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8-05-14周勇房亚男李国平

山东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体育产业

周勇 房亚男 李国平

摘 要:基于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在样本期内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体育产业;第三产业;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动态关联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7)06-0021-04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from 2006 to 2015,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betwee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as adopted by means of cointegration test,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nd short-term dynamic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 term,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between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re is a one-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y;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short-term dynamic association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广的经济辐射面和较强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将坚持改革引领、坚持市场主导、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协调发展,以实现体育产业五大发展目标: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环境进一步優化。“十三五”规划将体育产业到2026年发展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机对接。从加强国际体育交流、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娱乐需求等角度看,体育产业的主体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应该加大体育产业研究和开发力度。因此,本文采用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1 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体育产业是新时期体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7万亿元,增加值为5 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从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 238.2亿元和2 755.5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5.7%和50.2%;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9大类)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 713.6亿元和2 703.6亿元,占比分别为33.4%和49.2%。

中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并不合理,相比美国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70%的占比,当前中国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较低,未来提升体育服务业占比将是我国体育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是体育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产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政策激励是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体育产业政策决策科学化也开始逐渐纳入规制设计之内。从体育产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目标持续更替态势,是以党和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制定的,政策工具单调且缺乏部门联动,政策的连续性和波动性并存。在产业环境逐渐走向稳定的今天,体育产业政策面临的是更加碎片化的市场时代,这就要求产业政策作为市场杠杆的运用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才能够让体育产业政策为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服务。

1.2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升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6 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 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 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 56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从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2.4%,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虽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但其发展速度仍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中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不足。二是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效益偏低。三是市场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GDP使用结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因此,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要更加注重政策的支持与引导;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确定第三产业的行业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要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坚持产业转换序列多元化模式;重视科技的力量,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促进第三产业的开放和外向发展,从而不断加快第三产业现代化进程,突破第三产业当前发展瓶颈,迎合产业转型的发展需要,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 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

在产业环境逐渐走向稳定的今天,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经济的支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大幅度提升,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体育产业是关联度大的上游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下游旅游业、广告业、通信业、服务业等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体育产业的成熟和壮大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研究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散点图可以用来检查两个数值变量之间可能的关系。为了直观地考察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本文用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亿元),绘制了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散点图(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有着一个清晰的递增(正相关)关系,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

2 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2.1 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基础数据是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亿元),考虑到剔除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后的第三产业更能准确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均已减去金融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其中,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2006-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为了获得平稳的时间序列,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化,这样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使其趋势线性化,还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体育产业增加值进行自然对数转变,分别记为LnX和LnY。

2.2 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实践序列分析时,传统上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必须必平稳的,否则将会产生虚假回归。因此,为了防止虚假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对两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法检验LnX、LnY的平稳性,借助软件Eviews8.0完成相关计量运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两组变量的原始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为平稳序列。

2.3 协整检验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从上述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LnX)与第三产业增加值(LnY)均为平稳序列,构成了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本文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LnX和LnY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我们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LeastSquare)估计长期静态回归方程Yt=β0+β1Xt+μt,然后用ADF统计量检验残差估计值的平稳性。如果残差存在平稳,则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反之,则不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对LnX和LnY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协整方程如下:

LnY=0.8009LnX+5.6346(1)

t值:(26.5734)(24.0280)

P值:(0.0000)(0.0000)

R2=0.9888 F=706.1496

由協整方程(1)的估计结果可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较高,都在95%以上,这意味着超过95%的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可以由体育产业解释。回归方程中F统计值也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同时,方程中长属性和体育产业增加值的t统计量都较大,所对应的P值都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其次,设回归模型的残差为e,根据EG两步法原理检验残差的平稳性。对残差e进行ADF检验,以判断残差是否平稳,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残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残差e属于平稳序列,说明LnX与LnY的长期协整关系成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两个变量的数量关系。协整方程(1)中体育产业增加前的系数表示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增加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009%。

2.4 误差修正模型

单纯的协整方程只是对变量之间长期关系的一种刻画,但是无法描述变量短期之间的调整过程,事实上,正是由于短期的调整,经济变量之间才会存在长期的均衡。Granger指出经济变量相互不应该偏离太远,至少在长期内应该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这样的变量之间在短期内或者因为季节因素有所偏离的话,那么经济力量,如市场机制或者政府干预,将使它们暂时的偏离变小。这种市场机制或者政府的干预其本质就在于对失衡部分做出纠正。Granger将其进一步总结为Granger表示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具有误差修正模型(ECM)的表达方式。通过构建ECM模型可以分析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和长期调整的特征。

依据动态计量经济学相关定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变量间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某种表达形式。误差修正模型不但能反映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能呈现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因此,我们将残差e作为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刻画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及调节机制,最终得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其中,e(-1)表示协整方程(2)中滞后1期的残差。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较高,F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误差修正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特征。误差修正项e前的系数为-0.0347,小于0,符合负向反馈修正机制,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短期来看,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关于体育产业增加值的短期弹性为0.8171,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正向效应。所以,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2.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散点图可知,这两个时间序列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性。从上述协整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看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动态关联性,但并不能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单向或双项因果关系,即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究竟是体育产业增加值引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结果,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引起体育产业增加值变动的结果,还是两者互为因果。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由检验结果(表3)可知,当滞后1期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LnY不是LnX的Granger原因”,接受“LnX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但是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并不一定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即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单向因果关系。

3 结论

3.1 从长期来看,在样本期内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由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可知,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为平稳序列,两者之间长期协整关系成立。即从长期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增加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009%。

3.2 从短期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偏离均衡状态时,误差修正项将使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短期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收敛,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关于体育产业增加值的短期弹性为0.8171,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正向效应。

3.3 中国体育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但是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并不一定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即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单向因果关系。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未成熟,在体育产业的总产值中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占主要部分,体育服务业占比较低。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相信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并逐渐跃升到支柱产业之列。

参考文献:

[1]易剑东,郑志强,詹新寰,等. 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总览与观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452-4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EB/OL].[2016-07-13].http://www.sport.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6-02-29]. http://www.stats.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EB/OL]. [2016-12-27]. http://www.stats.gov.cn/.

[5]莱文,克雷比尔. 商务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6]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8]马殷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164-166.

[9]童紀新,朱园.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水利经济,2015(4):24-28.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体育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试论体育产业贸易前景及趋势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3%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