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导向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2018-05-14梁耀启
梁耀启
【摘要】 村庄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继承传统、注重特色等原则,在对村庄发展条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按照需求而不是按标准进行规划,利用村庄优势资源,灵活运用产业引导、空间设计、公共政策等规划方法,系统化解决问题,从而引导村庄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产业导向的村庄规划编制。
【关键词】产业导向;村庄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村庄规划概述
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民空间,又称村落。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将村庄的概念表述为:村庄是村民居住和从事生产的聚居点。
村庄规划是指合理规划村庄产业、用地布局、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的空间落位,以实现村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城乡规划法》中指出:村庄规划应明确规划區的规划范围、合理布局各项用地,提出建设要求;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制定防灾规划。按照不同层次划分,村庄规划主要包括村域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部分。村域规划是从宏观层面依据乡镇域总体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对其所辖土地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农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确定村庄类型、规模、发展方向和定位。而村庄建设规划是侧重解决单个村庄建设用地的内部空间问题。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村庄内部用地布局规划;合理分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和位置;制定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和村庄风貌控制的要求与策略。
2、产业发展与建设规划并重的规划技术路线
村庄规划中,产业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产业规划决定村庄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建设规划决定了村庄的空间形态。在规划实践中,规划者应把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发展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打造有别于城市的人文和生态景观。
为此,在规划时借鉴其他地区的村庄规划,参照国家及地方标准、技术规范,综合考虑村庄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村庄规划的工作特点和内容:践行田野调查,对村庄整体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村庄发展的优势;走访村民,做民意调查,分析现状产业的瓶颈;根据村民意愿及市场需求,确定村庄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进行特色产业规划;根据村民最迫切的脱贫要求,落实产业规划实施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实现农民增收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前提下,进行村庄人居环境改善。
3、基于产业导向的村庄规划编制分析
石坑村只有单一的农业,以水稻、蔬菜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种植为主,产值较低。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和劳务输出。201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远低于广州平均水平。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造成对村庄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村庄道路系统尚未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公共服务设施不够齐全,公共卫生环境亟待改善。
3.1 以传统方式生产农产品为村庄的主导产业规划
石坑村最大的优势是无污染的种植环境,耕作、加工仍然保持着古朴的方式,在市场上独具特色。继续保持有机、生态方式种植蔬菜、果树,为消费者生产高品质、无污染、安全的农产品。
3.2 以社会扶贫与村庄产业运营相结合的帮扶行动计划
为破解农民产业资本短缺问题,编制组改进了CSA(社区支持农业)运营模式,设计更为高效的NPO(非盈利组织)扶持农业模式,并将扶贫机制与之结合,将消费者生活成本转换为农户的产业资本,对接农户与消费者;帮助全体农户加入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全体农户参与利润分红;制定合作社章程,具备约束机制,村集体和社员农户需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在NPO组织的协调下,让具有消费有机绿色产品能力和乐于参加扶贫活动的企业认领石坑村有机绿色农产品,提前支付消费款,合作社向认领企业供应安全的农产品,从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3 围绕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优化村庄土地利用
规划整合各功能区用地,原村庄建设用地进一步向中部整合,以小张社、郁联社、灌村等3个自然村为基础,通过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形成村域中心建设区域,集中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特色产业按照分区发展、集中布局的原则,在村内土地现状使用基础上,发展传统农业,结合现状林地,发展优势种植业,选择独立地段发展集中养殖,避免对村民生活造成干扰,远景通过挖掘北联、潘屋、东仔等自然与人文风光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发展特色休闲旅游。
3.4 营造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美丽田园风光
为展现石坑村秀美的山村环境特征,整体上采用路水相依、村随山势、山水人家等方式,将山水环境引入生活,体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为休闲农业、户外旅游提供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3.5 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规划近期可采用分散式排水方式;粪便污水应经化粪池等进行卫生处理或制作有机肥料,出水达到标准后引至村庄水系下游的低质水体或直接利用;养殖基地污水宜单独收集处理。整理电线杆及杂物,拆除村民自行架设的各种线路,预留宽带、有线及广播电讯通道,并与公共设施一起配套,为石坑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村内根据服务半径和游客分布设置2处公厕,13处垃圾收集点,沿主要道路每隔150米设1个垃圾箱,并加强管理,保持环境整洁,方便游客赏玩。
总之,村庄建设项目落实情况的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数值计算运用指标偏差范围、完成率和符合度来衡量。公众参与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统计,其中满意度评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管理情况调查采用定性方法评估其实际情况与规划描述是否相符。全文针对各项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以求得最合理的评价结果。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异铿.“三化一体”的村庄规划编制助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6:8.
[2]叶红.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罗异铿.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