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8-05-10王天宇
王天宇
摘要:对于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孩子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大转折,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被人哄着,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贯穿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至关重要,我们把这项习惯的培养作为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近代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作为学前教育者,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习惯养成的关键。
关键词:生活自理;技能;家园合作
生活自理,簡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针对如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我的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比较法: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套头衫、开衫、羽绒服、衬衫、长裤等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多种形式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1.游戏贯穿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子夹豆等等。
2.儿歌引导
幼儿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富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冬季起床前穿衣服环节利用儿歌《穿衣顺序》“穿衣好像上山坡,先穿内衣护住心,再穿毛衣暖暖心,然后再把秋裤穿,袜子套住秋裤口,再穿外裤不上窜,出门别忘穿外衣,小朋友们要记牢。”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按顺序穿衣服。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会了系鞋带的简单方法。
3.物质奖励
教师用表扬、奖励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喜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漂亮的小贴画,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三、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技能。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
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四、家园合作,常做常新
家园合作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家庭与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
1.幼儿生活自理的习惯渐渐养成,幼儿在进餐、入厕、盥洗以及着装方面普遍达到中班年龄段发展水平,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幼儿生活习惯相关能力得到提高,获得了相关的健康知识如着装的基本知识,保护五官的自护意识等,这些内容的学习,拓展了孩子的视野,增强了美感。
3.参与研究的家长由过去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变为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家长们都充分认识到习惯应从小抓起,才会终身受益。除了育儿观念的转变,家长自身的生活观念及生活习惯也在转变,更加注重健康。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养成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范慧静主编.《幼儿生活难题教养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前教育》.2002.10.3.刘占兰.“家园合作同向同步”.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实施细则.同心出版社.
[4]《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