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2018-05-14陆春庚
摘 要:重教轻学、重记轻做、重管轻导、重考轻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中遇到了视野狭窄、主体单一、内容片面、技术落后等障碍。在“基于人”“为了人”的理念下,通过四有工程和八字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体系;通过固本工程与连心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体系;通过铸魂工程与生态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诊改
作者简介:陆春庚,男,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8-0050-05
近年来,在职业学校广泛推进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因为它瞄准的是教学质量,因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将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内涵发展的办学追求落到了实处,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可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构建起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建构起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首先要自我诊断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理论的视阈下,突破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困局,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在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持续提升。
一、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其实也就是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但实际的课堂掌控者还是教师。将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管理”在促进学生学上;将学生的学的行为“管理”在学会与乐学上。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职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讲得多、管得多,学生仍是记得多、玩得多,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的效率低下。
(一)重教轻学
课堂教学中对教关注太多,对学的研究明显不够。评价一节课质量时,教师教得怎样洋洋洒洒;学生学得如何,只言片语。于是,教和学脱节。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低效。尤其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为学生差,能多讲就多讲。教师的“教”一条腿在走路,歪歪扭扭、磕磕碰碰。其实,在课堂中,师生是学习共生体。[1]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导学)和学生的学(探究)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在对话、互动中,达到“师生协调、教学共振”的理想质态。
(二)重记轻做
职业学校姓“职”,“职”也是一种生活,教育本身也是生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来源于生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遗憾的是,目前很多职校生的学习还是“记中学”,看中的多是“是什么”的知识。就算是讨论、尝试、辨析或动手操作,还只是知识的简单复制。学生不是掌握了方法本身,只是记住了方法的结论。[2]一旦情境发生变化,学生还是不能有效应对。正是这种重记轻做的现象,使得学生记住的只是死知识,记忆会大量遗忘,学生身心疲惫,越来越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重管轻导
由于受机械论范式的影响,职业学校的老师总是把学生当产品,把教室当车间,并且津津乐道,自以为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课堂成了冰冷的加工厂,学生活泼泼的生命被扼杀。于是像机器一样控制课堂,像动物一样训练学生。教师用纪律和惩罚消除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极力剔除各种“事件”,学生只要听讲、照做就行。[3]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调皮一些,教师更是盯着学生的错误、缺点不放,采用管束、压制、训斥的方法,使课堂“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4]
(四)重考轻评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需要第三方或自身的考核与评价。大多职业学校还是“一考”了事,简单、便捷。习惯以分数论成败,符合固有的认知习惯。尽管考试是“最不坏”的制度和方式,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针对性、多样性与开放性。学生的作业、作品、实习实训表现、创业创新大赛、技能训练与比赛等都可以代替“考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单一、片面的理解,只重考试,轻视过程性、综合性的评价,势必会使课堂再次走到“满堂灌”的老路上。课堂上学生只会听、听了记、记了忘、忘了考不出,考不出更对学习没有信心。
二、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困局
全面质量管理从系统和全局出发进行质量管理,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工,以及多种管理方法的融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阈下,对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没有全方位考虑,视野狭窄;缺少全员性的参与,主体单一;轻视全过程,只重结果性的考试;方法单一,缺少数据的支持与支撑。
(一)视野狭窄:没有跳出课堂
人们习惯就课堂谈课堂,在课堂本身中寻找破局之路。其实,课堂是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它的良性、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学校这个中观的生态系统输入信息和能量。学校的校风、学风、办学理念等精神文化,设备设施、自然景观等物质文化,奖惩规定、教学规范等制度文化无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不跳出课堂,重新审视学校的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是个美丽的传说。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是个全局的概念,不是课堂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把课堂放在学校或区域这个大系统里,进一步厘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引导,构建一个整体的保证体系。
(二)主体单一:没有全员参与
无论是质量的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还是评价体系的建立都不是一个人或部分人的事,需要全体教师的参與并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以往的质量标准是专家或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主要表现为文件的规定,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诊改背景下的质量标准是学校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这样质量的提升就有了方向和基础,有了动力和保证。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也如此。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最有发言权,最知道欠缺什么和需要什么。如果抛开大多数教师,那只能建立起脆弱的保证体系。只要有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将随之崩塌。
(三)内容片面:没有过程考量
从哪些方面入手或完善什么条件才能建立课堂质量保证体系,这需要持续加以深入的思考。现行的做法往往都是制定严格的教学规范、加强考试管理。使广大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课堂上拼命讲、拼命练。重考试结果,轻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沦为考试分数的奴隶。保证体系成了扼杀教师创新创造性、扼杀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帮凶。这种体系由于内容单一、相对闭塞,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缺乏和其它生态因子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岌岌可危。
(四)技术落后:没有数据分析
建设数据平台、运用数据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也是大數据时代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5]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需要借助信息平台发布有关数据,为教师发现问题、自我改进提供数字支撑。有数据走遍天下,无数据寸步难行。以前常常是嘴上说说,谁在管理谁是老大,常常自说自话。就算有了数据平台,也是各行其是、互不兼容、上下不通。这种技术下的保证体系缺乏科学性,粗放经营、没有说服力,也没有生命力。
三、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六大工程
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省教育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意见》提出了要在学校自我诊断与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笔者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认为体系的构建要高举“人”的大旗,紧紧围绕并促进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生态主体(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基于人”和“为了人”。在“四有工程”和“八字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体系;在固本工程与连心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体系;在铸魂工程与生态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体系。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质量是关于人的质量,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的“互主体”,理应“教学相长”“师生共生”。对教师而言,要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四有”好教师。对学生来说,要积极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八字真经”新要求。
