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研究
2018-05-14张凤坤
张凤坤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2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22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风险管理,予以观察组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及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护患沟通、基础操作、服务态度、疾病知识、病情掌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8.04±0.79)分、(19.24±0.09)分、(19.02±0.13)分、(18.17±1.25)分、(17.94±1.49)分,(P<0.05);觀察组差错事件发生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1.00%,(P<0.05)。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072-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神科患者对诊治、护理要求逐渐增高,实际过程中,精神科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可能存在一定护理安全隐患[1],对病情康复造成影响,如何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找出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高护理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可获得理想效果,其主要指的是为解决某一问题,工作人员自发组成团体,分工合作,并采取品管工具分析,寻找关键问题,不断改进管理流程,解决具体问题。该文对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品管圈活动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精神科护理人员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22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照组:年龄平均(34.31±3.09)岁,最大40岁,最小21岁,男女比1:19;其中,9名为护士,6名为护师,3名为主管护师,1名为副主任护师,1名为主任护师;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专10名,本科8名,硕士及以上2名。观察组:年龄平均(34.09±3.21)岁,最大41岁,最小23岁,均为女性;其中,10名为护士,5名为护师,4名为主管护师,2名为副主任护师,1名为主任护师;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专11名,本科8名,硕士及以上3名。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风险管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提高业务水平。
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在于:①成立小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并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圈长,组员包括护士长、护理部骨干人员;每周组织一次活动,确立课题—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已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其具体原因,并采取头脑风暴等方式,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②人员管理,深化护理风险意识,促使护理人员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保持积极工作态度,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护理要点,掌握沟通技巧,保证态度亲切、语言温和,采取责任划分及奖惩制度,不断引进护理新观念及新技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主动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另外,精神科病种较多,患者病情各不相同,其存在文化程度、个性等差异,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入院时对患者病情、病史、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具体症状、护理要点,重视心理护理,通过文明语言、真诚关心,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重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配合度,确保护理措施全面落实。③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对于中午、夜间、节假日等关键时间,应注意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如新进护理人员、实习生等关键人员,新收患者、病情反复患者等关键患者,卫生间、活动集中场所等关键地点,反复强化,增加巡视频率,排除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危险物品管理。④制度管理,培养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常规护理操作流程,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核心制度的落实;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应护理流程、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保证每个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内容,定期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质量涉及护患沟通、基础操作、服务态度、疾病知识、病情掌握等方面,以我院自制评估表调查,总分100分,每项20分,以得分高为优势。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质量及差错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护患沟通、基础操作、服务态度、疾病知识、病情掌握评分分别为(18.04±0.79)分、(19.24±0.09)分、(19.02±0.13)分、(18.17±1.25)分、(17.94±1.49)分,相比对照组均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分别抽取100例患者,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概率为2.00%,显然低于对照组的11.00%(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患者通常处于妄想、幻觉中,同时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镇静效果及副作用明显[2-3],这可能导致患者感觉迟钝、行为无法自控等,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高。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则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管理流程,保证临床安全性。
该文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通过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等措施,激发团队凝聚力,促使护理人员释放潜能,调动其积极性[4-5],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针对现存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督及评价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管理意识,针对关键的薄弱环节[6],实施全方位管理,促使工作标准化、有序化,采取科学方式[7-8],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稳定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此次结果可见,两组护理质量相比,观察组护患沟通、基础操作、服务态度、疾病知识、病情掌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8.04±0.79)分、(19.24±0.09)分、(19.02±0.13)分、(18.17±1.25)分、(17.94±1.49)分,(P<0.05);在差錯事件方面,观察组概率为2.00%,相比对照组的11.00%明显更低(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品管圈活动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件发生,降低危险事件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乔金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107-108.
[2] 杨爱华.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403-1406.
[3]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4] Zarea K,Nikbakht-Nasrabadi A,Abbaszadeh,A,et al.Psychiatric nursing as 'different' care: Experience of Iranian mental health nurses in inpatient psychiatric wards[J].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3,20(2):124-133.
[5] 丁辉燕,王玉琦.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14-15.
[6] 杨玲花.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100-102.
[7] 刘秋兰.品管圈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如何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J].医学信息,2016,29(33):272-273.
[8] Luutonen S ,Tikka M,Karlsson H,et al.Childhood trauma and distress experiences associate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attending primary and psychiatric outpatient care. Results of the RADEP study[J].European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Psychiatrists,2013,28(3):154-160.
(收稿日期: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