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探讨
2018-05-14刘强李庆芬庞红
刘强 李庆芬 庞红
摘要:创客空间是图书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与服务平台,是图书馆进行创新与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选择。创客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构建创客空间,从工具设备的配置、场地的选择、人员的构成等方面做好创客空间服务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创客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8.0042
近年来,创客运动席卷全球,我国公共图书馆紧跟世界潮流,依托自身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与空间优势先行一步,相继把构建创客空间作为图书馆升级和转型的重要策略,在全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目前,创客空间的价值引起高校图书馆的重视,许多图书馆纷纷推出“创客空间”计划。当创客空间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嵌入高校图书馆时,我们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构建创客空间是否与本馆规划和发展相契合;创客空间是一种以“动”为主的制作活动空间,会对图书馆恬静、雅致的阅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其应用于图书馆之中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去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功能。为此,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本质与功用
1.1本质:支持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空间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区别于多样、松散、灵活、创客成员构成复杂,侧重于以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为目标的社会创客空间,更强调活动体验、更重视合作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创客空间配置有多种新兴的工具,常常被营造成一个开放、活泼、和谐、又具趣味性的物理空间,然而这只是创客空间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一个融合了科学、技術、工具、创意等资源,为支持学生“基于创造的学习”[1]服务的场所。图书馆创客空间不同于传统大学课堂教学与专业试验室,没有教学要求和创造规则,不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创客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资源选择有其自主权。通常是边做边学,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这种学习更容易生成新的、可行的创意项目。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一个承载着尊重学生的创造冲动和选择,支持不同专业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提出各自的创意设想并愿意与他人合作,蕴含着育人目标和任务,承担着知识的传递、传播与创新等方面职责的创客空间。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应围绕大学生学习课程、技能学习、科技创新实践等任务就工具设备和资源的提供、创客项目的设计、复合型馆员的配备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1.2功用: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高校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在创客教育内容上有所不同,后者偏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过程,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与发展创造能力。而对高校而言,更加注重让学生切身参与研究与创造产品的过程,把学生创造的具有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创业项目在公共场所路演、推介并销售,接受真实市场来验证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为准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更早进入真实的市场环境,从学校顺利过渡到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途径。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陈庆珠教授在第79届国际图联大会上提出“图书馆是进行创意项目的创新工场,促进创业能力和经济发展的智慧之源”[2]。进入图书馆创客空间,学生可以使用高端设备,亲自动手实践,感受创业情境,萌发创业思维,增强创业信心。与此同时,学生在创客空间并不是为了利用某一种工具或几种工具,而是根据他们想象中的产品设计和创造项目的需求收集与之相关联的资源,并利用适合的工具设备实现创作,这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创客运动激发了草根大众创造的欲望,纷纷投入到创造活动中,使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大大加快。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降低了设计、制造、检测成本,教师允许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试验、制作以及销售过程。由此,学生通过创造过程“真题真做”的锻炼培养,丰富了自己的学识、认知、思路、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创业意识与就业能力。
2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设计要素和构建原则
2.1设计要素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创客空间时应与教学任务、学生需求、学校的兴趣团体现状进行设计,笔者认为设计要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教学需求分析——可以支持哪些学科教学研究在创客空间完成?哪些课程可以移植于创客空间讲授?尤其是要了解机械、工程学、技术、设计、计算机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需求。
二是学生需求分析——学生是否关注创客运动?关注程度如何?对哪种工具设备感兴趣?希望参加什么样的创造活动?是否愿意作为志愿者参与创客空间管理?
三是创造工具的选择——何种工具是最适合的?是选取诸如台式电锯、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大型复杂设备?还是选取噪音小、安全、轻便的3D打印机、数字媒体制作软件、扫描仪、电子产品等先进工具设备?
四是空间人员的配备——图书馆馆员是否有能力指导创客活动?是否建立一支专职创客管理团队?是否吸纳专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创客提供支持?是否招聘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五是空间选择与建设——创客空间是改造原馆舍还是在馆外新建?在馆内选择哪个区域比较合适?如何进行很好地分隔,使之相对独立?光线如何?设备运转的嘈杂声音是否影响读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 是否有很好的通风系统?创客空间是否有稳定的来源保障其建设? 建设经费如何筹集?
