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分析及其平衡重构

2018-05-14王东阁,赵宝柱,李座

职教通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市民化农民工

王东阁,赵宝柱,李座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成为当务之急。现有的城乡二元格局形成了左右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农民工市民化可分为从农民工到新市民和从新市民到市民化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受城市经济吸引力农民工从农村迁往城市;第二个阶段因城市的部分排斥力,而使农民工生活困难。张力的弹性使农民工融入城市大体稳定。而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外界作用力的牵引来保持平衡。为此,政府应注意重构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平衡。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张力分析;平衡重构

作者简介:王东阁,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赵宝柱,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李座,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5-0024-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 173个增加到20 113个,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6.1%。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的生力军,农民工是融入城市的重点人群,同时,也是市民化的主体。但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并不乐观,仅有36.5%的人表示“已经”或“基本”融入[1],说明农民工市民化的任务还很重。农民工市民化是多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引入“张力”这一概念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张力”本是物理学名词,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多种作用力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实质是一种控制事物稳定在一定范围的平衡力,具有一定弹性。这一特点与城市和农村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相似,所以农民工市民化张力表现为城市和农村对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意愿和选择施加的作用力,即共同形成和城乡内部各自拥有的对农民工群体能否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并在变化中保持平衡。张力的存在保证了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留居城定意愿强烈的背景下,城乡间的社会变迁不出现剧烈的变化或动荡;市民化在多种力的作用下大致平衡,过程大体保持稳定。同时,也不拒绝变化,减少了社会运行和管理成本。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及源头

农民工市民化狭义上是指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和权利(市民权) 的过程。广义上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使农民工完成全面的城市市民转化,包括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2]农民工市民化实质包涵了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农民工——新市民——市民化。第一个阶段以农民工获得城市户口在城市定居为目的,其张力有助于保持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惯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形变抵消一部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不利因素,有助于农村转移人口流入城市这一过程维持自身的形态,保持清晰的边界,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第二个阶段以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融入城市为目的。由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国家需要施加外部作用力打破原有的张力平衡,通过改变张力形态形成一种新的平衡,以达到市民化目的。

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主要是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水平落差、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差异形成的。正是由于城市与农村的“鸿沟”形成的差异,才导致农村人口流向更发达的城市,形成在城市定居生活的意愿,逐渐产生城乡之间的张力。这种城乡差异主要由城乡二元制度和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两个因素所致。

(一)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城乡二元制度就是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包括了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这些偏向性、分割性的制度,是我国建立初期,根据当时工业化目标、人口实际情况制定的,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优先保障城镇居民利益;集全国农村的力量,为城市的工业和现代化服务,将农村的剩余价值输送到城市。[3]这导致农村目前在经济收入、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劣势。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力提倡城乡统筹发展,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性特征仍没有根本改变,其造成的城乡历史性差距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消弭的。正是存在城乡差距,并且 “人往高处走”,所以农村的劳动力流向城市,在城市寻求更好的收入、生活和职业发展,形成了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工留城定居需要经济支撑,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农民工就业方向单一,工资收入较低,影响着融入城市的实现。对农民工来说,虽然城市工资收入高于在农村务农收入,但是在城市“体面”就业和生活依然有着一定难度。2015年,在城市就业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比重达到外出务工人员的31.1%,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达到21.1%;服务、修理业比重为10.6%。①从行业分布可以看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稳定性不高、更换频繁、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行业工资收入来看,也低于全国行业职工平均水平。2015年,按行业统计全国平均工资是62 029元,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为55 324元,建筑业为48 886元,服务、修理业为44 802元。正是城市比农村收入高的吸引力和进城务工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一矛盾,共同形成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性张力分析

(一)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化阶段

在此阶段,张力主要形成于最基本、最原始的要求——生存。城市對于农民工吸引力表现在经济方面,但城市高房价、高消费的排斥力又从客观上阻碍了该群体的留城;农村对于农民工的吸引力表现在生活压力较轻,而落后的经济收入又把他们推离农村,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把农民工市民化第一个阶段的变化和及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总体趋势向前。2000年到2015年,我国农村人口从80 739万人减少到60 346万人,流动人口数量从1.02亿增加到2.47亿,其中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68亿人②,整体呈现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平稳趋势。