1.实施“四有工程”,提升教的效果。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1)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四有”工程的实施必不可少。教师素质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定难保证。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经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教师补钙、壮骨,确保广大教师的先进性与纯洁性。(2)要引导教师积极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同时积极关心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让教师有尊严、有职业荣誉感。(3)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修、反思实践,提升教师的“学养”,用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引导学生,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4)实施爱生工程,让教师学会用学生能接受的一种方式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保持教书育人的动力。“四有”教师,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目标。“四有”教师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实施“八字工程”,激发学的动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合职校生。职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也就表现为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提升了道德修养,是否坚持知行合一、明辨是非,是否学会做人做事。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改变了人们对质量标准的传统看法。会学、学会、乐学是核心素养的“元素养”,学生一旦缺乏这个素养,其它素养的培养就会遇到阻力。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学力”的培养。学生的“学力”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方法等。学生“学力”的提升就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二)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四有标准”“八字真经”,立足广大教师、全程实施监控。其中,学习共同体建设是核心,全员管理是关键。在提升教师自我改进意识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
1.实施固本工程,加强团队建设。人是课堂生产力中最积极的、最活跃的因素。质量的提升要依靠人,且质量本身也是指人发展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同时,教和学和谐统一,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1)加强“精神聚合体”建设。课堂上师生有效对话,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有“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有自由开放的课堂价值、有“因势利导”“顺学而教”的课堂境界。(2)要推进“智慧创生体”建设。课堂上激活师生主体性能量,师生之间的能量流动自然、顺畅。认知冲突加剧、智慧不断涌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缝链接,高度默契。(3)要开展“民主联合体”建设。课堂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课堂会有新能量、新知识、新意义、新冲突的产生,民主管理更能使教师和知识的权力下放、下移和扩散,使学生成为知识主动建构者。[1]师生乃课堂之本,师生的教学共生体一旦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就得以保证。(4)加快“督导助力体”建设。教师除了自我管理、自我改进外,学校要成立课堂教学督导专家团队,助力教师的反思与改进。
2.实施连心工程,促进全程管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曾说:“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要把所有人的“心”连起来,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全程对课堂进行管理。连心工程的实施应做到四点:(1)把课堂上的教师和为课堂服务的教师连起来。课堂不能脱离学校而单独存在,课堂教学也不能只有教材,没有其它的资源等。只有教师之间、课程之间形成合力,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把课前、课中、课后连起来。强调课前师生的准备、课中师生的互动、课后师生拓展与互评。(3)把教师和学生连起来。教学要用教和学两条腿走路,教要基于学,学要吸收教。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师生心灵的碰撞。(4)把课堂的各个环节连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引进、合作探究学习的推进、自主建构的促进、实践反思的跟进,使激学、探学、悟学、用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共生元”。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质量究竟如何,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学诊断与改进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坚持“内外结合、多元并举、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展示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评价的主要手段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利用生态思维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评价。
1.实施铸魂工程,立足品质培养。高尔基断言:“不找到灵魂,是不会找到正确的行为的。”职业学校要实施铸魂工程,立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灵魂的回归。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指的是学生身上固有的美德和力量,主要包括: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职校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感恩、诚实、乐观、自信、团队精神、自知、坚毅、开放、智慧等。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中,要将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构成评价内容的总体框架。不能就一节课来评价所谓的好坏或有效无效,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评价课堂的应有价值。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立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铸魂工程就是要摆脱功利心、树立平常心,教师边教边等,学生边学边评。在自我评价中,不断纠错改进。
2.实施生态工程,进行整体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整体,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课堂,这就是生态思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保证的生态工程,就是指学校、教师、学生或第三方用生态思维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職业学校的课堂多是一个孤立、封闭、机械运转的实体,学生鲜活的生活难以进入课堂。课堂教学评价时习惯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分解或残忍的肢解,课堂教学成为机械的操作。教师和学生都在确定性知识的禁锢下、纪律的压制下,追求步调一致。课堂的评价单一、庸俗和低效。生态工程的实施,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师生的性灵。教师和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评、互评、他评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既评教师,也评学生。叶澜教授曾呼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评价中要更多关注课堂活力的评价。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师生的互动性、资源的生成性要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
“要识庐山真面目,唯有生在此山中。”只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适时跳出课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创建的实践,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走向教学共生体的师生关系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3-18.
[2] 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10-17.
[3] 陆春庚.职业学校生态课堂的整体变革[J].职教论坛,2017(18):74-78.
[4] 陈玉华.学生立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出发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9-22.
[5] 周俊.多维运作全面提升江苏职校教学质量[J].江苏教育,2017(1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