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
2018-05-11贺昌春
贺昌春
(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四川 华蓥 638600)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外伤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跌以及严重挤压致伤等[1]。该病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出血性休克、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相关研究资料报告,骨盆骨折的致死率高达10%[2],因此在患者确诊后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治意义重大。临床上治疗骨盆骨折的关键是对各种对患者生命安全有影响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本兮研究中对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进行探讨,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2010年1月—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5∶35,年龄分布在(29~62)岁。平均(47.28±3.09)岁,其中包括交通事故引发的22例、高处坠落引发的15例、钝器砸伤的17例,其余原因26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7∶33,年龄分布在(28~64)岁,平均(48.22±3.7)岁,其中有交通事故引发的24例、高处坠落引发的16例、钝器砸伤引发的19例、其余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接收患者后使用X线对其进行病情检测,确认病灶并对患者进行骨折分型,之后对其实行固定手术。在手术过程后处理其并发症,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针对出血过多患者及时止血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血;针对尿道破裂患者实行尿道会师术;对于血气胸患者则进行引流治疗;对于病情及其严重患者将其送至重症病房。
1.2.2 实验组 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通知专业的急诊外科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随车赶往现场,到达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相关症状进行初步评估,对病情作出大致判断,其主要目的是确诊患者是否为骨盆骨折。进行病情诊断时可结合事故现场、患者尿道处是否有血液或者血性尿液流出、患者骨盆形状是否正常等。判断完之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对其造成二次创伤。在救护车开往医院的路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干预,其中包括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通道等,并且在途中医护人员与医院急诊科人员进行联系,对患者的基本病情进行交接,医院方便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患者入院后立即送至手术室接受治疗,通过影像检测确定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麻醉后立即实行骨盆外固定,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处理其并发症,并发症救治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临床资料为评定标准;
(2)骨折复位情况:骨折位移低于1mm的为有效,2~3mm为较有效,3mm以上为无效;
(3)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自制调查表判定其生活质量,满分60分,分值越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和%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时间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疼痛感实验组(n=50) 治疗前 41.57±2.19 39.27±2.15 37.76±2.12 55.23±2.15治疗后 54.11±3.04 53.12±3.10 55.64±1.98 20.23±3.08对照组(n=50) 治疗前 40.59±3.77 40.07±2.79 37.57±2.05 55.65±1.98治疗后 49.24±3.31 48.46±2.44 48.19±2.17 27.11±3.57
3.讨论
骨盆骨折因其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成为临床救治上的一大难题,该病为较为严重的突发性外科疾病,无发病预兆,随着交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骨盆骨折患者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并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道破裂,不进行干预会引发严重后果[3]。
骨盆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4],但是在常规治疗中,患者的并发症是在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再次治疗,这样会对患者造成2次损伤,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情况严重会加重病情。基于损伤控制原则,实验组患者在救治时,主要特点为加强院前救治,同时将并发症的救治转移到手术过程中,即在患者手术前对其相关并发症进行病情判断,随后在手术过程中一并治疗并发症,避免了2次损伤[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有效的院前急诊为院内救治节省了大量时间,在院前急诊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的简单处理,对于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控制作用,并且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处理降低了2次损伤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恢复;并且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和术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说明了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有效性。
在对骨盆骨折患者实行外科手术时,应对其血流指标进行监测,在确保患者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临床上最佳的救治时间为7天内,最长不可超过14天,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微创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患者术后至少应卧床休息30d,之后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下床活动,并由医生对其进行康复指导,从而巩固治疗效果[7-8]。
综上所述,在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中,应以损伤控制为基本治疗原则,对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院前及院中救治,缩短治疗时间,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及时的控制与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直接有效的治疗,减少骨盆骨折的致死率。
【参考文献】
[1]刘智.骨盆骨折救治的策略及展望[J].中国骨伤 ,2015,28(5):389-391.
[2]周东生,崔昊旻.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策略[J].中华创伤杂志 ,2015,31(9):808-809.
[3]吴秀军.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应用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5(a01):608-608.
[4]芦志英.老年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4):396-397.
[5]韦功滨,高劲谋,胡平,等.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5):265-268.
[6]董谢平.严重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 ,2015(1):94-96.
[7]Zou H, Wang Z,Department O S.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amage Control in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7.
[8]Luo J,Zuo J W,Tang X H,et al.Clinical effect of damagecontrol orthoped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J].China Modern Medicine,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