1.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与排斥。城市高水平的收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直接吸引力。城市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农村,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 19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421.7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的2.7倍。从收入增长速度上看,城市居民年收入从2009年到2015年增长了19 860元,农村居民年收入从2009年到2015年只增长了6 268元。②可见,不论从现有的收入状况还是未来的收入预期,城市对农民工都有这足够的吸引力。

高房价、高消费和社会距离对农民工在城市定居起到一定的排斥作用。近年来,过高的房价和消费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2015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 072元,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支出约为1 782元,超过农民工月收入的一半,农民工除去日常消费支出,想在城市购买住房,剩下的收入远远不够。截至2015年,外出的农民工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28.7%,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11.1%,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4.8%,与他人合租的占18.1%,独立租赁居住的占18.9%,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比例只有1.3%。①

2.农村对农民工的吸引与排斥。乡土观念和国家的“三农”扶持政策使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中国传统的乡土观念是农村对农民工的天然吸引力。广东、福建、江浙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是农民工务工集聚区,而农民工流出地最多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必然面临着语言文化等问题。因为语音交流上的困难,既会对参加就业招聘、工作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造成负面影响,又对参与市民同事的娱乐活动和与市民朋友交往成为形成阻碍,再加上对家乡父母的挂念,有一部分农民工选择返回家乡生活工作。张丽艳、陈余婷在基于广东三市的调查中发现,有65.4%的农民工缺乏市民化意愿,有返回家乡的想法。

低收入和低发展前景使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工永久性迁移的首要因素(马九杰,2003)。2015年,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较为稳定的工资收入只有4 600元/年,其余则是经营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而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最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经济收入。

(二)新市民的市民化阶段

此阶段的重点是完全的城市融入问题,其关系到农民工能否有尊严地生活,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阶段,在市民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张力受城市教育、医疗、职业发展、老市民的排斥与接纳程度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农村的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虽然也保持平衡,但需要国家加以引导,使张力方向更趋向于城市,为农民工市民化服务。

1.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与排斥。城市的医疗设施水平与教育资源较农村来说拥有绝对的优势。2015年,城镇拥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共27 587所,拥有执业医师、药师、注册护士共

8 007 537人,而农村拥有的仅仅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总量上看虽多,但是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1 031 525人,平均到数量众多的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以及面对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较为紧缺。201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数,城市为8.27张,农村仅为3.71张。②目前,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都集中在城市,而基础教育水平农村也落后于城市,不论从学校数量、师资水平、升学率等各个方面,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绝大多数农民工考虑留在城市的原因。

因大多数农民工在留城定居和城市融入过程中有被歧视或者差别对待的体验,所以与城市居民有着距离感,此为城市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排斥力。卢国显在《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调查显示,有50%的农民工“从没有”与市民共同开展娱乐活动;56%的市民认为他们没有农民工朋友;78%的农民工不信任市民。[4]这种社会距离所导致的尊严丧失感,不被尊重感,使得一部分农民“逃离”城市,这可是城市排斥的体现。

2.农村对农民工的吸引与排斥。国家连续数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的惠农措施,可以说,近年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从2007年到2015年翻了一番。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每年出台利农惠农政策,从财政支持、创业扶持、国家补助等多个方面来补贴鼓励农村居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农村为一些农民工提供了新的出路和舞台,致使其返乡生活结业。

农村与城市的空间距离导致农民工务工地与生活地不一致,形成“候鸟式”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农民工群体生活的低质化,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农民工基于生活成本和工作便利的考虑,不愿意返回家乡居住。同时,农民工在城市闯荡或生活过之后,对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更愿意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

三、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张力趋向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据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测算,到时仍然有2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得不到就业和居住所在地户口。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更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一)国家引导市民化趋势

受到城乡二元现状影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尚未实现,所以,中央和各省政府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不断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在城市“留下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住房保障、医疗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便利;河北省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的通知》,把凡在本地城鎮务工并已经办理居住证,且符合其基本准入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范围;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购房扩大住房消费的意见》,从财政资金投入、发挥公积金作用、保障子女入学等九个方面提出措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辽宁省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使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失业保险待遇。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更好的保障已是大趋势。

