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法在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孙慧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压氧安全管理

孙慧文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分析和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7年1—12月的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7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并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并设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如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考察指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的安全管理中,不仅可以增加护理质量,而且能够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高压氧;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b)-0067-02

高压氧属于医院的重要安全管理部门,高压氧能否安全治疗和使用和患者的疗效以及生命安全紧密相关[1]。近年来伴随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2]。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中,实施何种方法能够让安全管理更具科学性和目的性,一直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PDCA循环作为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同样适用于护理管理[3]。为了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该院在2017年1—12月的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和PDCA循环管理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7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并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并设为观察组。高压氧舱工作人员6名,其中男、女分别为2名和4名;工作人员年龄(28~43)岁,平均(31.6±5.5)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下4名,本科及以上2名。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具体为:①计划阶段:所有工作人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圈员发言,共同寻找该院高压氧舱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找影响高压氧氧治疗安全管理的因素,制定鱼骨图,寻找根本原因和近端原因。工作人员未全面掌握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在工作高峰期或治疗人数较多时,为了增加工作效率而擅自简化操作流程,工作中法律意识不强,重视自身工作完成的同时忽略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工作思想仍以“以疾病为中心”,未正常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患者对操作目的不明确,为医患纠纷发生埋下隐患。患者治疗期间工作人员单纯操作机器,忽视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耐心和责任心不足。对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其原因由医院组织高压氧科所有工作人员相关的规则制定和操作流程,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的个性问题由科室主任对进行进行教育、督促和整改。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高压氧治疗安全的意义,并能够正确操作仪器。在工作高峰期,科室实施弹性排班,最大限度增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②实施阶段:由医院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挑选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前必须先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患者接受治疗前要认真核对相关基础信息,保证和高压氧治疗申请单上信息香附,入舱前要再次核实。拟定《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在内容中要清楚讲明治疗的原理、治疗目的以及风险等。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配合方法以及治疗风险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治疗。严禁患者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治疗舱,治疗前要反复核实。拟定高压氧治疗的各项管理规定,定期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设备定期进行维护,操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要及时终止治疗并启动相应预案,增加治疗安全性。③检查阶段:定期对计划实施状况进行检查,评估效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纠正,尽量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中,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④处理阶段:所有工作人员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统一进行培训,保证能够得到及时纠正的同时进行下一个循环。在日常交班中,要及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放入下一循环[4-7]。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评分并用统计学软件比较差异[8]。每项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压氧治疗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都得到推广和普及,但受舱内气压高、氧浓度高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疗效,因此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9]。此次研究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明显增加(P<0.05),这说明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PDCA属于一个前进的循环,其存在于工作的每一级中,各级循环形成了大环套小环,层层解决问题并相互推进,不断提高管理质量[10]。将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既可以增加管理的目的性,又能够在医院管理现状上对存在的缺点和漏洞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原因,拟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让改进工作落实到实处,定期安排检查,保证工作改进效果[11]。同时将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安全管理中,有助于转变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让工作人员不再只注重基础工作的完成,在工作中切实为患者着想,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2]。安全管理在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中永远不会过时,同时也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13]。国内研究指出[14],在门诊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减少门诊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总之,将PDCA循环应用于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不仅能够增加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献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26):181-182.

[2] 邓吉军,柴玲爽,田苗,等.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及应对措施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4):128-130,137.

[3] 李海波,吕慧敏,赵雅荣,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7):74-75.

[4] 陈瑞香,韦玉玲,方燕红,等.安全目标管理在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0):19-20.

[5] 唐慧.“三步安检法”在高压氧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6):260.

[6] 李明霞,刘希叶,李俊英,等.浅谈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上旬刊):4574.

[7] 杨威.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52-553.

[8] 谭丹华.探讨新法下的特种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11):41-44.

[9] 曹锡利,何志毅,马冠颖.医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5):84-86.

[10] 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11] 马成钢.PDCA循环在设备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4):62-63.

[12] 尹傳胜,李涛,吉利侠.PDCA在医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6,3(4):17-19.

[13] 庄素芳,霍殿琴.隐患查找制度并PDCA管理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98-100.

[14] 刘卫红,王惠平.PDCA循环在手术物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6):42-43.

(收稿日期:2018-03-16)

猜你喜欢

高压氧安全管理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压氧舱有何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