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及其经验启示
2018-05-14吕健
吕健
〔摘要〕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判断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强调阶级斗争逐步转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追求平衡和充分的发展,虽然其间也发生过曲折和调整,但在大的发展方向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和探讨党在社会主要矛盾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5-0034-04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多次历史性变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判断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精准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于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历程
(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厘清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摆在了全党面前。1948年9月初,刘少奇在《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合作社》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设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认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不仅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还存在着大量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这些资本主义成分,即使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也必然要与国家经济及合作社经济发生竞争……这就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社会中的基本的和主要的矛盾” 〔1 〕。时隔不久,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3 〕。由此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革命尚未取得全国胜利,经济建设尚未成为全党的主要任务,党对未来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大胆预见和构想,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建立,同时党对国内阶级关系、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在逐渐纠正和调整。“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家经济之目的” 〔4 〕115。毛泽东的论述明确地阐释了这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之间的斗争。
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启,使国内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建设领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堕落;一些不法资本家利用行贿等非法手段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由此,从1951年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这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转折点。1952年1月,毛泽东在北京市委关于“三反”斗争的指示中强调,“一定要使一切与公家发生关系而有贪污、行贿、偷税、盗窃等犯法行为的私人工商业者,坦白或检举其一切犯法行为” 〔5 〕2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天津、青岛等城市“用大力发动这一斗争,借此给资产阶级三年以来在此问题上对于我党的猖狂进攻(这种进攻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以一个坚决的反攻,给以重大的打击……将此项斗争当作一场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看待” 〔5 〕21。由此不难发现,反对资产阶级已成为这一时期各地的中心工作,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转变为消灭剥削阶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即通过“一化三改”,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制度性保障,开启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当时党中央及其领导人集中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及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分析和判断,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 〕341。这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最初表述,虽然有不完善之处,但其着眼点在于突出“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 〔7 〕396,强调“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 〔7 〕396,并使之成为全党的理论共识,即“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 〕341-342。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标志着或者说划分了全面建设时代的开始与革命时代胜利结束的历史转向” 〔8 〕。然而,1956年之后受国际国内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毛泽东开始重新思考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并逐步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仅仅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不够深入、不够巩固的,“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9 〕。1957年10月9日,在党的八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严肃地提出:“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八大的决议没有提这个问题。‘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 〔10 〕此后,在党内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或“主要搞建设”的思想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1962年9月,在黨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在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4 〕157-158。可以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和绝对化,使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最终引发了“文化大革命”,给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害。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充分肯定和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11 〕182,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在邓小平眼中,“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12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1 〕182。
在此基础上,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更加完整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13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论断,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我们党已经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的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没有变”,即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14 〕,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 〕11这一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化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8 260美元,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6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均国民收入排名由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第93位,已进入世界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1位。2013年至201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7.2%,远高于世界同期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平均每年增量为44 413亿元 〔16 〕,且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可以说,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得以化解。
另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是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决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总体上得以破解,人们的需求结构在调整,人民的需求层次在升级。经过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要求吃得更健康、更安全,穿得更漂亮、更时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的基础之上,人民在精神文化、参政议政、公平法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所作的讲话中,对“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了具体的描述,即“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7 〕。人民群众需求方面呈现的新变化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国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依据。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艰辛探索历程,经验丰富、教训深刻,为更加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借鉴和遵循。
(一)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明确前进方向与中心工作,是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我们党90余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党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正确认识和清醒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18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明确、清醒的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们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
新时代“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审视我国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一方面,要增强“不变”的战略定力,“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 〔19 〕,要对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深刻体察,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不脱离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动态地把握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新阶段、新特征、新变化,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三)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立足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主体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历史性成就,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新部署,充分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5〕1。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新的社会矛盾的挑战,我们党要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价值目标,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法治完善、公平正义、安全和谐、生态环境美丽的社会发展环境。这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60.
〔2〕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4-145.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9.
〔4〕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 一九七六):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8〕王先明.“以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形成与歧变——中共“八大”与新中国建设的全面展开〔J〕.广东社会科学,2015(1):111-119.
〔9〕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 一九七六):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93.
〔10〕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 一九七六):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685.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13〕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6〕统计局:2016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8260美元 世界排名第93位〔EB/OL〕.(2017-10-1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7-10/10/c_129717943.htm.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1.
〔18〕毛澤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6-327.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1.
责任编辑 冯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