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2018-05-12张珊蔡广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分析子宫肌瘤

张珊 蔡广彦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分析其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所在。方法 76例子宫肌瘤患者,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 各38例。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开腹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22.58±36.44)ml、能够下床活动时间(11.54±5.10)h、排气时间(14.81±3.07)h、住院时间(3.4±1.4)d、疼痛评分(3.82±1.21)分均明显优于开腹组的(168.19±49.21)ml、(25.86±4.08)h、(30.22±4.71)h、(6.6±2.6)d、(5.27±1.33)分, 手术时间(73.17±22.64)min显著长于开腹组的(50.11±10.7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 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6.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 虽然手术时间较长, 但患者住院所用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能够下床活动所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 疼痛程度较轻。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39

本文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析其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 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 各38例。腹腔镜组年龄34~46岁, 平均年龄(39.87±4.76)岁。开腹组年龄34~47岁, 平均年龄(39.42±4.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76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均接受相同的检查和处理措施。

1. 2. 1 开腹组 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后, 在其下腹部行一条纵切口, 按照病灶位置、大小及数量等选择于患者子宫肌壁之上做大小适应、走向明确的切口, 通常情况下, 沿病灶长轴方向做长度为病灶2/3切口, 将病灶完全剥除后, 在不穿透宫腔的情况下, 采用可吸收线(1-0)逐层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 待瘤腔闭合后, 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对患者盆腔进行冲洗, 待观察无出血情况后, 实施关腹措施[1]。

1. 2. 2 腹腔镜组 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 让其保持头低臀高位, 在患者保持倾斜15~25°的情况下, 在患者脐部做穿刺处理, 形成气腹, 将压力控制在10~13 mm Hg(1 mm Hg=0.133 kPa), 再在左右两侧的麦氏点分别行一条切口, 左侧切口长度为10 mm, 右侧切口长度为5 mm, 将套管置入其中, 以此来探查病灶所在位置。采用单级电钩将患者子宫浆膜层、肌层、病灶表面划开, 控制切口长度小于病灶的直径, 而后采用齿抓钳将病灶核夹持着向外侧牵拉和旋转, 再沿着病灶假包膜, 用单级电钩向下分离病灶直至到达病灶基底部, 然后实施双极电凝离断、止血处理。针对体积较大的病灶, 须先用取瘤器将病灶粉碎后再取出;针对体积较小的病灶, 可直接从左下腹部切口将病灶取出。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内进行冲洗, 采用可吸收线(2-0)对切口进行缝合, 闭合瘤腔。针对瘤腔较深的患者, 可采用逐层缝合的方式进行缝合[2]。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22.58±36.44)ml、能够下床活动时间(11.54±5.10)h、排气时间(14.81±3.07)h、住院时间(3.4±1.4)d、疼痛评分(3.82±1.21)分均明显优于开腹组的(168.19±49.21)ml、(25.86±4.08)h、(30.22±4.71)h、(6.6±2.6)d、(5.27±1.33)分, 手术时间(73.17±22.64)min显著长于开腹组的(50.11±10.7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16、13.5158、16.8962、6.6801、4.9712、5.6757, 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中, 无一例切口感染, 发生切口瘢痕3例(7.89%), 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开腹组患者中, 切口感染2例(5.26%), 切口瘢痕12例(31.58%), 并发症发生率为36.84%。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85, P<0.05)。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的技术难度较高, 手术所用时间较长, 但是其他方面优势较为显著, 因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所以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低[3-5]。同时, 腹腔镜手术不影响患者盆腔内环境, 或造成的影响较小, 减少感染率, 不影响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从整体来看, 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能够尽快康复出院[6, 7]。据有关研究实践表示, 对于体积较小的肌瘤, 由于腹腔镜手术中, 医师难以触摸子宫体, 极易出现病灶遗漏的情况, 导致多年后疾病复发。并且腹腔镜手术对缝合及止血工序要求较高, 手术所用时间更长, 导致术中风险明显升高。因此, 须综合考虑病灶情况, 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8-10]。本次研究结果中,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 术中出血量、能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能够控制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其能够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 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及术中出血量,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瑞敏, 侯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重庆医学, 2014(7):852-853.

[2] 唐湘玉. 腹腔鏡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医学信息, 2014(25):607.

[3] 刘晓莉, 王兰香.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中国疗养医学, 2016, 25(10):1064-1066.

[4] 唐雪莲.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今日健康, 2016, 15(10):32-33.

[5] 董学彩.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36-37.

[6] 吴兴花, 倪银芳.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6):88-89.

[7] 韩桂玲.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7):132-133.

[8] 梁月珍, 杜珍, 陈志美.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2):209-211.

[9] 李哲田.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临床研究, 2016, 24(2):97-98.

[10] 汪春燕, 范凌晔, 秦明丽, 等.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2):1029.

[收稿日期:2017-12-04]

猜你喜欢

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分析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
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