(二)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选择。从近年来关于农民工留城意愿的调查研究来看,该群体留城定居的意愿不断提升。吴兴陆、冯宪(2003)对浙江省农民工流动愿意调查结果显示,有较强定居城市的意愿比例为36.8%;国家统计局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有55.14%的农民工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和定居;韩俊(2011)研究显示农民工定居城镇意愿强烈,八成人数表示即便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镇;韩玉梅(2012)统计了16~31岁和32岁以上的农民工留城意愿,研究显示分别有63.3%和59.5%的受访者表示想留在城市。但是据国家卫计委2016调查显示,2014年,流动人口子女在现居住地出生的比例仅为56.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需要把农民工群体留在城市使之成为城市新居民,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这就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就是从一种张力的平衡到另一种张力平衡的过程。期间政府既需要施以强力,又要注意多措并举,防止单一举措会受到相反力的抵销或由于用力过猛造成张力的失效,产生不良后果或新的负面影响。新的张力平衡应是强化城市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消除城市对农民工的抵触因素,使农民工市民化有序推进。

四、农民工市民化张力平衡的重构

目前,城乡双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张力的平衡已不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求,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仍处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基于此,现有的张力应当应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通过减少城市的排斥力,为农民工市民化铺平道路。

(一)改革住房制度,保障农民工安居

将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纳入城市规范和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应尽快改革现有保障性住房制度,扩大住房补助和补偿的范围,出台专门针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公共廉租房制度,对凡在本地城镇务工并已经办理居住证,且符合其基本准入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均应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范围。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鼓励用工企业和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状况,适当减少个人缴纳比例,企业和政府补贴一部分资金,让享受此政策的农民工购买中小户型住房。[5]根据农民工务工年限的增加,由雇主提供临时性住房或者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针对有明确留城意愿的农民工,建议政府可以收购其宅基地,或复垦还田或公开招标出售为建设用地,而后将所得资金用于农民工在城市所换商品房补贴。

(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

通过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可以显著提升其技术技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增强竞争力,为融入城市打下经济基础。政府应承担农民工培训的主要责任与经费,成立专门负责农民工培训的机构,确定主管部门,专人专职负责,统筹农民工培训。力争改变现在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职责不明,相互观望,信息碎片化的现状,使农民工的培训系统化、专业化。建立用工单位和职业院校互通机制,信息共享,用工单位可以委托职业院校按工作所需技能性质进行培训,可以随时了解培训期间被培训人的学习状况,督促企业及企业员工开展培训。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培训的作用,重点围绕企业工作岗位需要开展内部培训,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培训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培训形式可以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培训内容除以“专业技术类”为主外,还要扩展到文化、生活、社会交往等更广的范围。

(三)优化社区建设,改善农民工融入环境

城市社区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平台,社区不仅可以使农民工顺利完成角色和身份同步转化,还可以增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相互了解和融合。[6]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举办社区文体活动,拉近农民工与老市民的心理距离;经常性、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市民与农民工的“对话”交流活动,比如,各类家庭教育讲座、生意交流会等,激发农民工参与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改变农民工文化交往的闭塞性,促进青年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并接受市民文化;社区法制援助中心可通过开展有关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讲座,为农民工在工作中涉及的权益问题提供正规的法律解决途径,既为农民工提供实际帮助,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基层社区还可以在农民工没有能力对学龄子女进行课下辅导的情况下,经监护人同意开展农民工子女的照看、课外辅导工作。通过包容的社区环境建设,使农民工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并逐步融入社区生活,进而了解城市文化,增强他们对城市文明和市民文化的认知、适应和融入。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在经济、就业、社会方面的张力平衡重构,抑制城市对于农民工融入的排斥力,使农民工的融入城市意愿更容易实现,一定程度上加速城乡二元矛盾的化解,使农民工市民化的张力平衡更加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 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与行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9.

[2] 韩玉梅.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3] 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北京: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4-76.

[5] 赵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中住房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政法论从,2016(1):139-144.

[6] 沈蓓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路径研究 [J].学术论坛,2012(6):75-76.

An Analysis of the Tension of Peas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and its Balance Reconstruction

WANG Dong-ge1,ZHAO Bao-zhu2,Li Zuo3

(1.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2.Grammar Institut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3. Education Institut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easant workers' citizenship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existing dual urban-rural pattern has created a tension between the peasant workers and the urban residents.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from migrant workers to new citizens and from new citizens to citizenization. The first stage was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attraction of urban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areas to cities; the second stage caused difficulties for migrant workers because of the city's partial repulsive forces. The elasticity of tension enables migrant worker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ities generally stably. In the face of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peasant workers' citizenship needs external forces to keep a balance. Thu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constructing the tension in the peasant workers' citizenship.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analysis of the tension; balance reconstruction

[責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市民化农民工
工会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山东农民进城落户不得强制退“三权”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