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理性思考

2018-05-14涂旭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

涂旭东

[摘要] 改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从医学的本质属性中认真审视和理性思考医患之间辩证关系;通过医德教育提高医疗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建立医疗服务的公开透明机制,化解医患信任危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法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营造良好医疗执业环境。

[关键词]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b)-0075-02

在医疗活动中,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该努力同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但是在近年来,医患纠纷冲突却日渐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根据中国医院协会2014年发布的《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近10年恶性伤医事件40起[1]。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患矛盾还十分突出,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和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医患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如下。

1.1  医患关系信任缺乏是造成医患紧张的首要因素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2],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只有医患双方互相信任包容,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疗医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份对上海、山东、浙江、新疆4地788名民众的抽样调查发现,信任缺失(占29.1%)[3]。试想,如果患者对医疗单位或医生个人产生怀疑,就很难让他配合医生诊疗活动,而一旦发生医疗意外,自然会一味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医方甚至对医生施以暴力。而医方也因不信任患方,生怕医疗纠纷缠身而尽力规避风险,尽量采取防御保守性诊疗,依靠和使用过多的辅助仪器设备,既增加了患者诊疗费用,又花去大量时间,有时还会延误诊疗,最终只会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加深。

1.2  医疗服务透明程度不高,医患沟通不够

在当前医疗服务过程中,很多医生由于接诊人数太多,无暇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更不能向其解释相关医学知识,使大部分患者或家属对病情和如何治疗缺乏基本了解。部分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不是耐心向患者家属做详细解释,公开诊疗过程,而是生硬地拒绝其一切要求,不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有的甚至隐藏、修改或销毁病历等诊疗资料或文书,导致纠纷矛盾愈发复杂激化。加上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诊疗仪器的广泛使用代替了过去一些传统的基础诊疗手段,使得医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了,“无情”仪器设备的使用代替了“有情”医生的关爱。医生与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完全缺少心与心的沟通。

1.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制度设计不合理

由于很多地方医药卫生體制改革不到位,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医疗技术资源分布不平衡,三级诊疗模式和机制没有形成,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在一般的大医院,一个合格的医生每天要接诊上百位患者,这样势必造成医生疲于奔命,诊疗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越来越难以满足患者需求。此外,社会舆论和不良媒体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夸大和失实报道,误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产生严重偏见。医疗消费个人负担比例太大,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也是医患矛盾产生的因素。

1.4  社会法制观念淡薄,对医疗纠纷处置有失公平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所以,当医疗纠纷发生时,以维权的名义产生的“医闹”现象应运而生,且“医闹”成本又低,甚至零成本。政府部门为了“维稳”一味迁就“医闹”行为而对医疗纠纷处置不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责任倒置”又使得每个医生为了规避风险而消极诊疗。一些公众认为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是医疗机构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而且将其原因归结于医生的道德败坏和唯利是图,使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产生了及其负面的评价和误解。这些都是医患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2  对改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2.1  从医学的本质属性中辩证看待医患关系

现代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医学, 其主要强调医学规律、实证方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然而医学作为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学科, 其还应该涵盖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等人文精神[4]。既然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因而一个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掌握科学的医学知识与高超的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关爱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遇到一些绝症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由于其诊疗过程较长,医生患者关系中人文关爱的属性往往大于它的自然科学属性。政府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必须重视高素质医生的培养,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社会公众应该对医生有由衷的尊敬。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医疗服务体系,给医务人员体面的工作环境和报酬,使得医务人员有动力去体现人文精神,用心关爱患者,这是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关键。

2.2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医德是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一切医疗机构和全体医务工作者都应遵守医德规范,不断提高医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医疗机构与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医德教育,把医德教育列入常规管理与教育[5]。医疗机构要经常性地深入开展医德规范教育,建立医德评价体系,形成医德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

2.3  坚持医疗服务全程公开,化解医患信任危机

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公开制度,完善全程规范化服务体系,真实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信息,对患者及其家属要公开诊疗内容、方案和病历,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互动,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确保患者知情权。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医院和医务人员更要积极面对,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不可逃避推诿,刻意隐瞒遮掩病情及诊疗过程。只有做到医疗服务全程公开透明化,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才能避免医患之间不必要的误会或误解,有效化解医患信任危机,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和防止医疗纠纷事件恶化。

2.4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政府要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并推进改革措施落实落地。要着力推进分级接诊分诊机制的建立,恢复和建立合理的三级诊疗模式,充分发挥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功能,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并落实接诊分诊制度,逐步改变大型医院人满为患、中小型医院医疗空置而资源浪費、社区和农村医务室无人问津的现象。要在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药分开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用行政手段强制取消药品加成,真正做到药品”零差价“,切实减轻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逐步改变将医疗服务定位为消费的观念。

2.5  健全法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营造良好医疗执业环境

在我国现阶段,发生医疗纠纷后,通常采取调解、行政处理和诉讼3种方式处置。依据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各级医学会,缺乏一定的公信力,致使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置工作不能顺畅进行。因此,有必要组建由医学、法律等专家组成的第三方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调处机构,更加客观、公正地调解与处置医疗纠纷。政府应健全法制,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制观念,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和从重处理违法“医闹”行为。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应急预警和处置机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有效措施,积极主动科学应对医疗纠纷。要通过建立医院警务室,健全警醫联动、联防联控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6]。要建立医疗责任、医疗意外的风险转移机制,减轻医患双方风险和经济负担,以缓解医患矛盾。同时,政府还要给医院营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迅速介入协调,引导医患双方进入理性、平和、法制的轨道。如果医方、患方、政府三方良性互动,加上社会各界不断提供正能量,就一定会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7]。

[参考文献]

[1]  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2]  秦敬民.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

[3]  戴元光,韩瑞霞.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基于健康传播视角的实证分析[J].新闻记者,2012(4):15-20.

[4]  古丽娜尔·马木尔别克.医学伦理学中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32-33.

[5]  薛璟.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医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2016,1(36):47-49.

[6]  朱香山,钟亚雅,陈云飞,等.如何治疗“医患关系信任缺乏症”[N].检察日报,2014-05-13.

[7]  王明晓.医患信任胜于良药[N].人民日报,2014-04-18.

(收稿日期:2018-05-15)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与我国卫生财政支出模式关系探讨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如何从医患关系中看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沈阳地区青年人对当今医患关系看法分析
医生告知说明义务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影响的调查报告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