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8-05-11胡昌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消风曲池风团

胡昌河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达州 635000)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发病后皮肤、黏膜、血管发生炎症性充血及组织水肿[1],表现为患者躯干、面部或四肢出现红色斑块和风团[2],如果病程超过六周则为慢性荨麻疹[3]。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主要有饮食和药物,鱼、虾、蟹、调味品等食物均可引发慢性荨麻疹[4],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可能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发[5]。笔者用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男46例,女42例,年龄15~54岁,平均(32.23±3.83)岁。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各44例。标准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32.23±2.82)岁;病程5周~5年,平均(2.45±1.26)年。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16~54岁,平均(34.45±2.55)岁;病程5周~6年,平均(2.57±1.6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皮肤病学》皮肤中突然出现风团块,数小时以后可以自行消退;皮肤存在瘙痒感且伴随着灼烧感,症状具有反复性,病程大于等于2个月。

纳入标准:有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鲜红或为苍白色,风团可能在数小时内消除,但会有新的风团出现。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风团持续反复发生,病程大于等于6周。

排除标准:①酗酒、行动不便、表达不清;②拒绝配合治疗;③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脑血栓、中风等突发性疾病;④近期接受抗抑郁治疗;⑤患有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⑥近期内接受激素治疗;⑦有严重肝脏、肾脏疾病;⑧神经功能障碍;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咪哇斯汀(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1294)治疗,饭后口服,每次10mg,日1次。

标准组给予养血消风汤治疗。川芎6~10g,熟地黄6~10g,白芍6~10g,苍术9~15g,荆芥6~10g,防风9~15g,生黄芪15~30g,当归9~15g,白蒺藜6~10g,白鲜皮6~10g,徐长卿15~30g,炙何首乌9~15g,龙骨15~30g,牡蛎15~30g。遇热加重则增加黄芩6~10g,栀子6~10g,见风或见冷则加炙麻黄3~6g,桂枝6~10g。水煎取汁200mL,日1剂,分2次服。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取穴双侧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神门加膈俞、脾俞,遇热加重者加大椎,针用泻法,针后拔罐;见风或见冷则加肺俞,针用泻法。每次留针10min,中途捻转1次。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记录风团和瘙痒情况。通过四级评分法对风团症状进行评估,风团在20个以下,则为1分;若风团在50个以下,20个以上,则为2分;若风团在50个以上则为3分;0分表示无风团。

采用直观模拟法对瘙痒症状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瘙痒症状;1分表示有轻度瘙痒症状但是无烦躁情绪;2分表示有重度瘙痒症状,但尚可忍受,且瘙痒症状尚未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睡眠等;3分表示瘙痒症状严重,对正常的生活和睡眠等产生影响。

4 疗效标准

治愈:红斑消失,无瘙痒感、无风团。显效:有轻度红斑、有瘙痒感但并不烦躁,风团数量为1~5个,风团直径小于0.5cm。有效:有中度红斑,瘙痒感可以忍受,风团数量为6~10个,风团直径0.5~2cm。无效:有重度红斑,瘙痒感严重无法忍受,风团数量大于10个且直径大于2cm。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风团评分 瘙痒评分标准组 44 1.02±0.35 0.93±0.06对照组 44 1.95±0.27 1.89±0.97 t 13.96 6.55 P 0.01 0.01

6 讨 论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病因为风邪入侵,治疗以疏风、祛风、止痒为主,针对不同症状再辅助清热、散寒、活血、健脾养胃等治疗[6]。感染慢性荨麻疹的患者一般体质虚弱,同时外感风寒或风热,长期患病累及其他器官,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损。因此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要同时调节脏腑功能、补气血、祛风止痒[7]。

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养血消风汤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具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白芍、熟地黄可补气养血,荆芥、防风、白鲜皮、白蒺藜有止痒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蒺藜可抑制人体免疫反应,有抗过敏、镇静的作用;牡蛎可疏风止痒;甘草调和解毒。药理研究显示甘草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诸药合用,有扶正固本、疏风消疹的功效。

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为荨麻疹针灸常用的“荨四穴”。其中曲池有疏风活络、补气养血、清热除湿的功效。血海可祛风退热、调和气血。足三里可调理脏腑、止痛理气、消胀化积,还可和胃安眠、强身健体。三阴交可补脾养胃、助消化、利水除湿、调和气血。四穴合用,共奏祛风止痒、通经活络、补气养血、止痒除湿的功效。

综上所述,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伟,曾翠,屈明善.养血消风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组胺和IL-2IL-4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7):86-87.

[2] 张保恒,刘艳,刘卿卿.自拟养血消风汤辅治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5,21(11):19-22.

[3] MITCHELL,SARAH,BALP,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with inadequate response to licensed first-line treat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54(9):1088-1104.

[4] 王庆华,吕朝霞,张务伟.中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32(8):1720-1721.

[5] 蔡娲,张欣,纪军.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评定方法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1):62-65.

[6] YEUNG,HOWA,SWERLICK,et al. Evidence on pseudoallergen-free diet for chronic urticari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2015,72(6):E181-E181.

[7] 张晓燕.针灸疗法为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5,21(17):101-103.

猜你喜欢

消风曲池风团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小穴位 大健康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