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2018-05-14章倩倩唐立立宋海平唐啸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应用效果护理

章倩倩 唐立立 宋海平 唐啸珊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ICU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ICU护理质量检查的分值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 ICU 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PDCA;ICU;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042-02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主要是集中治疗危重症患者。由于ICU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且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较多,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1]。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ICU护理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护理服务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共包括4个环节: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以及处理(action)等[2]。PDCA循环可以进行不停顿循环的管理工作程序,循环管理周而复始,每经过一次循环后,都对前次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的提高[3]。2017年1—12月该院ICU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62例,女13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72±12.40)岁。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3例,女12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38±12.7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觀察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具体如下①计划阶段(P)。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员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并设有专项质控小组,小组成员2~3人。质控小组职责明确。制定ICU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制定ICU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护理工作内容。质控小组负责定期对ICU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安全进行检查、分析、评价。采取科室自控的方式,院控为重点的模式,全面分析ICU的护理工作,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计划。②实施阶段(D)。ICU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每项护理工作,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措施,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防止患者方式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以及留置尿管相关性感染( CAUTI) 等的发生[4]。制定详细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小组成员参加PDCA循环管理以及ICU常见疾病和危重病患者护理的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和加强护理记录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高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③检查阶段(C)。各质控小组按照科室各项标准每月有重点地进行质量改进,第一周为现状调查,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计划及措施,其余三周为质量改进追踪,每天跟进改进重点项目。护士长每周两次质量督查,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每月底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便在下个月的护理工作中更够有效的避免。④处理阶段(A)。通过检查,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危险因素,通过组织讨论,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的改进方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改正问题,并将需要改进的相关建议、问题等反馈给护理人员本人,形成有效的反馈系统,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提升[6]。

1.3 观察指标

以ICU护理质量检查的分值为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8个方面。在患者离开ICU前,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健康宣教等,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分析分别用(x±s)、[n(%)]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CU护理质量检查分值比较

观察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常同时伴有多个系统、器官组织的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侵入性操作较多,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量非常大,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工作,往往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降低了护理质量。因此,对ICU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7]。PDCA循环是一种可以循环应用的管理措施,是一种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促使护理人员提高积极主动性,科学有效地安排护理工作内容,从而促进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和促进患者尽早的康复[8]。PDCA 可以在不断循环中查找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的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体现了前瞻性原则,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PDCA的P阶段可以通过分析导致ICU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寻找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D阶段主要是针对出现問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安全隐患;P阶段是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9];A阶段主要在于实施整改措施,将护理风险事件关口前移,提高护理质量[10]。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后,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显著升高,提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ICU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该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促进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显著提升医院的形象。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ICU 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月英,朱玉兰,鲁群英,等.PDCA循环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87-88.

[2] 梁艳.PDCA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22):3508-3510.

[3] 尹玲,陈先红,谭丽君,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22-123.

[4] 吴建华.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2):89-91.

[5] 聂方方.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90-291.

[6] 卞蓉婷,杨海燕,李倩,等.分级护理管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02-104.

[7] 张艺,刘柳芳,高铭云,等.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文化建设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成效[J].全科护理,2016,14(29):3098-3099.

[8] 解凌云,李成玉.PDCA循环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97.

[9] 李森源.基于PDCA的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卫生产业,2017(12):55.

[10] 马丽颖.基于PDCA的循证护理对AECOPD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9):3290-3293.

(收稿日期:2018-02-22)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应用效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