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018-05-10刘稀琦
刘稀琦
摘要: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語言的关键期,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语言时喜爱具体、形象的教育,喜爱重复与模仿,喜爱在游戏中、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习,根据小班幼儿直观感知的年龄特点,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理解、学习、运用交往语言。
关键词:语言学习;方法策略;运用;环境
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里所说的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虽然也能学习语言,但是年龄越大,学习起来越费劲,也越难学。二是说,幼儿期学得的语言,即使一段时间不用了,也不容易忘记,至少是易于恢复。
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相互动过程中对交往语言的学习随处可见,交往语言在幼儿主动参与过程中构建,同时幼儿对交往语言的结构会不断调整和重组。语义、语法和主体认知水平之间会经常发生矛盾和不平衡,而这就构成了幼儿学习交往语言的内部动力,而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听话、说话练习的实践机会,使幼儿敏感而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从而使其语言表达更加符合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良好环境能为幼儿提供交往条件与氛围,激发他们敢说、想说的愿望。根据小班幼儿直观感知的年龄特点,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理解、学习、运用交往语言。
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的发展状况,将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采取多种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为他们的语言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良好环境是学习语言的前提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有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良好环境能为幼儿提供交往条件与氛围,激发他们敢说、想说的愿望。根据小班幼儿直观感知的年龄特点,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理解、学习、运用语言。
1、营造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
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我们总是把孩子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接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环境、教师和同伴发生兴趣。这时也逐渐产生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当他们想和别人一起玩时、当他们想玩别人的玩具时,我们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说:“小嘴巴应该说什么?”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在交往中的请求和愿望,而不是用手势和动作,从中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2、创设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
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目标,在教室内张贴 “请你帮帮我”、“小手真能干”等图片,让墙面说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例如:王睿宁小朋友无论是在户外还是起床后总是穿不好外衣,急的满脸通红,皱着小眉头。这时,他看到墙上“请您帮帮我”的图片,转身对旁边的刘鹏宇说:“请你帮帮我好吗?”刘鹏宇帮助天一穿好了外衣,高兴的说:“谢谢你!”“不客气!”在瑞宁和刘鹏宇的脸上都荡漾着一种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其次,像分享日、打破班级界限的区域活动等都能够帮助幼儿发展其语言能力。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介绍、相互学习,极大的扩展了幼儿的交往范围,调动幼儿积极的用语言与人交流,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3、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由于小班幼儿有喜欢模仿的年龄特点,于是模仿也就成为他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处处做有心人,用自己文明的语言为幼儿做出榜样,让幼儿学习模仿。例如:老师之间需要帮助时,我们会说:“孙老师请帮我拿那本书”;打扰孩子时,我们会主动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礼貌用语和幼儿,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让孩子通过观察老师的言行,模仿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
二、合适的教材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1、选择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语言教学内容
选择与小班幼儿生活有密切接触的人、动物、事物方面的儿歌。这些儿歌短小精悍、语言简练、韵律整齐、琅琅上口、好读易记,如《大苹果》:我是一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请快快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又如《别说我小》《小鼓响咚咚》等。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木偶剧,情境表演等形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的手势、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淋漓尽致的表演、讲述。合辙压韵的语调使幼儿充分理解了故事内容,使幼儿对儿歌,故事中的语言有了粗浅的认识和理解。欣赏表情夸张的动物形态,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体会,把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也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法。积极开展早期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2、生成利于提升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主题活动
在主题背景课程模式下,密切关注幼儿的生活环境、生活事件、交往活动等,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事件,以此来生成课程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生成的课程主题是联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的,这样不仅与整合课程的模式要求相吻合,也容易与幼儿的学习兴趣相联系。如午后的散步活动,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嫩芽,蝴蝶蜜蜂都飞来了……此时抓住良好的语言教育契机,让每个幼儿说一句描绘春天的句子,你一句,我一句,大家纷纷说开了花,回活动室后,教师整理一下孩子们的语言,将他们的话组成一首儿歌,或一篇散文,日后让他们诵读等。幼儿语言的教育和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应充分利用起幼儿的一日生活,争取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建构经验、迁移经验并提升经验,从而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之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及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三、绕有兴趣的教法是学习语言的途径
1、在教学中学习运用语言
为了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我们创编了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如《给小动物喂食》的语言游戏。老师准备了小兔、小猫、小狗等动物头饰及萝卜、小鱼、骨头等卡片,让幼儿边小动物吃东西边学短句“我请小猫吃鱼,我请小兔吃萝卜,我请小狗吃骨头”等等。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很高,边进入角色边学习短句。又如《接着说》的语言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老师说“小白兔”,幼儿接着说“吃萝卜”;老师说“小花猫”,幼儿接着说“吃小鱼”;老师说“小金鱼”,幼儿接着说“游啊游”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中学习了语言。每次教儿歌或短句,老师都尽可能使用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幼儿看,再加上老师形象的动作表演,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吸引幼儿,依次提高其学习兴趣。如教《玩具玩具我爱你》这首儿歌,老师拿玩具边表演边朗诵:“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跟你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玩好把你送家里。”孩子们感到形象有趣,很愿意学。
幼儿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中虽然了解了一些语言,但是还不能恰当运用。我们就把这些内容融入游戏,请幼儿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并运用交往语言。例如:我们利用过渡环节以及图书区、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语言表演故事情节,在此过程中让幼儿学习语言,在游戏情境中,自然运用语言。
2、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言
我们随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语言。例如,早来园时,我们引导幼儿向“兔乖乖”一样有礼貌的向大家问好;当幼儿不小心碰了别人时,我们会请幼儿想一想“兔乖乖是怎么说的?”; 在幼儿打扰别人时,我们会引导幼儿说:“对不起,请原谅”;在看到别人的进步时,我们会鼓励幼儿说“你真棒”……孩子从生活中得到了对交往语言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的成功体验,记忆是最深刻的。
四、家园共育是学习语言的保证
家园共育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保证,因为,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世界,他们在家庭中的交往机会远远多于幼儿园。为了幼儿能在家庭中充分学习语言,我们有效地与家长进行合作,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语言的发展。
1、向家长宣传培养语言的意义和目标
为了让家长了解语言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语言”,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推荐报刊书籍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培养幼儿语言的意义,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2、向家长介绍培养语言的方法
当家长了解了语言教育的意义和目标以后,我们就为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培养方法。如:建议家长注重幼儿的交往活动,扩大交往范围。鼓励孩子与邻居、亲戚、朋友等不同的伙伴游戏,互相做客,在交往中有意识引导孩子练习使用交往用语;又如:鼓励家长有机会就带幼儿出去旅游、参观、购物,大胆与社会中不同的人去沟通、接触,丰富经验。在通过家园共育的一系列活动后,有许多家长都对我们说:“我家孩子变化可大了,原来从来不会和别人商量着玩,经常和别人抢玩具,现在却能有礼貌地和别人商量着玩,玩得特别好.”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原来可胆小了,见了生人从来不说話,自从进行了礼貌教育系列活动后,她变得胆大了,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还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了!还会给大家表演朗诵儿歌,讲故事等。”在我们教师的策略指导和家长们的精心培养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日益成熟。这些语言的习得,不仅现在让幼儿感受到交往的快乐,而且会伴随着幼儿的终身。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实施细则.同心出版社.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