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改革导向探讨
2017-01-16覃友杰
【摘 要】本文剖析职教发展困境,从打破学历制度壁垒、改革职教实训制度、打通人才上升通道、提升技能人员职业尊严、优化职教社会支持体系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改革职业教育、真正搭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价值 精细管理 制度支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06-02
一、提倡“工匠精神”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是一种专注、执着、敬业、守规的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上,更是体现在实践行动中。中国自古以来对“工匠精神”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然而,在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企业发展理念下,在“机器换人”的工业新趋势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在渐渐消失。
(二)“工匠精神”的缺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巨大贡献,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忽略“工匠精神”的不平衡发展,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的后劲。首先,中国中小企业寿命普遍偏短。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40年的寿命相比,相距甚远。其次,中国制造业急功近利、大而不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慢慢消失,廉价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显现,品牌和创新的相对滞后,更造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东南亚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发力,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中国本土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在华外资企业转移产能;中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华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工匠”队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提速的最主要推动力
当下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代表技艺,而是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缺少高技能“工匠”,以及对其背后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充和结构优化,中国企业就无法赚取产业链最高端的丰厚利润,“中国制造”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升级为“中国智造”。
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向“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转变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职业教育规模,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上甚至于某些职业院校自身,都还把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划等号。首先课程设置与普通学历教育差别不大。部分县市职教中心或职业院校80%-90%的课程都是文化课,很少或者没有设置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只有在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一些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其次,师资管理缺乏职业教育特点。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无论在业绩考核、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工作机制上都实行同样的政策,职业技能教育没有实现应有的地位。三是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时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往往什么行业火爆就跟风设置什么专业,但是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就业时永远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职业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实践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教育并无本质区别,未能针对职业教育真正有效评价和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热衷于规模升格,建立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目标愈发偏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估,甚至使职校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陷入“名声差—— 就业难—— 招生难—— 生源差”的怪圈。
(三)职业教育现行职业能力培养机制重技能、轻兴趣,缺乏培养“工匠”的环境
但凡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都只是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教授、技能的训练,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对职业的兴趣,即“职业尊严”的培养。如此体系下培养的学生至多只能成为“熟手”而远非“工匠”。
(四)职业教育现行教学机制使职教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年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就业比例都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从办学规模看,教育部2015年7月发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29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3%。当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15万人,毕业生321万人,在校生达到964万人。换言之,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旗鼓相当。其次从就业比例看,教育数据发布机构麦克思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上升了0.6个百分点。
但是职业教育就业人数并不代表高质量的就业。目前职业教育学制普遍较短,从几个月到三年不等,职教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适用性差,因此学生往往只掌握简单、初级的操作技能。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4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为3773元,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200元。虽然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职教毕业生能迅速就业,但是用人单位很快发现这些学生在职业精神、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上的缺陷,遑论成为“工匠”了,因此职教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流动率远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
(五)职业教育现有实训体系与“工匠”培养机制相去甚远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但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学校的教学设备、实操环境往往滞后于实际工作;二是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但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很难悉心指导,实习学生常沦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三是企业或者实训基地与职业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对技术技能的实际需求嵌入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和学习未来工作中亟需的技术技能。但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也很难修改公办职业教育体系中严密的课程,难以推广。
三、深化改革,将职业教育打造为批量生产工匠最重要的体系
(一)加强职业价值的培养,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但无论年代和行业如何流转变迁,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坚守品质,最终实现自身和职业的价值,这不仅是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都在坚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精细管理,特色培养,为“工匠精神”夯实基础
短短三年甚至几个月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可以搭台子、架梯子,给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
因此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职业倾向,开展精准的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优化现有实训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
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优化现有实训机制迫在眉睫,实操训练不能单纯依靠教育系统,而应该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让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紧跟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保持实训技术先进性。因此职业教育要改变原有满足于老教材、老设备、老技术的传统实训模式,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沟通合作,从新技术研发、试制、制作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打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四)打破学历制度壁垒,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在制度规约下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这是一项牵动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
首先,改变唯学历论能力的局面,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尊严和薪酬待遇。一是打通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二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其次,破除偏见,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只有切实解决技术等级能否等同大学文凭、高考能否实行“学术型”“技能型”两类院校录取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如何与职称制度无缝衔接等技能人才在职业提升和个人发展上的各种问题,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有空间实现个人的价值,“工匠精神”才能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五)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校企双方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当前产教融合推进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校企双方权责利缺乏明确、规范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也往往使企业难以承担;二是企业作为盈利部门,现有的激励政策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益回报,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例如对于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尽早出台职业院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学徒制的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和职责。只有政府、学校、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技能培训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参考文献】
[1]张瑜.谁来生产工匠[J].瞭望东方周刊,2016(1)
[2]王志红,周宇华.回归工匠精神[J].商界评论,2016(1)
【作者简介】覃友杰(1973— ),广西宾阳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光纤通信,职业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