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
——以江苏卷为例

2018-05-12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葛学军

学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试题人文情感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葛学军

情感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与环境关系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情感教育恰恰相反的便是“唯理智教育”,其常常不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彰显他们的天性,只是一味的重复记忆训练,只为求得高分,不考虑学生的内在感受,以至于学生有厌学情绪。而完整的教学模式则是认知和情感和谐互补。

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加强情感教育来改变学生厌学的情况。情感对人的行为有促进或后退的效果。教师必须充分将自己情绪的情感调动起来,增添丰富的知识信息,使学生乐观主动,充满激情,全力以赴,提高学习效率。

高考在试题指导思想上,以学科素养或人文素养作为试题考查的最终目标。其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生能够以更宽广更开阔的视野去分析材料。同时采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去考察学生的水平,在评分标准上,采用新型的采意评分法鼓励学生创造思维和独立思考,保证了新课程高考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检测的可能。下面则以江苏地理高考卷为例进行论述。

一、从地方特色、人文景观中发掘人本精神

下图为《 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问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都城东京当年繁荣景象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试题言简意赅,但图片中的信息资源很丰富,考生答题也会水到渠成。可以想象,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除了感官上的愉悦,更有心灵的洗礼。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开阔了文化视野,陶冶了艺术情操。

2.从时政新闻、家国情怀中体验人本精神。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图7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

“一带一路 ”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构想,以这样的时事热点作为命题的载体,不只是为了考查时事本身,而是通过巧妙设问,采用更加隐性的方式考查学生地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预设的宏大背景下,让考生身临教学和考生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凸显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

3.从公众生活、民生百相中感悟人本精神。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图11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

图11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m行

B.经营手T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国际慢城”时尚 、新潮,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试题接“地气”有“人脉”,亲和度高,同时也传递出以下信息:试题命制应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试题设计进退有序、收放自如,既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希望类似的试题成为高考的“新常态”。

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学,感兴趣去学,对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孙龙飞.新课程历史高考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012).

[2]宋艳芳.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潜能[J].学生潜能及其开发,2008(07).

[3]宋燕.浅谈情感教育[D]中国论文网.

猜你喜欢

试题人文情感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