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对阑尾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18-05-14钟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护理安全管理并发症

钟菊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对阑尾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将前馈控制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护理满意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7 d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50%,明显较对照组7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促进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前馈控制;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a)-0022-03

阑尾切除术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等阑尾疾病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开腹或置入腹腔镜的方式进行[1-2],但由于该方法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手术伤口会为患者带来明显疼痛感,不利于术后病情恢复,故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十分重要[3]。该研究将前馈控制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安全管理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200例为观察组,该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3.13±5.71)岁。对照组: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3.24±6.17)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包括做好患者身份标识管理、并发症预防管理、体位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等内容。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1)实施前馈控制前分析评估相关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由于护理技术问题,造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头痛、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肠粘连等情况,例如未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或腹腔引流不当可导致切口感染发生,腰椎麻醉患者术后未采取去枕平卧6~12 h的措施进行处理可导致脑脊液外漏而引发头痛,术后引流而体位不当可导致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②护理时由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强,无菌操作未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未做好,导致存在感染隱患;③相关人员工作不认真、管理流程缺陷,造成患者术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发生各种并发症,例如术后护理人员未按照要求加强病房巡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及切口、皮肤等,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发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或未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张贴警醒标识导致患者出现跌倒、落床等情况;④管理不规范,包括对患者需求不够了解、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不具备条理性等,护理安全管理下医护人员未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可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而不配合治疗护理,影响进度的同时降低治疗及护理的效果,严重还可导致医疗纠纷;未规范书写文书可影响对患者治疗、护理准确评估,导致治疗、护理丧失针对性,降低效果,同时护理不具备条理性容易导致护理内容混乱,容易出现护理环节遗漏等情况。(2)分析汇总阑尾切除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①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建前馈控制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对病房日常工作安排进行指导,并分配护理人员相应的工作,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潜在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建立奖惩、考核机制。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会讨论安全管理相关事项,针对病房护理问题、改进方法等展开总结分析;②分析前馈控制管理发现的问题,不断对相关制度、护理流程进行完善,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规范其操作行为及工作流程,保证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顺利恢复;③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充分掌握患者想法,对其负面情绪进行安抚,使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的管理,定期组织患者进行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意识;④组织科室护士定期参与技能培训,同时建立考核制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水平。定期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方法、护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正确价值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②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疼痛评分,评分范围为0~10分。④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50%的发生率(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3、7 d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50%,明显较对照组79.00%高(P<0.05),见表4。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临床治疗阑尾炎多采用手术治疗,不过由于手术创伤、护理安全事故等因素影响,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及明显疼痛症状。因此,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康复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課题[4-5]。

前馈控制是近年来开始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的一种护理管理措施,主要通过观察评估患者情况、收集相关信息等,正确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有效消除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6-7]。前馈控制应用于阑尾切除术护理安全管理中,首先分析手术后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包括技术因素、感染因素及管理因素等,然后在管理工作开始前利用前馈控制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可能发生不良后果,从而达到预警与控制护理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与护理缺陷,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后顺利恢复[8]。

在该研究中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例如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等情况,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掌握不足、工作不够细心等导致,对切口感染患者未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或腹腔引流不当,因此在前馈控制管理下应将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加强培训与考核的管理,例如定期例会讨论、定期组织培训、分组学习等,让护理人员熟知各岗位工作职责、风险、注意事项,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通过考核、奖惩制度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其工作责任心;感染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由于无菌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等造成,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故在前馈控制管理下应加强病房护理日常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完善护理流程和制度,以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制度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患者术后有效恢复;管理不规范包括对患者需求不够了解、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不具备条理性等,不够了解患者需求容易增加医疗纠纷风险,文书书写不规范可导致对患者治疗、护理错误评估,护理不具备条理性容易出现护理环节遗漏等,该类风险主要由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流程缺陷等引起,因此在前馈控制管理下应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安排前馈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检查护理及护理管理执行情况,根据出现的问题开会讨论整改,同时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

从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3、7 d的疼痛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提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有助于缩短阑尾切除术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充分体现出前馈控制用于阑尾炎切术后护理管理中具有可行性,可最大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也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促进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楠.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241-242.

[2] 贺敬,蒋慧娟.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24(3上旬刊):124-125.

[3] 张岚,张苏娟,高萍,等.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54-157.

[4] 孟彦,霍彩娟,景英霞,等.细节管理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38,47.

[5] 古小东.品管圈活动在阑尾炎外科手术患者中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9):99-100.

[6] 李影婷,张月琼,谢惠萍,等.前馈控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1482-1484.

[7] 张少凤,谢珠红,高江美,等.探究前馈控制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947-950.

[8] 杜娟.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158-159.

(收稿日期:2018-08-09)

猜你喜欢

阑尾切除术护理安全管理并发症
麻醉前静注帕瑞昔布对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