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探索

2018-05-14朱磊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朱磊

〔摘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文化领导权的进程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在思想上注重研究宣传和组织动员的统一,在制度上注重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在方法上注重理论译介和宣传动员的通俗化。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管宣传,强化对新闻报刊工作的领导;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统一战线;在文化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中坚持斗争,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领导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4-0041-0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还有新文化。“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仅仅依靠军事战线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 〕84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实践路径

在新文化运动中,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就提出了倡导大众文化、争夺文化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毛泽东在1919年7月14日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见于文学方面,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形的文学,变为平民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始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 〔3 〕147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 〕147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迷茫之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极大的鼓舞和震撼。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满怀热情地研究十月革命,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在思想上注重研究宣传和组织动员的统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就主办过《湘江评论》并以此作为阵地进行革命舆论宣传。周恩来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指出,演讲和报纸是我们学生联合会求得社会同情的两个利器。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据统计,1919年至1920年,在全国400余种报刊中,不同程度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报刊就有200多种。其中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起了较大作用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湘江评论》、《新社会》、《少年世界》等” 〔4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也开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党的一大之后,立即着手加强对工人和广大底层农民的宣传教育,具体包括:出版通俗读物、普及阶级斗争常识,举办工人和农民补习学校、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帮助工人建立工会组织,组织工人和农民积极开展斗争。1920年初,邓中夏等人组织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到北京郊区的卢沟桥、长辛店等地的工厂农村,同工人和农民直接接触,开展讲演宣传。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次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1 〕1094

“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形象地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说:“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5 〕480。1941年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宣传鼓动工作提纲》,这个文件深刻阐述了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性质、任务、范围、内容和方法。该文件也强调了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同党的组织工作是我党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我们党的工作正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没有宣传鼓动工作也就没有组织工作,没有组织工作也就不能把宣传鼓动工作的成果变成物质力量。

(二)在制度上注重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

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了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和任务。“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6 〕6,“任何出版物,無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 〔6 〕7。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中央应有一强固的宣传部负责进行各事,并指导各地方宣传部与之发生密切且有系统的关系” 〔6 〕376,同时确定“中央宣传部下应有一个真能负责做事的编译委员会” 〔6 〕376,努力于党内党外小册子的编译工作。会议决议还指出,“《向导》是本党政策之指导机关” 〔6 〕376,“《党报》是我们现时秘密组织用以教育党员的最重要机关” 〔6 〕377。

南昌起义时,各军建立了军党委,各师建立了师党委,有的连队也建立了党支部。“党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三湾改编”之后,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革命军队的基础。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 〔7 〕96。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写道,“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作制度与健全的政治工作组织” 〔8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分析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并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以后面临的问题作了纲领性的说明,尤其强调了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文化领导权。毛泽东说:“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 〔9 〕

(三)在方法上注重理论译介和宣传动员的通俗化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就很重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1922年6月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讲道,中共中央机关设立的人民出版社已印行了下列书籍,计有:马克思全书两种(《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列宁全书五种(《列宁传》《劳农会之建设》《讨论进行计划书》《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共产党礼拜六》),共产主义丛书五种(《共产党计划》《俄国共产党党纲》《国际劳动运动中之重要时事问题》《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俄国革命纪实》)等,这12种书各印了3 000份。之后,成立了中央编译委员会,以便更加有计划地组织译介工作,“中央编译委员会应努力于党内党外小册子之编译,尤其是关于列宁主义,国际政策,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工人常识的材料之编辑” 〔6 〕377。这一时期,革命的知识分子不仅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社会科学新书,而且创办理论刊物、发表论文、撰写专著。例如瞿秋白的《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马克思主义之概念》,李达的《社会主义之基础知识》,张如心的《无产阶级的哲学》,都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通俗的解说和介绍。党中央提出,在党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时,应注意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党中央要求在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的同时,“收集整理种种材料,以便根据马克思主义编辑关于中国问题的著作——做解决民族革命及阶级斗争中种种问题的理论上根据” 〔6 〕481。