2.2构建原则
2.2.1自由开放原则
构建自由开放的创客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设备和资源是开放共享的。图书馆创客空间不同于学院实验室,属于某一专业的专有空间,只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学生进入创客空间不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创客空间对有志于创造、创新、创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创客空间的活动,特别是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低年级学生也有公平使用空间设备和资源的机会,满足他们学习和创造新知识的愿望。二是创造过程是开放的。参与创造过程的学生不存在主动或被动的排斥,不论学科和专业都可以对同一主题提出自我创意或者参与交流、研究,共同完成创造。创造也不仅仅是在空间内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除了可以与空间内的创客群体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外,还可以通过虚拟创客空间平台寻求实体空间以外身处异地的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与答疑,甚至可以同分布在世界各地创客空间中的创客互动交流解决所遇到问题,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
2.2.2灵活多变原则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与教室空间在定位上有所不同,也不同于“互联网+创客空间”,在规划设计上有其自己的特殊性,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巧妙规划和布局功能区域的平衡,既要认识到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相互沟通、经验分享、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又要考虑为学生个体设计一个风格各异的、能够更好地激发灵感的创新空间,使不同喜好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意组合空间,自由、自在地独立学习、钻研。在此思路下,优质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有一个自由、活泼的休闲区域,提供舒适的座椅、休闲性书刊,也可配备电脑、文具、寫字板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过于紧张、思维混乱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后再继续思考,在轻松愉悦中展开想象或联想;(2)有一个“人际化的共享空间”,学生创客可以聚会、跨学科合作进行创造、综合各自的特长将创意变为现实;(3)配置数字制作、手工制作、技术设计与开发等工具与材料,支持不同专业学生的常规课程学习,支持他们主动创造、独立或协同创造产品;(4)为创新成果提供展示空间,比如利用展示柜、宣传屏或公共服务平台等展示学生作品,为他人新创意的产生、创新过程提供启示。
3推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思考
3.1选择合适的服务资源支持创客活动
图书馆历来提供的是一种安静、温馨的环境,不允许有噪音的出现,因此,图书馆创客空间无法支持轰鸣声较大、质量较重的工具与机器设备。图书馆在选择工具及其配套资源时,对有安全隐患、噪音大、操作复杂的工具尽量不购置,而噪音小、安全、轻便是图书馆创客空间工具设备引入或采购的基本原则。(1)应当根据本馆的基础条件、科研教学需求、学生感兴趣的工具、空间可支持合作的创客项目以及专项资金投入考虑,调研和评估哪些工具设备可列入创客空间采购清单。(2)在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采购所需工具与设备并放置于规划好的空间,出于安全考虑,应把相同用途的工具摆放在一处,工具设备标识牌必须挂在明显处,保证学生很容易地找到。同时,还要制定规章制度、设备操作指南、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3)随着创客项目的不断进展,创客空间的持续、健康发展,工具设备也应紧跟技术潮流不断更新、补充。另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取得合作,共享技术、设备。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在设备工具、资金以及空间规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技术指导方面,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拥有知识渊博的专职教师、还有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图书馆创客空间应与工程训练中心合作,全面、充分地调动其设备、技术、人力资源,提高工具设备的利用效率。
3.2打造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创客空间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3]。在我国,黑晶科技(VR/AR创客实验室)是全国第一间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与 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相融合,设置展览区、学习区、制作区,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提供最先进的与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的实验情境创造、设计各种模型,并利用 3D 打印机、激光切割、小型机床等设备进行制作和输出。学生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进行设备操作,感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性。利用新型教学媒体可从技术层面很好地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问题,图书馆在创客空间建设中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创客空间,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践和体验,为实体创客空间服务增色。如学生在教室、在宿舍都可以进行设备操作演练;即使在户外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意获取所需资源;进入虚拟场景中学生可以随意地在创客空间参观漫游,近距离地接触各种工具设备,大胆的进行操作演练,不用担心误操作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带来的危险。这种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的“沉浸式创造”能够让学生顺利获取新知识,产生新的构思,使创客项目实践更富创新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3.3将创客教育融入到“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之中
3.3.1通过创客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创客教育
