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要点分析
2018-05-14周忠利庄永华杨红欣
周忠利 庄永华 杨红欣
[摘要] 目的 对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以期为保证血站采血人员的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站从事采血工作的42名人员选取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生锐器刺伤的几率期间的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护策略。结果42名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共有5名,其中1名在检测过程中直接与污染物及血液接触,2名被针头刺伤,1名操作不当,1人穿刺过程中直接与污染物及血液接触。结论 在掌握血站采血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她们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a)-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blood collection staff in the blood station and put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blood collection staff. Methods 42 cases of patients engaged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in the blood station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harp stab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awareness of blood-borne disea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exposure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blood coll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s. Results Of 42 staff, 5 cases were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s, including 1 case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pollutants and blood, 2 cases stabbed by a needle, 1 case with improper operation, 1 case directly exposure to the pollutants and blood in the puncture course. Conclusion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ensuring the safety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causes of blood collection staff in the blood station.
[Key words] Blood collection staff in the blood sta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evention
采血人员职业暴露指的是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自身被体液或血液污染的尖锐物或针头划伤,或是破损皮肤直接与体液、血液或其他污染物等直接接触[1]。一些被污染的血液或样本在某种情况下会形成气溶胶飘散于空气中,这样便有可能通过采血人员的黏膜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受到感染。尽管献血前均会对献血者进行相关的体检筛查,然而依旧无法完全避免献血人群中存在着HIV、HBV或HCV等病毒携带者[2]。因为在按压针眼、留样、采血以及处理献血反应等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被针头刺伤或被血液溅污等情况,所以,对血站采血人员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从事采血工作的42名采血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站从事采血工作的42名采血人员选取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为女性,其中20例为大专学历、22例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8歲,平均年龄为(30.02±1.32)岁;最长工作年限为30年,最短工作年限为5年,平均为(10.56±1.74)年。所有采血人员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采血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原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建议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2份,回收有效问卷42份,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42名采血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共有5名,占11.90%。其中1名在检测过程中直接与污染物及血液接触,占所有发生职业暴露总数的20.00%;2名被针头刺伤,占40.00%;1名操作不当,占20.00%;1名穿刺过程中直接与污染物及血液接触,占20.00%。
3 讨论
3.1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3.1.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证采血人员安全开展工作的前提,所以,应每天定时用紫外线对血站的流动采血空间及采血室等实施消毒,同时,选用含氯消毒剂对采血器皿等仪器进行清洗、消毒,2次/d[3]。应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消毒处理,在选用含氯消毒剂对采血仪器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切不可让皮肤直接接触消毒剂,以防受到刺激,吸入肺内或溅入眼内。
3.1.2 规范采血人员的操作行为 在采血之前,应要求采血人员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配戴好相关的个体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护服等。最好穿着吸水性强、厚薄适度且上下分体的防护服,以免衣服被污染物或血液浸透,导致皮肤组织直接与之接触[4]。同时,应定期清洗并更换防护用具,并严格根据消毒程序进行操作。在采血前,应要求采血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洗手法,用消毒剂清洗手部。在采血工作完成之后,做好手部清洁,并用消毒毛巾擦拭干净,以防发生感染扩散或交叉感染。在采血前后,采血所需使用的器具均应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处理,待清洗干净、高压消毒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如口罩、帽子等一次性防护用具被血液污染后,应立即更换,其他物品或皮肤被血液污染后,应及时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并用流水清洗干净。
3.1.3 严格执行废弃物品的处理工作 应将使用过的废弃针头集中堆放于专用的一次性锐器盒中密封保存,并由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理部门对其进行集中处理,以免采血人员的皮肤被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针头锐器划伤,发生接触性感染[5]。如果操作过程中有血迹渗漏留下,应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手部不小心沾染血迹,应及时选用消毒毛巾擦拭干净,并用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
3.1.4 接种有关免疫疫苗 每年均应要求采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梅毒、HIV抗体、丙肝、乙肝等项目的检查,同时,应要求所有采血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接种有关免疫疫苗[6]。
3.1.5 加强对采血人员的安全宣教和心理疏导 应加大对采血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可定期开展相关安全知识健康讲座,以帮助采血人员更好地认识到血源性疾病的危害、传播方式及途径等,促使其树立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规范自身操作,认真对待采血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采血护理的心理疏导,以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工作。血站采血工作内容往往比较繁重且乏味,极易导致采血人员出现焦躁等消极情绪,这样必定会影响采血工作的开展,导致采血人员无法专心工作,出现操作失误,从而发生职业暴露。因此,血站管理人员应随时关注采血人员的心理状况,如发现采血人员伴有消极情绪,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时,应多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鼓励采血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消除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3.1.6 优化有关规章制度 血站应制定一套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采血人员的安全,例如,消毒隔离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医疗废弃物销毁与管理制度以及感染监管制度等,利用制度来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降低采血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风险[7]。
3.2 职业暴露的处理
3.2.1 预防性用药 ①预防性用药:应及时开始实施预防性用药,最好在划伤后的4~24 h内开始预防性用药,如果已经超过24 h,也应进行预防性用药[8]。②免疫预防:应依据某种感染的发生频率及其危险程度来合理进行预防接种。
3.2.2 紧急处理 ①当皮肤接触到被污染的体液或血液时,应立即用流水及消毒液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并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如果被锐器或针头划伤,则应遵循由近心端至远心端的原则,立即挤压伤口旁端,尽可能多地挤出受伤位置的血液,再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切不可对伤口进行局部挤压。在清洗完伤口之后,应使用浓度为0.5%的碘伏或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并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9]。
3.2.3 追踪 依据接触血液传染病的特性定期对感染人员进行随访和检验。如采血人员直接接触了伴有梅毒病毒的血液,则应在暴露后的第1、28天以及3个月进行追踪;如采血人员直接接触了伴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则应在暴露后的第1天、3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追踪;如采血人员直接接触了伴有丙肝病毒的血液,则应在暴露后的第1、28天,3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追踪;如采血人员直接接触了伴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则应在暴露后的第1、28、56天,3个月、6个月、1年定期追踪,并检测其HIV抗体是否为阳性,认真监测并处理用药的毒性,同时,详细记录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早期症状等[10]。
综上所述,在掌握血站采血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兰艳红.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90.
[2] 李云国.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8-29.
[3] 韦海兰.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95-196.
[4] 角茶勒.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J].医药前沿,2015,5(28):372-373.
[5] 王桥红.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措施[J].医学信息,2015,23(33):362.
[6] 劉仁芳.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和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96-297.
[7] 肖乐宇,肖声宇,岐红阳,等.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1967-1969.
[8] 魏琛.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8):17-18.
[9] 何王芳.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2(13):154-155.
[10] 洪娟,李伟,杨洁.关于血站职业暴露发生与处理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764-765.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