用通俗易懂而言简意赅的斗争口号,去动员、组织工人投入到罢工斗争中去,这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十分注重对工人和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重视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方法问题。毛泽东通过办夜校、补习班、识字班,说明“劳工神圣”的意义,启发工人和农民团结起来。毛泽东以诚恳的态度,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最深刻复杂的理论。毛泽东的报告、演说、讲话通俗动人、妙趣横生,同时又意味深长、矢无虚发。在同一会场里,工人、农民、士兵听了他的讲话不以为深,大学教授、学生听了不以为浅。另一位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人彭湃也善于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实现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文化领导权。彭湃把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事实编成歌谣,向农民宣传。“冬冬冬,田仔骂田公;田仔耕田耕到死,田公在厝食白米;做的颠倒饿,懒的颠倒好。是你不知想,不是命不好。农夫啊,醒来!”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农民的觉悟大为提高,革命热情高涨,他们说:“生为革命人,死作革命鬼,杀头也要干革命。” 〔10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也指出,“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 〔1 〕850,“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1 〕851。文字必须加以改革,语言必须接近民众,形式必须为群众喜闻乐见,反对“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1 〕860。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革命的大众化的文化,使之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1 〕84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探索虽然在理论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在实践上还没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但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关于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我党实现文化领导权、制定完备的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党管宣传和党对新闻报刊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创建自己的宣传渠道。第一份党报《向导》于1922年9月13日创刊,第一个通讯社《红色中华》(即新华社前身)于1931年11月7日创立,第一座人民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创设。毛泽东1929年12月在《红军宣传工作问题》、1944年3月在《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以及1958年在《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等文件、讲话、信件中,把红军的宣传工作看成“第一个重大工作”,把办报看成党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另外,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研究中央政策,纠正错误观点》《宣传约法八章,不要另提口号》《勿擅自向外表示态度》等谈话、电报、批语中,阐明了在新闻报刊工作中坚持党管宣传原则的几个要点:第一,党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的宣传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步调一致,这就是说,党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必须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人民,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第二,党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工作,服从党的决定,反对任何闹独立性的倾向;第三,党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必须经常检查自己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一旦发现错误,立即坚决纠正;第四,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人要经常抓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的工作,必须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对待宣传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决定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同时,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党的宣传阵地。党中央先后创办了《布尔塞维克》《红旗》《实话》《党的建设》等刊物,在文化战线上打出革命的红旗,宣传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回答了革命急需回答的种种问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叛变革命的种种罪恶;批判了改良主义和取消主义,批驳对敌妥协投降的倾向及对中国革命的错误认识,给广大党员和群众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加强党对新闻报刊工作的领导,掌握新闻政策,规定政治方向,宣传党的路线,使新闻宣传在政治上與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反复强调:“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和群众的联系,这就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3 〕13191931年3月,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毛泽东写道:“《时事简报》是苏维埃区域中提高群众斗争情绪、打破群众保守观念的重要武器,在新争取的区域对于推动群众斗争更有伟大的作用。” 〔7 〕2591944年3月22日,他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并且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 〔11 〕

(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一批文艺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支文化界的生力军。这个时期党的文化工作,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那样,它“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5 〕697。毛泽东1948年4月2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又提到:“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的工作犯不犯错误,其界限也在这里。” 〔3 〕1319-1320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文化领导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只有做到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反映全体人民群众的需求,把宣传党的政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的作用。

1922年9月,我们党根据斗争的需要,在上海创办了我党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该报发刊词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表明我们党的报纸一开始就代表人民说话,同人民群众有着心心相印、呼吸相通的亲密关系。这清楚地说明,我们党在建党初期,就很注重正确处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1927年10月创刊的党的理论刊物《布尔塞维克》在发刊词中提到“谁能解放中国,使中国最大多数的工农贫民自己得到政权,开辟真正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也是把中国人民的解放视为党刊党报的最高宗旨。党的六大通过的《宣传工作决议案》把工人、苦力、流氓无产阶级、士兵、职员、学徒、手工艺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学生、小学教师等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统一战线上联合的对象。上述材料充分说明党十分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职责,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当成自己的义务。毛泽东“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是对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吸收党外人士的言论是毛泽东“民众大联合”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新形式。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就经常播送国统区党外人士的文章、谈话和讲话。“《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刊物,应吸收广大党外人员发表言论,使一切反法西斯反日本帝国主义的人都有机会在我党党报上说话,并尽可能吸收党外人员参加编辑委员会,使报纸刊物办得更好” 〔12 〕。“依靠人民群众办刊办报”就必须对广大的党外人士敞开言路,使其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才智,不断修正錯误,使党的宣传渠道既成为党的喉舌,又成为人民群众的论坛。

