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5-14赵春荣
赵春荣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阶段,根据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开展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时期,研究组为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阶段,比较两组器械包、消毒包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高压灭菌合格率以及两组消毒不合格引发患者感染率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滅菌包随机抽取1 000个进行比较,对照组灭菌包质量检测合格率93.80%(938/1 000),与研究组99.90%(999/1 000)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统计消毒灭菌不合格引发感染发生率1.10%(11/1 000),研究组无此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c)-0003-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ZHAO Chun-rong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Heze Municipal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phase,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odel,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routine management period,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he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sterilization quality of instrument package, disinfection package, qualified rate of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zation quality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qualified rate of autoclaving sterilization and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caused by the unqualified dis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000 sterilization wrap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for comparison, and the quality test qualified rate of sterilization wrap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3.80%(938/1 000) and 99.90%(999/1 000)(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caused by unqualified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zation was 1.10%(11/1000), which was not foun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is obviou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risk event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entralized suppl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odel;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Analysis of effect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现代化开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整个医院的无菌,一次性医疗用品等进行提供,对医院的整体体疗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如何提高消毒供应室相关物品提供的质量,规范操作流程,更加科学化,严谨化成为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研究分析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阶段,根据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开展前后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阶段,根据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开展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器械,消毒指标,包装等基础材料及标准全部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管理时期,定期开展科室培训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各操作环节,具体操作:①消毒灭菌物品回收、分类正确,清洗过程中,清洗溶液配制正确、清洗流程规范、手工清洗步骤正确、清洗机使用时操作规范。②所有进入包装区的灭菌物品,必须先经过清洗、消毒等工作。检查医疗器械使用功能、包装质量及外包装上的信息,包装好的灭菌物品及时装载灭菌。特殊器械要特殊处理,记录器械来源、重量、大小等,发放生物监测合格标志。③检查灭菌物品的分类摆放、灭菌包无破损、标签清晰、按灭菌物品灭菌有效期顺序发放,存放区要保持干燥、无菌的环境。④严格按照消毒供应规章制度执行洁污分开流程、回收物品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特殊感染物品要重点标记。接收科室交接工作严格按照交接制度执行[1]。
研究组为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阶段,具体操作如下:制定相应的规范及操作流程,由专门负责人员对医院各科室需要回收的医疗用品进行统一收集,同时细化及量化消毒灭菌的工作,为各个科室提供无菌的器械、医疗辅助器械及医疗用品;落实灭毒的各项安全工作措施,达到工作无差错和零事故的发生;由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人员要熟悉各种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的灭毒工作;灭毒人员要严格执行灭毒的规章制度,争取措施执行率100.00%及洗手正确率100.00%[2]。同时做好化学检测,在消毒灭菌难度较高的地方内放置132℃化学指示卡,消毒专用胶带封好灭菌包,消毒过程中指示剂会发生变化。监测人员要掌握好灭菌的时间及蒸汽温度,确保消毒效果最理想,灭菌完成后观察指示卡及胶带,颜色呈黑色,说明灭菌达标[3]。生物监测主要对嗜热脂肪杆菌过程监测,将装有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的纸包放到灭菌包的中央,灭菌后在无菌的环境取出纸包,将纸包放到培养液中,培养48 h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合格:颜色无变化;不合格:颜色改变。B-D实验,利用蒸气灭菌的原理,在灭菌锅里进行B-D实验,测试纸放到灭菌包中央。温度34℃并持续4 min,4 min后取出测试纸,观察其测试纸颜色变化,颜色不均匀且较淡说明有冷空气残留;颜色为深褐色说明灭菌器排除冷空气性能较好,其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灭菌的情况[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器械包、消毒包滅菌质量监测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高压灭菌合格率以及两组消毒不合格引发患者感染率情况比较。
1.4 消毒灭菌质量标准
根据《GB 18278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低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5]。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比较
两组灭菌包随机抽取1 000个进行比较,对照组灭菌包质量检测合格率93.80%(938/1 000),与研究组99.90%(999/1 000)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消毒灭菌不合格引发患者感染率情况比较
对照组统计消毒灭菌不合格引发感染发生率1.10%(11/1 000),研究组无此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高压灭菌质量合格率比较
两组高压灭菌包随机各抽取130个进行比较,对照组高压灭菌质量合格率91.54%(119/130),与研究组100.00%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医院的科室众多,需要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及物品也随着科室的不断增加而增多,需要消毒灭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为提高患者健康的医疗环境,保证患者在医院就诊时应用医疗器械及医疗物品的无菌性,消毒人员要确保医疗及物品器材无菌,按规定摆放,按分类放置,医疗器械是造成患者感染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保证在消毒灭菌医疗器械及医疗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对其消毒灭菌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从源头上控制院染[6]。
科学的作业流程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十分频繁,因此形成合理的工作流程对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非常重要。科学系统回收、清洗、消毒、干燥保养、检查包装、储存和发放各环节能够相互制约监督形成循环链。重视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以及发放的质量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重复使用的器械按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无菌发放,遵循由污到洁的单项流程。
灭菌操作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灭菌合格的物品应显示灭菌标示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根据工作流程的需要,配备符合各区域要求的设备,设备能够在满足需要的同时,防止对环境和物品造成污染。
该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吉利侠.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评价模型研究[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4,20(5):371-374.
[2] 崔秋华,王芹,马秀梅.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4032.
[3] 殷玮玮,戴霞,施仲芬,等.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6):7157.
[4] 金恩淑.把握供应室消毒灭菌检测预防医院感染[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67.
[5] 汪洋,宋艳玲,管卫红,等.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71.
[6] 吴玉蓉.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52.
(收稿日期: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