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不良情绪的疏导策略
2018-05-10贾阳旭
贾阳旭
摘要: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良情绪,属于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重视幼儿不良情绪的疏导,提升幼儿情绪认知的能力,培养幼儿情绪宣泄、管理的能力。因此,本文对幼儿不良情绪疏导的策略进行探究,希冀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良情绪;疏导策略
幼儿的心理健康,属于身心健康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指南》指导下,认识到教师与家长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幼儿常会因为一些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幼儿园原因、社会原因等,表现出各种不良的情绪,让幼儿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让幼儿受到一些心理的伤害。这些不良情绪包括抑郁、不安、焦虑、恐惧、敌对等,表现为社交障碍、易怒、容易伤心、不合群、不开心等。幼儿经常产生不良情绪的问题需要教师、家长予以重视,采取科学的策略,巧妙地引导幼儿疏导不良情绪,培养幼儿情绪自我管理的能力,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采取措施,提升幼儿认知自己情绪的能力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感知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若家长和教师在这方面加以重视,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些感知自己情绪能力的培养,即能让幼儿更了解自己,也能逐步学习情绪管理和控制。比如,家长可以与教师合作,制定一致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些以“情绪控制”为主题的绘本,基于绘本载体,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我不想生气》、《小蜗牛什么都不怕》、《爱讲谎话的皮波》、《再见,坏脾气》等绘本,让幼儿融入其中,聆听绘本中的故事,感悟绘本的内涵,通过绘本传达情绪管理的理念,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的情绪,哪些情绪是不好的,要学会调整和控制,如何管理情绪等。
家长、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生活实际情况等,选择一些情绪管理的绘本,组织幼儿参与角色表演。在真实的情景下,参与角色表演,能让幼儿假设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学习情绪调节,提升幼儿的情绪感受、表达能力,也发展幼儿情绪控制、不良情绪转移与调节的能力。如组织幼儿扮演《再见,坏脾气》绘本中的主人翁“格蕾西”,幼儿根据绘本中的情景,参与表演活动,或自主创编情景,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生活中什么事情会让他们生气,如何调整的,在不开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等。
或在区角活动中,投放材料,让幼儿扮演“心理医生”,参与游戏活动。扮演活动中,幼儿扮演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病人交流,医生开导他人,帮助解决情绪问题。在扮演游戏中,提升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或借助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创设积极、健康、快乐的环境,教室里的色调以亮色为主,有效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品质。或借助游戏,将不同的情绪制作成卡通画,幼儿参与游戏,情绪对应心情,表示不同的感受。“笑脸——开心——快乐”,借助贴画游戏,让幼儿认识哪些是不良情绪,如何克服,提升幼儿情绪认知能力。
二、教给方法,促进幼儿学会宣泄与控制情绪
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幼儿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而这种情况下,若家长、教师长期不进行回应,不进行引导,就容易导致幼儿日积月累,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教师与家长,教给方法,引导幼儿将不良情绪进行充分的宣泄,促进幼儿合理控制情绪,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运动锻炼法
运动是比较好的宣泄情绪的方法,不止对大人如此,对幼儿也可以起到作用。运动锻炼法,不仅能让幼儿在运动的时候挥洒汗水,感受辛苦,而且在拼劲全力运动后,可以忘却一切烦恼,或通过运动,对烦恼有全新的认识,从而宣泄情绪,还能让幼儿锻炼身体,强壮体魄。另外,在运动的时候,幼儿新陈代谢加快、免疫力提升,由人身体里产生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情绪自我调节,自然也会身心舒畅,减弱甚至消除紧张、忧郁、不安的不良情绪。教师与家长,应尽量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快乐运动游戏的机会,寓运动于游戏,在打球、踢毽子、跳舞、唱歌、玩水等一系列运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宣泄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感。
2. 转移注意法
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当幼儿产生了不良情绪的时候,通过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来调节幼儿的情绪。若幼儿注意到某方面的问题,产生了不良情绪,教师、家长可以通过拿来一件幼儿喜欢的玩具,或设计幼儿喜欢的活动,邀请幼儿来参与,以吸引幼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避免幼儿一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若幼儿遇到了挫折,可以通过引导回忆成功的记忆,让幼儿再次尝试挑战自己,获得胜利,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
3. 宣泄情绪法