(三)在文化的“围剿”与反“围剿”中坚持斗争,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中存在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打压和排挤。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戴季陶主义为肇端,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三民主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民党右翼分子,借各色“三民主义”排斥和反对马克思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等于未病而吃药”,是“制造毛病的办法”。另外,大肆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论调,极力宣扬国民党一党政治、一党专政,恶毒诽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为外力所支持,是封建、反动的势力,应该解散。“九一八”事件后,国民党又仿效德国、意大利等国,强化对新闻事业的控制,并利用政权力量和法律手段垄断新闻发布权和评论权,企图控制全国舆论权,制订新闻出版法令,剥夺人民言论自由,迫害进步的革命报刊。1931年10月7日,国民党政府又颁布《出版法施行细则》,对《出版法》作了更加苛刻的规定。1930年国民党查封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下文中简称左联)、普罗书社、无产阶级文艺俱乐部、上海青年反帝大同盟等组织。1931年,被国民党查禁的书刊共有288种,而以“宣传共产主义”“鼓吹阶级斗争”“共党宣传刊物”“提倡无产阶级经济学说”等原因被查禁的占一大半。1933年,国民党宣传喉舌《汗血月刊》和《汗血周刊》联合发出《征求“文化剿匪研究专号”稿文启示》,正式提出“文化剿匪”的口号。国民党政府通过这样的手段和政策,达到了对全国新闻事业的垄断目的。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这种法西斯化的新闻宣传占据了新闻出版的独断地位。

中国共产党同上述种种反动言论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新中华报》《解放》周刊、《解放日报》《共产党人》《中国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重要社论和文章,同各种牌号的伪“三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展开了系统的论战。

左联五烈土被害以后,左联党团书记冯乃超被调去协助罗绮园恢复《红旗日报》,冯雪峰继任左联党团书记,成员有夏衍、钱杏邨、阳翰笙等。他们满怀悲愤,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冯雪峰继任左联党团书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法揭露反动派的罪恶,编辑出版用鲜血写成的“纪念战死者专号”——《前哨》创刊号。该刊刊登的文章有左联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所作的《宣言》《致各国革命文学文化团体及一切进步的著作家思想家书》《短评:我们同志的死和走狗们的卑劣》,还有鲁迅的文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及五位烈士的传略和遗著。这些文章不仅沉痛地哀悼了死难战友,而且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为了批判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中的种种谬论,由毛泽东等人审阅修改的《评〈中国之命运〉》于1943年7月21日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文章驳斥了蒋介石把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称为“新式封建与变相军阀”的污蔑,驳斥了“解散共产党”“取消边区”的反动叫嚣。文章呼吁,为了民族的前途,为了青年与后代,必须坚持抗战,反对内战,反对买办的封建法西斯主义,反对新专制主义。《评〈中国之命运〉》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的《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基本态度。该文发表之后,中央宣传部便下发指示,要求“各地收到后,除在当地报纸上发表外,应即印成小册子(校对勿错),使党政军民干部一切能读者每人得一本(陕甘宁边区印一万七千本),并公开发卖。一切干部均须细读,加以讨论。一切学校定为必修之教本” 〔13 〕。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反“围剿”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理有利有节,成为打退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重要一环。这场文化领域中的斗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的國民党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都遭到惨败时所指出的:“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 〔5 〕702革命的文化、革命的文艺是人民的文化、人民的文艺,它是扼杀不了的。正如鲁迅所说,不管敌人怎样污蔑和压迫,“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却仍然滋长,因为这是属于革命的广大劳苦群众的,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 〔14 〕。这场斗争再次佐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同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的斗争和论战中获得文化领导权的。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338.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朱汉国,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5.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1921-192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7〕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99.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5.

〔10〕余信红.掀开中国文化新的一页——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文化战线的领导〔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1.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1.

〔1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7.

〔1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1943-1944)〔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79.

〔14〕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3.

责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