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2018-05-14郭晓娜闫春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

郭晓娜 闫春生

[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对本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该校为例,探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对人才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综合能力;本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b)-0093-02

Research on Effect of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Cultivating of Talents in the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n Example

GUO Xiao-na, YAN Chun-sheng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63 China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of combining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undergraduates.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training plan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talents innovation spirits and abilities cultivation by taking our college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Undergraduates

创新创业是新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实现科技兴国、民族复兴意义深远。教高函〔2012〕5 号《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1]以及国办发[2015]36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均指出通过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被普遍认为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3]。该文讨论涉及的是创新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团队,自主进行选题和实验方法设计,并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1 黄河科技学院开展大创项目的措施及成效

黄河科技学院秉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办学方针,建了独具特色的“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品。2013年,黄河科技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首批成员和河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学校“黄河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学校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6年,学校荣登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榜单,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获批“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学校创业园获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学校获批“河南省首批高校双创基地”。学校从 2011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强调过程”的原则,通过“主动申报、公平公正、择优立项、加强管理”的程序,以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可行、实施条件可靠、具有创新性的项目为资助对象。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年来,从单一校级、院级层次,到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4个层次,从每学年一次到每学期一次申报,从仅有的22项到百余项专项资金支持,该校大创项目在层次、数量与质量上完成了质的飞跃,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2 开展大创项目的意义

2.1 开展大创項目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2.1.1 创新能力 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践的重点和难点,关乎医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和前景,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4]。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学习探究,对新学科、新技术的引用借鉴,对新方法、新手段的大胆实践等方面[5]。项目组成员以1~3年级低年资学生为主,提倡跨学科建组。因尚未系统接触过科研,在选题阶段,需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研究内容的发展动态;后续的策划、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整个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敢于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大创项目激发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自主创新的思想,牢固树立了创新、开放、实践等观念。通过大胆改革大学生思想,形成了自有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国家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

2.1.2 专业能力 大创项目根据大学生自身兴趣的激发,研究内容多源于医药专业热点,选题围绕一个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主要来源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延伸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科研项目中,可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子课题;由学生自主寻找的感兴趣的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课题。学生在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专业知识得以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强化学习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研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3 实践能力 大创项目的实施是学生认知自我、实践成长的过程。通过项目过程中的考察、调研、讨论、总结、实施,在更新和扩宽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挖掘探索精神,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2.1.4 科研能力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加工、独立分析判断与决策、实践操作、撰写成果等方面。通过项目引导,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接受锻炼和熏陶。依托现代醫药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查阅文献,整合有效信息,掌握相关仪器操作,应对并解决试验中出现的意外,分析试验结果,并撰写成研究报告,学生的科研能力得以有效的锻炼。

2.1.5 团队协作能力 大创项目以不同性格、爱好、特长的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单位,在项目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成员特点分配任务。团队意识是团队中每个成员主观能动性、方向性一致的体现。不同知识背景和实践能力的组员需要学会对其他成员和整体负责,并通过沟通与协作进行团队决策。通过大创项目这一平台,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全局观念。

2.2 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高低,忽视学生能力的挖掘。目前,各高校注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想及能力的人才,重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学习方法。大创项目的开展,对高校的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3 提高教师能力,促进师生交流

一支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具有质疑精神与思考能力的学生。教师投身到产业、行业、企业一线,了解社会需求的同时,“反哺”到学生。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对项目和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一种师资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师生交流机会增多,有利于增强师生间及学生对校园的感情。

2.4 吸引人才、整合优化资源

实施大创项目,一方面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科研领域,提前了解和接触今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同时吸引需要做科研的研究生、教师、社会人士参与到项目中,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校园和社会资源得以合理整合和应用。

3 结语

大创项目开展以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帮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培养基地;培养一批专业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团队;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大宣传、引导,提高项目“知名度”;严格制定审评制度,确保公平公正;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6];开放实验室,共享科研平台;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与合作,让学生更多地与社会“亲密接触”,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的 “双赢”;加大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经费的使用监督、完善激励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创业就业和生活学习的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7-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通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2/c_122823222.htm.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Z].2015.

[3] 张爱桦.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科技资讯,2007(24):109.

[4] Knight SE,Van Wyk JM,Mahomed S.Teaching research:aprogramme to develop research capacity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SouthAfrica[J].BMC Med Educ,2016(16):61.

[5] 杜华,曾志嵘,周增桓.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211-213.

[6] 余巧.以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2-3.

[7] 陆晗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34-135.

[8] 郑文静.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野,2014(22):137.

(收稿日期:2017-10-18)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情趣化教学让小学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掌握语音知识提高学生听力训练效果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策略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