图书馆实施创客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参与创客活动,因而,图书馆创客空间除了提供资源和设备支持外,还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创客盛会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所带来的另一番情趣与创意,实施隐性创客教育。例如,创客空间定期举办学生创客创意产品展示会、创客大赛,由学生创客展示鲜活而精彩的创客项目最具说服力,并具有感染性和可学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贴近现实的创客活动、享受空间提供的先进工具设备和服务,增强了对创造过程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主动参与创造的兴趣;通过参加创意产品展示,体会到创意无处不在,创意和生活是共存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不便,这时创意便体现出其影响生活的那一面。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想法,创意也许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益处。同时也体会到创新与创造不只有科学家才能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投入到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变身为创客,释放创新智慧能量,燃烧创意与创造的激情。
3.3.2依托创客项目开展创客教育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创新活动受众面大,不像学校传统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活动仅局限在一些具体的比赛中,只有少数学生参加,难以普及。为此,图书馆在创客空间所承载的项目中,应根据学生行为参与度的不同提供丰富的类型与层次,尽可能支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对创客空间进行深入应用,尤其关注动手实践水平较低的学生参与度,以达到图书馆创客教育的目标。在创客活动中,无论你是否有应用技能基础,是否有创客背景,是想利用高端技术设备和资源创造吸引眼球的创客项目,还是借助一些新兴的、小成本工具创造低于利用先进技术、工艺创造出的产品,都可以根据自己内心隐藏的想法设计,并投入到有兴趣的创造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转变成创新性产品。依托创客项目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方式是图书馆创客教育采取的另一种途径,能弥补当前我国教育中大学生存在的理论丰富、实践不足的劣势,培养将创意与技术完善融合的人才[4]。
3.3.3举办小型的创客教育课程实施创客教育
虽然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不如学校专门开设的创客教育课程那样强调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以建立一个教学区、讨论区,开设一些小型、主题式、实践性创客教育课程用于对学生进行创客教育,可提供二种教学方式:(1)围绕创造工具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与训练课程。主要讲授常用创造工具设备的运行原理、操作程序、危险防护与注意事项等,每位参与创客活动的学生必须参加工具设备使用的相应课时的学习、操作训练。(2)提供特定创造工具训练类创客课程,训练学生如何使用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设备。在传授方式上,采取现场演练、指导、研讨等形式,训练课程结束后再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成绩达标即可在没有创客馆员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设备。
4结语
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既是图书馆转型和升级的战略举措,也顺应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技素养的要求,但是图书馆创客活动大部分还处于对科技应用的松散实践阶段,并不能取代学校的系统化教学[5],而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或者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探索平台。创客空间从知识交流、分享创意、合作创新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促进创造性学习,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勇于创新和动手实践,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较好的发挥。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创客空间,弥补传统教育在实践方面的缺陷,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研究、创造的物理场所。
参考文献
[1]陈鹏.创客学习:一种创造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学习范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6):26-38.
[2]彭飞.“未来图书馆:无限可能性”——参加国际图联(IFLA)79届年会纪要[EB/OL].(20130906)[201707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5480e0101hfjf.html.
[3]葛建霞,王永波.基于VR技术的人体科学馆虚拟场景模型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4):438-441.
[4]赵杰,曹美琴.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构建探讨[J]. 图书馆研究,2016,(1):11-15.
[5]高云峰.創客与STEAM教育结合的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6,38(1):74-77.
作者简介:刘强(1978-),男,硕士,济南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李庆芬(1969-),女,济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庞红(1967-),女,济南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收稿日期:20170809责任编辑:张静茹)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ker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Liu QiangLi QingfenPang Hong
Abstract:The maker space is a complete new organization form and service platform. it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librarys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he maker space contribut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t also provides broad spac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actively construct maker space and provide satisfying service in the aspects of equipment allocation, site selection and staff composi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ies; Maker Space; Maker Education第31卷第3期2018年5月Hebei Librar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1,No.3May,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