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8-05-14卢婷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卢婷婷

[摘要] 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效率,同时也为后勤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运作时间较短,运作模式不够成熟,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该文在分析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旨在为提高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168-02

医院后勤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效率,优化工作能效,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但是从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医院后勤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管理中仍有不少漏洞和缺陷存在。这就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后勤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管理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提高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注重后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1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概述

1.1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医院后勤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够将分散的、不完整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模块,从而使医院后勤管理形成信息运行、应用、反馈、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促进医院信息管理综合能效的提高,同时,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规范性,从而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

1.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内容及重要性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构建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使后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常规管理的网络化操作,从而使医院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管理资源的远程交换。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后勤部门信息反应速度,提高信息反馈效率,从而为医院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更有效决策。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程度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医院对于后勤信息化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后勤工作主要侧重于日常物资的领用发放、水电维护、器材资源管理等,认为这些常规性的工作与信息化管理关系不大。尤其是在后期工作队伍建设上忽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技能,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片面的认知影响了后勤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推进。

2.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滞后

虽然不少医院已经着手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设,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的局限,造成医院管理过于依赖行政命令,工作效率难有明显提高。此外,后勤管理人员对经济性管理价值缺乏有效认识,在职位安置上缺乏精简意识,造成人员数量庞大,工作流程繁琐,部门责任感缺失,人員工作散漫等问题。

2.3 缺乏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相关人才

当前,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因素。后勤信息化管理不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对信息技术、管理学、人际交往学等有所了解,尤其的对其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当前后勤队伍人才配置情况来看,整体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运作流程等缺乏有效把握,而一些信息技术过硬的人才又不愿来到后勤岗位,针对后勤工作人员开展的信息化管理培训不足,这些都造成医院后期信息化管理受到不利影响。

3 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完善与发展

3.1 重视医院后勤信息管理,优化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业务体系

在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管理层对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有客观认识,提高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将后勤信息化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来抓,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一定支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专业化管理人才,促进后勤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保证其建设目标与医院的综合战略方向相一致。尤其是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要突出其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能够以医院服务为核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后勤服务,同时为医院提供更安全周到的后勤服务。

医院后勤的信息化管理转变首先需要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依托信息技术完善当前的管理流程,对管理队伍进行优化整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后勤岗位需要突出三维结构特点,也就是服务对象、保障内容、经济特质。在管理内容要注重物资对患者和医疗服务的关联度,如与患者密切相关的治疗性物资保障如各种药物、消毒器械、实验标本等;与患者非医疗需求相关的如被服管理、食宿服务等;与临床支持相关的水电供应、环保卫生、废弃医疗物资回收处理等。

3.2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基础工作

信息化人才是推动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要素,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进一步突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要性,对当前后勤岗位人员进行专项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要多方引入复合型人才,通过良好的人才支持促进后勤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提高。

同时,医院管理层还需要认识到后勤信息化建设与医院整体管理战略的推荐有着密切关系,领导层要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协调多个部门建立起协作化工作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全面推进。将信息化建设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通过信息化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更真实完整的数据依据,从而明确其考核指标,推进考核工作精准化、可量化发展。根据后勤信息化管理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流程,保障其规范有序进行。

3.3 依托医院HIS系统做好后勤调度支持工作

在医院HIS系统基础上,后勤信息管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病区加床、手术患者接送、样本化验取送、被服管理等子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后勤部门对全员床位情况有即时了解,从而结合实际需求做出床位调配增减,从而简化了管理流程,促进了床位应用效率的增加。根据系统信息提示对手术排班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提前安排患者手术接送事宜,从而建立起手术接送衔接的規范制度。通过后勤信息化管理,即使在没有检验条码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患者病例标本进行采集运动,全程实现计算机信息跟踪,以此提高工作精准度和时效性。信息化被服管理使工作流程得到了有效精简,尤其是避免了病区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整体管理更加规范,促进后勤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3.4 依托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设施安全运行能效

后勤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起覆盖全园的监控报警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关键设备和重要岗位情况进行监督监控。能够对设备运行情况、岗位运行现状进行实时监控,建立起网络化监控系统,同时对医院电力系统、水利系统、供暖及制冷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机房、锅炉房以及电梯运行等情况纳入报警体系内,做到综合管理、即时监控、重点防范、提前预警,从而有效应用医院后勤系统管理分散、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上,提高后勤管理能效。

3.5 以患者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后勤信息化保障体系

在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将患者就餐服务作为管理重点,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行为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使其主动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建立患者一卡通服务,实现从患者订餐、洗护服务管理、超市售卖、门禁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将其融合到病员管理流程内,使患者获得更完善的医疗服务体验。

4 结语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结合医院发展实际精心谋划布局,始终围绕医院整体管理战略实施,优化其运行模式和运行质量。通过科学的建设管理对医院后勤工作进行规范,突出工作重点,促进信息系统的完善,提高系统应用能效,为医院后勤管理提供更有时效性的决策依据,通过后勤工作的优化促进医院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周到、更人性化的后勤服务。

[参考文献]

[1] 唐凯.医院后勤服务技术、招标与定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3):117.

[2] 殷艳华.医院后勤档案管理工作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78.

[3] 贾长辉,李峰.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性[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56-57.

[4] 熊文飞.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后勤基建管理优化路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6(11x):53.

[5] 虞涛,金广予.拥抱互联网+,创建医院后勤新生态[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1):68-70.

(收稿日期:2018-01-13)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
新形势下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多媒体智能呼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