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职学生管理的创新实践

2018-05-14陈菊仙王峥

丝路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

陈菊仙 王峥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在开展教学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需求与管理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创新,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效果,找到管理关键点,对于提升中职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创新实践;互联网时代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学生教育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思想认知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教育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心态的影响,开展好教育管理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中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下,教学关注点都集中在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上,对于教学管理很少进行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多种思想开始从不同角度影响学生,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与教育实践中,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接纳感,帮助学生对外部和自身有更清楚的认知,指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对此,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而要创新理念和方式,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二、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学生接受的思想比较简单,在现代网络社会下,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开放,这就对传统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作为中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策略,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升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都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学生普遍承担着比较重的学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对于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不利。对此,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发挥教学管理的疏导和引领作用,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加强,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普遍逆反心理比较强,学生大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生活挫折,抗压能力普遍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如何发挥教学管理优势,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指导,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效果,对于学生成长也至关重要。

三、创新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中职教育评价体系

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教学实践中,学生评价方式陈旧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创新和改进传统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形式。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质量检测的唯一标准,并且也以此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素质,这是传统教学评价形式的最大缺陷,因此,在新的中职教育形势下,应该及时改变这种评价形式,降低考试成绩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之中,从而促进教学管理质量不断提升,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注重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

在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现代学生有着自己的关注热点,选取好的教学切入点,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提升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接纳程度,共同构建教育体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找到学生的关注点,提升自身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在下一步教育当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教学管理的总体水平,满足新时期教学管理需求,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三)提升学生管理的针对性

在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统一化的模式,而是要落实生本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管理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不同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找到认同感,提升学生实践体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管理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也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知上的障碍和困难,让不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基础。

(四)注重就业指导工作

中职学生都会走向工作岗位,对于许多就业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就会显得有些迷茫,这时就需要学校给予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的信心。在此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经验分享的形式,提高就业指导的整体质量。比如说可以聘请有关领域的优秀校友,让他们给中职学生分享自己在就业或者创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让中职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就业常识,从而少走弯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意愿,践行生本理念,避免教学管理大而空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帮助學生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源.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浅谈[J].商情,2017(36):170.

[2]李革新.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问题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94.

作者简介:陈菊仙(1966.04—),女,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王峥(1989.08—),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