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用心陪伴
2018-05-10王越洋
王越洋
摘要: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也在慢慢摸索让学生自主、快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渐渐的,我发现了表扬的力量。表扬可以让学生形成内部动机,从而长时间有效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这种方法下,有几名学生都在“表扬”中慢慢进步着。表扬就像是阳光,洒进了他们的心;他们的笑脸又像是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关键词:表扬;鼓励;进步;成长;心理
人的一生何其漫长。在一生中,我们会发生各种变化,即发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首先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了学习。
一般认为,人的一生在童年期主要是收获——向好的方面变化,在成年期主要是丧失——向坏的方面发展。但是不能认为这个发展的过程是被动,它也需要人的主动参与与积极融入环境。接下来就主要谈谈青少年时期人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几乎都要经过的心理变化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青少年心理可以被划分为4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婴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与运动来获得经验,手的抓取与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阶段个体的显著特征是逐渐获得了客体永存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该阶段儿童思维受三种心理限制:集中化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能够遵循逻辑法则进行推理,但不能离开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熟悉的经验。相对于前一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去集中化的特点。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这一阶段的个体的思维已经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本阶段的个体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青少年正是经过了这一系列心理变化才成长起来的。这一理论也给我们教育的启发,那就是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教育孩子,做到“因材施教”。
那么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又怎样的影响呢?经过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发展心理学认为绝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认为发展是天性和教养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来说天性。拥有好几个孩子的父母通常都知道,孩子在生来就具有不同的性格,而且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4个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不管是什么样的性格,只要是后天的教养得当,都会成为孩子有力的垫脚石,同时这就强调了教养的重要性。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青少年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最多,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有提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他认为孩子与成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有欲望但缺乏理性,而成人有理性来控制欲望。所以他说在孩子小时候缺乏理性的时候要严厉的对待他们,做他们严格的导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获得了理性,家长就要慢慢放开手,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除了洛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从潜意识来谈。他认为儿童时期发生的事会影响人的一生,尤其是一切负面的事情。如果在童年被极暴力的对待,那么可能对他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这其中蕴含着教育的一个从严厉到宽松的转变过程。
我认为这也说明了成长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流传下来的古训,这也要求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的成长环境。学校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同龄人的相处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步,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安里克森曾经对人们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做过调查,如下表:
根据这一理论,家长和学校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防止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
