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及其新时代体现
2018-05-14孙宇康国瑞
孙宇 康国瑞
〔摘要〕 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观,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其在新时代体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A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5-0008-03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70年来,《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科学理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一部永远值得我们认真研读的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述了人民是社会主体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主体思想作出了符合时代特色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1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力量。
一、《共产党宣言》中人民的内涵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人民的内涵和人民主体思想。确切地说,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人民的内涵随着其所处社会的不同而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中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 〕31。他们指出,与过去各个历史时代社会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社会地位呈现出多层次相比,资产阶级时代社会划分成两大基本的敌对阵营,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萌芽于中世纪的城关市民,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殖民主义的扩张,商业、航海业、工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资产阶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2 〕33他们还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 〕36。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当资产阶级继续维护而不是“炸毁”这种所有制关系的时候,它已经失去先进性。
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随着机器的推广、分工的细化及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队伍越来越壮大。以前中间等级的下层,如小手工业者、农民和小商人等,由于在与资本家和现代工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里;工业的进步,使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加入无产阶级队伍中;流氓无产阶级在一些地方也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中,他们是旧社会下层中的腐化部分,具有反动性。以上这些阶级,具有反动性或者保守性,但鉴于他们转入无产阶级,向革命性发展,也被纳入人民的范畴。
综上所述,《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包括无产阶级、中间等级的下层、部分统治阶级、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及流氓无产阶级等,其中,无产阶级是人民的中坚力量,也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明确了人民的构成,并且立足于唯物史观,深刻阐述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主体,这集中地体现了人民主体的思想。
(一)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资产阶级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中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2 〕36-37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被占社会少数的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爆发经济危机,这足以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2 〕37,变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大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使无产者对资产者的斗争由地方性斗争汇合成全国性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汇合成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才能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才能解放生产力。和以往所有阶级的运动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 〕42。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指的就是人民。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二)人民是价值的主体
任何价值都源于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生产劳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本。在生产劳动中,人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是体力和智力的转化,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体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有巨大的价值意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导致人的价值丧失。“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 〕38。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异己的力量压迫着,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受到摧残。工人的劳动不是出于自愿的,而是被强制的非自愿的。“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2 〕43。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劳动的异化就是价值的异化,是价值主体的异化。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资产阶级把自己看作价值主体,他们无视人民群众的价值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劳动的异化进行揭露和批判,得出以下结论:人民才是价值的主体,理应享有自己的创造物。
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其未来发展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呢?“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53。这里的自由发展,关注的是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自由”针对的是人的生存状况,既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便是自由发展,它是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不受任何阻碍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不存在于那种以牺牲大多数人价值而保障极少数人权力的社会制度里。那么它究竟存在于哪里?答案存在于“联合体”中:“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资本主义时代对物的依赖关系,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人人平等,互为条件,人实现了彻底的自由和解放。
三、《共产党宣言》中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体现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党纲,它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即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 〕2。
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在我们党97年的奋斗历程中,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都是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各部分的灵魂,特别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求全党必须贯彻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要求我们在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价值等方面都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1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发展的重心也要随之变化。我们的发展更多地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4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5 〕698。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民。《共产党宣言》阐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我们之所以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5 〕697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尺。
发展的根本价值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之源。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一切发展成果归资本家享有,工人却一无所有。《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两个不可避免”的思想,表明无产阶级要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一个最鲜明的体现是人人平等参与社会劳动并公平享有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秉承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体中国人民参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只让少数人受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一方面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一条主线。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主体思想,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对于在新时代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吴向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N〕.光明日报,2018-01-
15(1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