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山:青海湖畔的一株云杉
2018-05-14
6月,青海湖畔的马兰花盛放,犹如一片紫色海洋。一排排云杉抽枝长叶,似是这片海上的“灯塔”,它们把根扎入沙土,迎风而立。
这些“灯塔”是张登山的“作品”,他已记不清种了多少棵乌柳、沙棘和云杉。不远处,张登山穿着“老三样”——蓝色牛仔裤、遮阳帽、沙地鞋,蹲在一处“半黄半绿”的草场,这是他要攻打的下一个“山头”。他连根拔起一撮草,“长势不错,毛根系很发达,这一片以后就是草原了”。
“36年来,他一寸一寸‘让黄变绿‘让小绿变大绿,是我们治沙人的榜样。”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萍说。
“班级之星”去了没人愿去的地方
张登山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人,成长在农民家庭。少年时,植物是他最好的“玩伴”,他对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割草喂猪时,我对各种饲草都很好奇,喜欢探究它们的不同。”于是,一颗种子在这个少年心中发芽:这辈子要与植物、土地打交道。
回忆“治沙”这一选择,张登山腼腆地笑了。“农村长大的孩子没见过沙漠,还真想出去闯一闯,看看沙漠长啥样。”
高考时,他报考了当时全国唯一设有沙漠治理专业的学校——内蒙古林学院。随后,他顺利入读沙漠治理专业。在校期间,张登山担任班长,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学校的“运动健将”。
可临近毕业,这位“班级之星”却作出了令所有人都诧异的决定——去青海治沙。当时,作为班内唯一的正式党员,品学兼优的张登山本可选择去一线城市。
“青海是发配‘劳改犯的地方,你去那干嘛?”一位同学曾这样问张登山。彼时,苦于人才少、治沙任务重,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等沙化地区每年都要去内蒙古林学院招收治沙人才。但愿来青海的,少之又少。
张登山可不这么想。“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都有人报名,唯独青海没人愿意去,那里同样需要防沙治沙人才。既然學了治沙,就要去最苦的地方。”
地图上找不到的沙珠玉
1959年,青海省在共和盆地沙珠玉乡建立了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从此拉开这里人工固沙、沙障固沙、沙地造林工作的序幕。1983年,张登山被当时报到的单位——青海省农林厅分配到这里从事防沙治沙工作。
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宿舍是站里盖的小平房,风沙肆虐起来,整个房间被吹得呼呼作响。寒意常年浸透整个房间,冬天早起时室内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
然而,比这些更为恶劣的,是沙珠玉的沙化情况。到了沙珠玉,张登山才明白这里为何被称为“风库”。每年10月下旬过后,狂沙席卷而来,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路,离宿舍不远的水井坊常被整个淹进沙中、不知所踪。来到沙珠玉的第二年春天,张登山带着当地村民开始了治沙造林工作,每年3~5月间是他们最忙碌的日子。
一株苗、百株苗、万株苗……8年间,在张登山及其同事的带领下,试验站工作人员及村民在沙珠玉沙漠化治理试验区栽下了5000余亩固沙植物。
如今的沙珠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高原荒漠绿洲”,满眼绿意取代黄沙漫天。“这片固沙林是当年张教授那批人栽下的,这些绿植让沙珠玉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沙化现象明显缓解。”现任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德福说。
“习惯了,这都不算啥”
1990年,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划归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管辖。张登山也随之离开了沙珠玉,回到西宁。
为了能找到适宜的固沙植物、摸清沙地特征,1985年起,张登山和同事们调研了东北、华北及西北沙区,足迹遍布十余个省。“全国沙区他走了个遍,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老师的脚印。”张登山的学生田丽慧说。
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张登山和团队共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固沙植物二十余种,如青海云杉、沙地柏等。张登山说,他们在青海湖东沙区种植云杉46万多平方米,2009年至今建成上万亩的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使青海湖东部流沙全部固定,一片片“沙地云杉小森林”挺立在湖边。
“绿水青山”有了,它能变成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吗?
这事难不倒张登山。2017年,张登山和团队在青海湖东部沙区栽植了菊芋、大黄、板蓝根等药材作物并试种成功。这意味着,青海湖东部沙区的土壤不仅适宜生长乔、灌、苗木,还能种出上等中药材。最近,青海一家生产特种糖的企业计划与张登山合作,准备长期收购张登山在青海湖畔种植的菊芋,以此作为生产菊粉的原料,这些产品未来将销往海外。
青海湖边的“孩子们”
受水位下降、地质环境及西北风的影响,上百万年前青海湖东面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加之受到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影响,青海湖周边形成了高达143米的高大沙山。随着青海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青海湖生态逐步成为共识。
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正式实施。张登山作为项目主持人之一,主要负责该项目的试验区建设、固沙造林等一系列工作。张登山回忆,刚到青海湖时,湖附近的公路常被流沙埋压,同样深受其害的还有离公路不远的青藏铁路,每年当地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铲沙。
张登山团队种植了沙棘、乌柳、红柳等低成本树苗,仅用1年就使流动沙丘实现了快速固定。同时,张登山及团队还因地制宜,发明了“流动沙丘设置小麦沙障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起到固沙作用,提高植被成活率。2014年,该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
十年来,张登山团队在青海湖畔通过种植乔、灌、苗木等植物控制流动沙区一万多亩。昔日的黄沙地上,如今郁郁丛生着上千株苗木。张登山带笔者走进一片云杉树林,他轻拍着树干,“树木就像我的孩子,看着它们茁壮成长,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