青少年处于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是处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尤其敏感。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也非常多但毕竟是理论,具体的实施要看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总之,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这关系到人的整个一生。
当然,光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实践来使这些知识成为我的经验。工作这两年中,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班中的小董。
这个孩子被父母溺爱,导致他暴躁的性格。他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情绪失控,可能只是因为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被批评。他会出现很多暴力行为,如用拳头捶墙壁,抡起椅子砸人,用铅笔扎人等。而且爆发力非常强,一个老师都控制不住。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也不知道怎样和他相处。一开始,我尽量不批评他,生怕哪句话说重了让他。听他以前的班主任说,这孩子的作业是从来不肯写的,一定要告诉他爸爸,由爸爸回家看着他写。于是在作业方面我也没有强求他一定要交,但是他只要交上来就会表扬他,在他的作业本上会写很多鼓励的话。他犯了错,我会把他叫到办公室,一点一点给他讲道理。我发现这个孩子本性很好,但是有时候反应稍慢。他不太会说话,心里很多事都明白,不会说,只会做。他经常好心办了坏事,但却解释不清楚,所以非常着急,再加上父母对他情绪的控制没有很到位,所以常常会出现暴力行為。发现这个特点,便对症下药,所有的事让他慢慢说,说清楚,老师明白了,再给他细细讲道理,他也能够接受并且明白的。所以一个多月过去了,彼此倒也是相安无事。有一天中午,他总算是爆发了。那天中午正是吃饭的时候,他却不肯在座位上好好等着,总是溜下位子和别人说笑打闹。我提醒他三四次都没有效果。这时一个孩子愤怒的站起来说:“老师!他往我饭里吐口水!”因为这孩子平时就喜欢调皮捣蛋,我当时就批评了他,让他回位子。他着急想解释,被我一口打断。他当时就红着眼眶回了座位,开始摔东西,酝酿情绪。我只不理他,该分饭分饭,该值日值日,只是眼角瞟着他。他果然开始用拳头砸墙了。但是也没有别的过激举动。过了一会,该收餐了,我看他也平静一点了,便走过去轻轻说:“你冷静下来了吗?来,吃饭。”他却理都不理我,噘着嘴生气。“好,你不吃是不是,那收餐了。”说完,便把饭端了出去。端出去后,又找了其他孩子给他偷偷留了一份饭,放到了办公室。孩子说,小D今天这样算是好的,以前还会打人,而饭也是老师盛好了放到他桌子上的。那现在和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我在心里暗暗想到。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开始上自习,我又走过去慢慢的跟他说:“你冷静了吗?我想和你谈谈,咱们去办公室吧!”他依然不看我。“你不希望我帮你解决问题吗?办公室没人,我们说说刚才的事。”他这才不情不愿的跟我进了办公室。我先让他在我旁边坐下,问他刚才为什么要往别人饭里吐口水。他含糊不清的说着。大意是他去后面拿书,旁边的人不小心挤了一下他,他就撞到了同学的桌子,打扰了同学吃饭,同学生气的打了他,他这才往饭里吐了口水。没想到我却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了他,他觉得委屈生气。明白了事情经过,我又耐心的和他聊了起来。“首先,这件事的确不能完全怪你,是他先打人的。一会儿我让他给你道歉,好吗?”他点了点头。“但是你也有错是不是?我是不是一直让你回位子,但是你不听。我提醒你三四次吧。”他看着我,认真的点了一下头。“他打你,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吗?你应该怎样做?”“告诉老师。”他掰扯着自己的手指头。“对啊。而且的确是你先撞到了他,应该马上和他道歉,这样他就不会生气了,是不是?”他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接着说:“你知道回去该做什么吗?”“知道,向他道歉。”我这才放下心来,指了指桌子上的饭,“你看,我特意给你留的。你看我对你这么好,别辜负我啊!”他没有说话,慢慢拿起勺子开始吃饭。吃完后,和我一起回了班。这件事后,一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如此情绪失控过。真正让我发现他变化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天下了美术课放学,我回班看到好多孩子正围在讲台前,小董拿着笤帚正在用力甩向黑板前的灯。这是什么举动!我大声呵斥住了他们。其他孩子一哄而散,只剩下小董站在黑板前。我让他赶紧回家,他一急,又大声的哭喊。我就冷静的站在他面前,平静的跟他说:“你需不需要我帮你解决问题?你要是需要就不许哭!”他果然马上闭上了嘴,眼泪还挂在脸上,开始跟我诉说原因。原来是因为他的磁力球沾到了灯罩上。我踩上了桌子,给他够了下来。把磁力球攥在手心,跟他说:“你有事就说事,不许哭。哭并不能解决问题。记住了吗?这个球,以后不许带了。”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背上书包回家了。从此真的再也没有把玩具带到学校。不仅如此,他看到我表扬了某个同学的某个行为,会马上学着做,等着我的表扬。我也很关注,马上夸奖他两句,他高高兴兴的回了座位。当然,对待班里其他孩子也是一样。只要是做了好事,表扬立马就跟来。班里每个孩子都会被我表扬一通,现在,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用我多说,孩子们自主能力非常强。我看到这样的班级更加高兴,表扬也更多了。
不禁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严厉而无情。在学生犯了错误时不在乎学生心里所想便一股脑批评;在孩子需要关心呵护时大声训斥;在学生委屈掉眼泪时没能给出一句温柔的话语……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像一个老师,更像一个教育的机器。教师应该是一个柔软的容器,可以包容孩子所有的错误,同时给予孩子无限的耐心,让孩子慢慢长大。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海绵垫”,在孩子犯错摔倒时保护他们尽量少受伤害,并且让他们“触地”时给予一丝柔软。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李新旺.《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