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吴英捷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2期
关键词:精细管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管理

吴英捷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精细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6 年6月—2018年 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护理管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1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05<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细管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b)-0031-0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不仅会损害患者的皮肤,产生不适症状,严重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该疾病在目前医学中还不能得到完全根治,长期使用药物还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临床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治疗和护理,除了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之外,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该类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十分高,除了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外,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法也很重要。针对护理管理方法,临床上广泛展开研究,根据以往的护理调查以及患者的需求,寻求精细化管理的护理管理方法,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效果。该院选取2016 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其中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探讨精细化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22,平均年龄为44岁,最大年龄的患者为57岁,最小年龄的患者为23岁,平均病程为1.1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23,平均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的患者为58岁,最小年龄的患者为24岁,平均病程为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检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临床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管理,具体护理管理内容如下:①对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规范患者入院接待护理管理流程,对接待具体职责进行精细化划分,对患者药物治疗后回访调查进行具体职责精细化划分,做好精细化护理管理工作。②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开展每周次的量化考评管理工作,在量化考评管理指标中纳入患者情况评估、护理文件规范书写、患者基本护理管理的落实情况、健康指导等。此外,加强护士管理进行定期的素质测评,同样采取量化评分的管理,规定出等级依次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这几项,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确保护理管理质量。③精细化风险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在护理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围绕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护理风险防护方面的内容。整体提高全体护士的护理风险观念和责任心,再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工作特点,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目标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到具体内容,如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等方面。还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所出现的疾病特征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制定出相关的管理规范、应急方案等,同时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风险评估,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会出现的风险事件。

1.3 观察指标

①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后,采用医院自拟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防护、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四个指标,每项值满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②采用医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规定满分设置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大于等于90分,满意为大于等于70分且小于90分,不满意为小于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2]。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产生的所有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进行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評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防护、护理操作以及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1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05<0.05),见表2。

3 讨论

现如今我国的医疗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也有了显著提高,信息化患者管理、精准医疗的推广以及系统科学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都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为了提高医院整体的发展水平,不单要从疾病治疗方面入手,同时也要提高护理质量,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对策,现阶段该院已经逐渐在各科室把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也如此,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患病期间有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的疾病发生。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全权负责,在皮肤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护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5]。目前国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起到的作用还不够理想,这就要求从护理管理工作中角度做好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各类社会资源来加强协作、提高组织执行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6-7]。系统系红斑狼疮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病情较为危重,同时容易伴多器官的功能障碍,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在该次研究中,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护理措施时,除了常规的护理外,可以结合精细化管理护理,规范护理流程,整体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精细化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玉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2(44):8711-8712.

[2] 王艳.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74-75.

[3] 罗莲英.精细化管理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53(10):21-22.

[4] 黄琳.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34(S2):518-519.

[5] 钟锋.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3(9):179-180.

[6] 王堂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2):102-103.

[7] 陈秀珍,王威.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105-106.

(收稿日期:2018-08-16)

猜你喜欢

精细管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管理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改革导向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