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保健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18-05-14李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

李晶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预防保健科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预防保健科接收的32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每组164例,比较其满意度、护理纠纷、风险事件等。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护理纠纷、风险事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保健科的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能优化治疗环境,减少治疗风险,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可推广应用范围。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强化;护理风险;护患纠纷;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b)-0039-02

预防保健科是院内的重要科室之一[1],主要负责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疫苗接种、疾病预防、卫生监管、档案管理、疾病上报等[2]。护理风险管理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演变而来,具有人性化、预防性、优质性等特点,广泛使用在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口碑。文章对该院预防保健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328例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预防保健科接收的32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每组164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67例,女性97例;年龄范围0.1~60岁,中位年龄(44.51±2.60)岁。观察组有男性52例,女性112例;年龄范围0.1~70岁,中位年龄(41.78±3.11)岁;两组均排除患有神经疾病、重大血液疾病、脏器疾病以及>70岁者。比较其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策,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接种疫苗,疫病上报,档案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

观察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流程如下:①提高职业素质。首先,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做到“以患为本” 将患者放在中心点上,一切的日常工作都是以患者为出发和归属的,一切对患者不利、对患者无益的工作不要去做,从而更好地明确工作计划,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家一般的院内氛围,使患者能够真切地感知到护理人员的用心、关怀和爱护,提供微笑服务,对患者患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负面情绪给予理解,并且要发现和疏导他们的情绪。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主要内容有加强自身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任何一名护理人员都能够胜任科室内的各项工作,从而缓解人力资源压力,保证护理效果。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提升自身心内科临床知识,在与医师进行工作对接、汇报时能够实现高效、无缝交流。准确把握患者情绪,当出现情绪变化时要及时捕捉,并有效疏导。同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患者病情、接种反应做到及时掌握,对患者病情发展和心理状态、儿童情绪有更科学和准确的认知,并将不良隐患及时上报给医生。每个月都要在组长或护士长的带领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并定期进行绩效考核。

②加强监督管理。进行岗位细分,明确护士长、组长、组员及各自职能,要以区域划分标准来对各个护理组进行要求,也可以采用跟踪护理来划分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范畴。让每名护士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科室内应设立问责制,对日常护理行、管理责任为进行规范,并整理成文字,当有问题发生时要能够做到有人可查、有责可追,促进科室内部监督机制的形成。

③做好细节护理。将预防保健科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细化,尽量做到“以患为本,医者仁心”,尽量做到“六更”:更高效、更全面、更细致、更人性、更亲和、更丰富,让患者体会到最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满意度。另外,还应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的环境,保证每日室内通风,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保证患者衣物、被褥的干净、干燥。对院内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提早做出防控计划,比如室内、走廊的尖锐物体做出明确警示,制作显眼的警示牌对可能会滑倒、碰头、跌落的地方进行警示。总结该院心内科患者院内常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提早制定有效救治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④完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建立,实施健康宣教,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与治疗方案有一个总体了解。向患者讲述成功救治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从而增加治疗依从性。学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的疑问进行积极解答,排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另外,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联系。

首先,对儿童家属,在接种疫苗时家长情绪常常被儿童左右,首先要理解儿童家属的情绪波动,其次在安抚儿童情绪时也要注意对儿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降低家属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阻力。其次,对患有慢性病的家庭治疗妇女,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到及时、有效的交流,让患者了解病情的诱导因素与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及在治療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获得家属信任,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与精神压力,努力创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比较其满意度、护患纠纷、风险事件等情况。

1.3 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使用院内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分为2个部分:①为患者匿名评分;②为护士长评分,取平均分。评价内容:护理技能(20分),反应速度(20分),问题处理(20分),风险预防(10分),设备维护(10分),岗位待命(10分),护理态度(10分),健康教育(10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用百分比(%)代表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满意度与不良事件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专业素质

对照组的专业素质为(83.12±3.49)分,观察组为(92.69±4.7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8,P<0.05)。

3 讨论

预防保健科对一个医院的发展和运营极其重要[3],但又十分容易让人忽视,预防保健科多接触妇女、儿童、慢性疾病患者,这些患者都十分脆弱,需要更加细致、优质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是对预防保健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高频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4],并且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态度、技能、知识、状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要求。与其他科室不同,预防保健科对病患的治疗和影响并非体现在明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儿童接种方面,预防保健科的护理人员就要能够有预见性对疫苗存储、疫苗质量进行审核和筛查,对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对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虽然预防保健科的护理工作在科室之内,但其影响和触手是影响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方方面面的。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医疗认知的不断提升,妇女和儿童健康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正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所以对于预防保健科的护理人员而言,不仅要能够对科室内可能出现风险事件有所预防,更要对妇幼在生活中的风险事件进行预见,提高社会对妇幼的保护力度,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策也应该不断完善、与时俱进[5]。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满意度、护理纠纷、风险事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预防保健科的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能优化治疗环境,减少治疗风险,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可推广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16,19(8):143-146.

[2] 赵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20(16):719-720.

[3] 刘淑.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22(15):403-404.

[4] 乙玉蓮,韦莉,鲍文娟.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2(19):778-779.

[5] 李坚.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32(14):438-442.

(收稿日期:2017-10-17)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
传染病重症护理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