心理学知识认为,在一个人遇到了挫折、困难后,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这时候,需要寻找一些情绪宣泄的出口。对于幼儿来说,若幼儿有了不良的情绪后,若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宣泄,引导幼儿找到不良情绪宣泄的出口,即能让幼儿感到心情轻松、愉快,也让幼儿学会了释放情绪的方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可以有多种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比如“哭泣”,幼儿想哭的时候,就要让幼儿大胆地哭,不要苛责幼儿,也不要限制幼儿哭。哭是痛苦情绪外在表现的方式,通过哭能实现心理保护。又如“倾诉”,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将自己的情绪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鼓励幼儿表达内心的情绪,包括快乐的、悲伤的、烦恼的、愁苦的情绪等。若幼儿能运用语言来倾诉自己的情绪,则幼儿能很好地找到不良情绪的宣泄的出口,进一步合理控制情绪。或借助“外物”宣泄,在幼儿遇到不开心、愤怒、生氣的遭遇时,若生气的情绪难以忍受,可以引导幼儿找到一些“外物”,作为“替代物”,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枕头、皮球、沙袋等,可以通过打、敲击、扔的方式,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与愤怒。通过不同方法找到情绪的出口,进而促进幼儿心理平衡,让幼儿逐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与控制不良情绪。
4. 快乐记录法
与悲伤、不安和烦恼相对的,是快乐。幼儿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和经历,若能将这些快乐好好地利用起来,发挥“快乐”的作用,即能减少幼儿的不良情绪产生的频率和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幼儿一般会记得比较清楚,会产生一些快乐记忆。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日记的方式,记录下那件事的经过、那个场景、当时的心情与快乐感受等。家长、教师也可以辅助幼儿,一起进行记录,运用绘画、文字配合的方式记录,或结合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手工、刻录光盘、制作亲子图书等形式,记录下幼儿的快乐。不定期与幼儿一起查阅、分享,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指南》指出,家庭和幼儿园要采取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策略。结合《指南》的思想,我们了解到家庭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其引导作用和幼儿园一样重要,因此需要家园共同合作,一起关爱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知道,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幼儿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原因导致的,而家长的启发、引导和辅助,对于幼儿不良情绪的疏导具有很关键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性上的差异,有的幼儿在有不良情绪时会乱发脾气,有的幼儿却是内向不善表达,因此家长在疏导时也要因材施教,针对性教育和引导,采取科学的教育举措,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重视对幼儿进行积极情绪的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学会自我成长,在遇到困难与不安时,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
四、探索时机,适当满足幼儿的一些情感需要
很多时候,幼儿产生不良情绪,是因为他们的一些需要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包括情绪上、物质上的需要。对于幼儿的一些需要,若长期不理睬,不回应,幼儿就会慢慢产生自卑心理,容易暴躁、焦虑与不安。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若幼儿提出的一些需要是合理的,也是力所能及的,可以适当满足,不能放任幼儿不管,也不能长期忽略幼儿。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要满足幼儿正常的需要;经常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和关注,让幼儿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还要为幼儿创造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让幼儿在集体学习活动中,在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安全感,培养社会性能力。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与身心发展规律,不强求幼儿做什么事情,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主表现,获得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对幼儿适当进行一些“延迟满足”的相关训练。不能幼儿需要什么,就马上、无止境地满足,这不利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延迟满足”,指的是幼儿想获得更多的快乐与享受,会暂时忍耐,克制欲望,放弃当前的一些诱惑,而选择忍耐,期待后续的快乐。家长、教师适当对幼儿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延迟,不欺骗幼儿,说到做到,安抚幼儿情绪。在逐步训练后,提升了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之后若家长、教师由于一些原因,没及时满足幼儿,幼儿也不会产生不良情绪了。
总之,幼儿阶段,非常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教师和家长要采取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举措,关注对幼儿的唤醒、鼓舞和激励,巧妙实施方法与疏导策略,让幼儿学会宣泄与释放不良情绪,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要重视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教给方法促进幼儿宣泄与控制情绪,长期以后,即能培养幼儿成为身心全面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卫小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7(46):22.
[2]郑国,潘莉,张骞.幼儿不良情绪疏導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4):71-76.
[3]赵志芳.调整幼儿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