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理纠纷和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5-14包爱红毛保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纠纷急诊科安全隐患

包爱红 毛保峰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理纠纷和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 该研究对2016年1—12月间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统计,探讨常见安全隐患,并在2017年1—12月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实施防范对策前后1年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护理纠纷相关防范对策后,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易引发较多护理纠纷事件,对此,护理人员需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纠纷;安全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06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disputes and safety hidden dangers and strateg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thods The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unted, and the common safety hidden dangers were studies,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implemente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disputes before and after one year before and after prevention strategie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disputes relat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the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s heavy, which is easy to cause many nursing disputes, therefore, the nursing staff need to actively us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nursing risks.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dispute; Safety hidden danger; Strateg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卫生知识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与其内心想法不一致,就會发生纠纷案件[1]。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接诊患者大多具有急危重症特点,出现护理纠纷几率属院内最高,容易影响治疗进程,因此,如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有效抢救患者的同时,也减少护理纠纷事件成为临床探讨的热点[2],该文主要探讨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急诊科2016年1—12月期间共接收305例患者,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21例,年龄范围17~68岁,平均(49.51±4.85)岁;2017年1—12月该院急诊科共接收313例患者,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34例,年龄范围16~69岁,平均(49.72±4.96)岁。经统计学分析,两个时间段患者的年龄、性别、例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较好,数据之间可用于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2016年1—12月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急诊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1)护士方面:①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②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③沟通缺乏技巧;④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低;⑤法律意识淡薄等。(2)患者方面: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或价值观念提高[3]。

根据以上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在2017年1—12月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护士方面:①制定急诊科相关流程制度,不定期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对个别护士制度意识不强、查对不严格的护士进行重点帮教,并将平时工作考核与绩效奖金挂钩,增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②定期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开展责任心教育和安全素质教育,并在工作业余时间组织科室护士强化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的相关学习、培训,定期考核,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纰漏与不足进行分析、讨论,增强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护士的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③改善服务态度,在工作注意自身言行举止,谨慎进行护理操作,经常提醒全科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切实从患者角度出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2)患者方面: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倾诉并了解其内心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与之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统计防护对策实施前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包括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等,另外采用院内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选项,观察总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纠纷事件

实施护理纠纷相关防范对策后,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实施护理纠纷相关防范对策后,患者对急诊科護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急诊科中,患者大多为病情危急、复杂,需予以争分夺秒抢救,从入院开始在护理工作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潜在性医疗和护理风险,若未采取及时有效护理对策,将引起重大医疗事故,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与各方面素质成为各医疗机构热衷探讨的重要项目[4-5]。

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总结2016年中出现护理纠纷事件的原因与不足之处,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实施于2017年中。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7.87%降低至1.60%,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也由91.48%提升至99.04%,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总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专科技能、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刘宴伟,刘剑英,等.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199-1200.

[2] 许丽丽.儿科门诊输液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9):1406-1407.

[3] 金梅,殷晓菁.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56-2858.

[4] 郑婷,黎德雄.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78-179.

[5] 黄玉梅.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96-97.

(收稿日期:2018-01-15)

猜你喜欢

护理纠纷急诊科安全隐患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的效果
防范护理纠纷,提升优质服务
防范护理纠纷,提升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