亮点不断闪现,成员的工作能力和思维空间逐步打开,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三、“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效果

很显然“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不可能由一两个教师在一两门课程中完成,需要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安排下,实施一贯制一体化的培育。

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培育工作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变得和谐友善、团结合作,学习过程逐步变得轻松愉快,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16级第一门程序设计课团队都完成了上千行程序的项目任务,比传统方式有明显的提升。相信实施了系统性的团队培育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软实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结论

将团队建设和培养融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过精心安排,逐步建立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习惯了为自己团队贡献智慧。通过团队建设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轻松安全的环境,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相互启发,激发思考。通过具有人文关怀思想的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团队形成,实现良好效果。

结合我校特色的SWH-CDIO-E模式和理念,培养专业能力与培养人文素质为重点的“以文化人”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均衡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心怀梦想,自强不息,学会感恩,回馈社会。人文情怀基调下进行团队培育,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真诚善良的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培养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组织策划、创新能力,全面塑造学生人格,团队培育也是课堂思政的重要体现。

“互赖-激发-创新”CDIO团队培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例外学生的引导、考核方式设计及其影响、团队重组问题、团队间的竞争与交流的问题等,可以有更多思想和方法提出来。

参考文献

[1]裴斐,金秋.基于CDIO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2).

[2]王志堂.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07).

[3]Gilbert,N.&Driscoll,M.Collaborativeknowledgebuilding:A casestudy[J].ETR&D,2002.

[4]KESSLERC.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Regents,1992.

[5]王姗.!究性学习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蔡丽雯(1966—),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本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张海波(1966—),汉族,河北阳泉人,硕士,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