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带教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2018-05-14张真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急诊科

张真

[摘要] 目的 探讨层级带教模式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护理实习生62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名,仅予以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31名,加用层级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 研究组中,理论知识成绩为(85.42±4.39)分、操作能力为(87.47±3.81)分、急救技能为(90.17±4.7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6.166、6.891,P<0.01)。研究组护生中,非常满意22名、一般满意9名,其教学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名、10名及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5)。结论 层级带教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可进一步具体化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可作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广。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层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a)-0130-03

急诊科是现代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病患具有病情危重、发病急骤等特点,对医护人员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针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应予以更科学、合理的带教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急诊科带教护士负担,以便更好应付临床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带教效果[1]。该文选取该院急诊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护理实习生62名为研究对象,以评估层级带教模式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急诊科所接收护理实习生62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1名,男性1名,女性30名,平均年龄(18.15±1.32)岁;对照组31名,男性2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18.29±1.40)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①均为该院正式接收实习生;②对该研究知情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进修生或见习生;②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仅予以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在指定带教护士安排下,根据实习大纲进行实习,日常以跟班学习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依赖带教老师单方面讲解和分析,辅以少量提问。

1.2.2 研究组 加用层级带教模式:①护理部进行入职前培训,入职前培训主要对护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大部分护生认为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相对较为重要,而忽视了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性,应转变护生的护理观念,使护生能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同时,指导护生正确着装,使护生能够始终保持衣着干净、整洁,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态度亲和,给患者一种亲人般的感觉,还能够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另外,护生相对缺乏法律意识以及自我防范意识,在上岗前,应对护生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使护生在为患者更好服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上岗前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护理临床实践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上岗前应对护生进行理论教学,例如,教会护生如何书写护理病历等内容。②教学计划:将护生在急诊科实习期间分为三部分,每个不同时段安排不同层级护士带教。③教学内容:在入科第1天,由带教组长向实习生介绍急诊科环境、工作职责、规章制度、病房管理、护理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前2周,由中级护士进行带教,教学内容包括护理查房、院前急救、危重症抢救护理、抢救仪器使用和维护等;后2周,由低级护士进行带教,带教内容包括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等为主;每周带教组长组织培训专科知识及技能;出科前,由带教组长进行统一理论及操作考核。

1.3 判断标准

自拟出科考核问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及急救技能三方面,均采用百分制。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合作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3]。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科成绩比较

研究組中,理论知识成绩为(85.42±4.39)分、操作能力为(87.47±3.81)分、急救技能为(90.17±4.7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6.166、6.891,P<0.01)。见表1。

2.2 教学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生中,非常满意22例、一般满意9例,其教学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例、10例及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5)。见表2。

3 讨论

与其他科室相比较,急诊科工作环境复杂、专业性强、护理任务繁重,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确保实习生教学质量,已成为学界热点讨论课题。在传统护理带教过程中,以一对一带教为主,带教老师随机分配,素质高低不一,教学方法以日常跟班、单独讲解为主,多偏重于理论及简单实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4]。另外,急诊科带教护士自身工作任务繁重,带教与工作往往难以协调,教学效果难以满足现代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需求[5]。相关研究指出[6-8],不同层级共同带教可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有助于实习生全面掌握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极大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及护生急救综合能力。

护理带教工作是护生通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医学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能够对护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同时,能够使护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传统代教模式具有普遍性,不能够根据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而层级带教模式能够提高护生的专业性,同时,能够使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够提高带教质量。根据带教工作总结来看,带教难点是实习护生压力过大,导致学习难度增加,而带教老师一方面要进行工作,一方面又要进行教学,很难将教学与缓解护生心理压力进行平衡,因此,带教老师应注重带教方法,同时做好宣传工作,随着层级带教方法的逐渐应用,能够使教学与理论相互结合,不仅能够使护生掌握急诊工作的相关护理知识,同时还能够缓解护生的心理压力,使护生急救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该研究通过纳入层级带教模式,明确每一层级带教目标,细化教学内容,针对不同阶段予以不同带教内容及老师,获得较为满意结果。该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理论知识成绩为(85.42±4.39)分、操作能力为(87.47±3.81)分、急救技能为(90.17±4.7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层级带教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这可能与该模式教学目标更具体、带教老师任务更明确有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护生中,非常满意22例、一般满意9例,其教学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例、10例及80.65%(P<0.05)。提示研究组护生满意度更高,这可能与层级带教模式充分考虑护生需求、教学效果更好有关。

综上所述,层级带教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可进一步具体化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可作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秋芬,罗爱林.个性化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336.

[2] 许利玲.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急诊科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23):3596-3597.

[3] 吴超,王黎黎,路静,等.护理实习生与带教教师双向评价表在急诊带教工作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 8(26):257-257.

[4] 梁凤英,吴婉梅,何红燕,等.主题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5):2435-2437.

[5] 刘伟,黄清波,丁素云,等.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05-107.

[6] 陈莉,何香华,仇秋菊,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急诊护理带教模式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3):157-159.

[7] 陆玲妍,邵焱.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实施新型护理教学模式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11):78-79.

[8] 刘惠萍,区秀凤,区秀丽,等.层级带教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58-159.

[9] 高阳,王军等.层级带教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應用效果[J].临床医学,2013,26(1):15-16.

[10] 陈燕.浅谈门诊导诊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J].医学信息,2014,25(25):10-10.

[11] 李艳君.小组式层级带教方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3,03(6):210-211.

(收稿日期:2018-00-00)

猜你喜欢

急诊科
急诊科规培教学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内容与方法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滞留时间超过4h以上患者的临床分析
急诊科建设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