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对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措施探讨
2018-05-14张鑫李洪臣金银淑
张鑫 李洪臣 金银淑
[摘要] 目的 探析医院药房对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措施。方法 以该院药房工作为例,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之后实施用药管理干预的工作情况与未实施该项措施之前1年工作情况进行对照研究,2组均选取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合理率。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使用合理率为93.33%,显著高于干预前的6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药房实施用药管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合理应用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 医院药房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100-02
抗菌药是就诊患者常用的一种临床用药,合理应用抗菌药可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极大的促进性作用,但若滥用抗菌药,不仅不能对患者康复起到推动性作用,甚至还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尤为重要[1]。该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医院药房对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措施,选取在该院药房应用抗菌药患者45例,实施对照性研究,现对其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药房工作为例,将2016年8月之后实施用药管理干预的工作情况与未实施该项措施之前1年工作情况进行对照研究,2组均选取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1~63岁,平均(48.7±4.6)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1~65岁,平均(49.8±5.7)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临床对比研究。
1.2 方法
2016年8月1日起,该院药房开始实施用药管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2-3]。
1.2.1 构建药物数据库系统计库 构建药物数据统计库,详细记录药房各种药物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以及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此外需注意系统信息的更新,定期将最新药学知识公布于系统之上,逐步完善药剂科数据库系统信息。
1.2.2 用药指导干预 明确各种抗菌药物使用后症状,并且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表现,并给予专业性指导。
1.2.3 实施药敏试验 给药之前,可以先根据患者感染病菌种类给予药敏试验,根据试验后反应,科学制定抗菌药物管理方案。
1.2.4 品管圈管理 ①成立品管圈:为激发圈员工作积极性,药师可自发进行组圈,自主设计圈徽。1个品管圈包括6名圈员、1名辅导员及1名圈长;②拟定品管圈主題及计划:全员参加品管圈活动培训,并积极思考以拟定活动主题。全体圈员进行集体讨论,科学制定活动计划;③计划实施对策:将药物进行归类放置,同系统药物放在一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支出。同时制定奖惩制度,以激发药房调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药房中设置2个咨询窗口,并明确其业务范围。
1.3 观察指标
评估干预前、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合理率。
合理应用抗菌药情况评估标准:合理:药物试验敏感度高,给药剂量及方式无差错,术前2 h内用药,术后4 h内用药。2联用药协同,无不良反应;基本合理:药物试验敏感度一般,给药剂量及方式基本正确,术前12 h内用药,术后1~3 d内用药。3联用药无禁忌,有轻度不良反应;不合理:药物试验敏感度低,给药剂量及方式错误,用药时间为手术当天或术后4~7 d,联合用药3种以上药物有禁忌,有重度不良反应。合理率=[(合理+基本合理)/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现,以χ2检验和Fisher确切率法检验。α=0.05为分界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抗菌药物在抵抗细菌方面意义重大,常用抗菌药主要包括抗生素、咪唑类、头孢菌素、磺胺类及酮类等。该类药物主要用来防治各类传染性疾病,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供选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根据相关专家学者调查发现,抗菌药物实际使用当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并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极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会导致许多细菌抗药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还会引发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6]。
该研究中尝试对药房实施了用药管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抗菌药使用合理率为93.33%,显著高于干预前的6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药管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医院药房应用抗菌药合理率。针对抗菌药滥用情况,首先构建药物数据库系统,并将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录入系统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如此以来,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调用所需信息资料。通过数据库可以有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患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随时了解各种药物使用要点,从而避免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差错。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密切关注患者服用抗菌药之后的反应,并根据症状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避免出现意外状况。为了促使患者更为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给药之前,还专门设置了过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来科学制定药物使用方案,如此可有效避免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对药师采用了品管圈管理,以促使药师工作更加专注,避免发生疏漏。并对药房调剂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制度性规定,从而保证了用药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及有效性[7]。
综上所述,对医院药房实施用药管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Chen H, Pharmacy DO.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n antibacterial drug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drug scheduling optimization[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15,39(1):30-36.
[2] 樊泽珍.浅析加强药剂科管理在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2(4):290.
[3] 马薇薇.药剂科对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8):31-32.
[4] 尚天琼,李波,姜黎,等.采用PDCA循环法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 16(3):411-413.
[5] Gustafsson TN, Osman H, Werngren J, et al. Ebselen and analogs as inhibitors of Bacillus anthracis thioredoxin reductase and bactericidal antibacterials targeting Bacillus specie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General Subjects,2016,1860(6):1265-1271.
[6] Tang J, Hu J, Kang L, et al. The use of vanc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infection: a survey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8(10):19436.
[7] 沈杉松.加強药剂科管理对改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3):138-139.
(收稿日期: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