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孩子出发
2018-05-10陈丽平
陈丽平
摘要:课改的今天,为什么孩子们那么忙?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又要踏进补习班?为什么他们的书包那么沉?书包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为什么超重、肥胖的孩子那么多?仅仅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吗?“改革、减负”等字眼儿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关键词:有色眼镜;螺旋式进步;赏识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孩子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孩子的终生发展为目标,本着高效率、轻负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为改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忙?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又要踏进补习班?为什么他们的书包那么沉?书包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为什么超重、肥胖的孩子那么多?仅仅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吗?我陷入了沉思中,“改革、减负”等字眼儿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一、正确的方法是育人的关键
1.了解孩子,真正走进孩子
从良性教育的定义来看,强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仅仅是育人的一个方面,它不应该是我们教育人、培养人的全部。人是活生生的,是动态的,处于发展中的,而发展是分阶段的;人又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做好人的教育培养工作,我们不仅要做到尊重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还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引导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只有尊重孩子你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亦是如此。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老师往往喜欢那种乖巧、听话、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也许不会深究,但是对于班上调皮、捣乱的孩子老师往往批评指责的多,甚至是“请家长”。久而久之,这些成绩较差的孩子会越来越自卑,渐渐觉得自己不行,自信心被摧毁,自尊心被破坏,最后导致成为真正地差等生。转化后进生工作一向是教师们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何不从源头抓起呢?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
(1)摘下有色眼镜看孩子,从尊重孩子的内心做起
事件一:
班上的小云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天,他选择的是搭建区,他坐下来刚要脱鞋,已经在搭建区的浩浩、萱萱、诺诺连忙说:“你不许来搭建区!”云云连忙说:“这个区可以来四个人,你们刚来三个,加上我就四个了。”“那你也不许进,你总是欺负人,还打人。”“我以前在中班打,现在上大班不打人了!”“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告诉老师去。”说着诺诺跑来告状。由于孩子们刚升入大班还不到一个月,我对他们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听中班老师和班上幼儿说过云云爱打别人,但我想云云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能力也应该增强了,所以我想给他一次机会。孩子们见我没有制止云云,虽然嘟着嘴,但还是同意了。我走过去对云云说:“你要管好自己的小手啊!”云云点头答应了。进入活动区还不到5分钟,就听见诺诺嚷着:“云云,你要是再抢积木,我就给你告诉老师!”云云大声说着:“这是我先选的积木,浩浩非要拿。”浩浩连忙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你选的呀!”云云说:“这是我先看到的,我正要去拿。”诺诺说:“谁先拿到才算数,要不我告诉老师去。”云云连忙说:“我不要了,给浩浩吧!”
事件二:
幼儿园下午离园,孩子们都排着队从楼上往下走,我站在队伍的前面,在楼梯的拐弯处,我停下来看着孩子们往下走。只见云云正在用小脚踢着小松,看到此情景我很生气,心想:云云真的是大家说的爱打人的孩子吗?但平静了一下情绪后,我先问小松是怎么回事,小松说:“云云踢我!”说完小松低下了头。看到这儿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于是又问云云。云云说:“刚才我看见小松踢浩浩,所以我才踢小松的。”我又向小松、浩浩求证,小松自己也承认了,问起小松为什么会踢浩浩,他说:“浩浩走得太慢了,没跟紧,我想让他快点走。”“云云,你为什么踢小松呢?”“我看见小松踢浩浩,浩浩是我的好朋友,他欺负我好朋友,所以我才踢他的。”
(2)给孩子反弹的余地,允许孩子螺旋式的进步
户外活动前,我帮助星星小朋友掖裤子,无意中碰到星星的口袋,发现里面有个圆圆的东西。这几天的活动区,星星总是选择益智区,每次来玩时总是少不了摆弄磁珠和磁棍,投放磁力材料还不到两周时间,磁珠和磁棍竟少了不少,今天这事一下子就让我怀疑到了星星身上,难道以往丢的都和他有关吗?
为了不伤害到孩子,我悄悄地在他耳边说:“星星,把磁珠送回去吧!”他很听话,向益智区走去。我觉得自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没有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就把事情解决了。户外活动后,孩子们陆续洗手吃水果,星星从我身边经过,为了安慰孩子,我抱了他一下。可谁知他神情慌张,我察觉到他一定有什么事情,一摸口袋,原来那个磁珠他并没有放回去,这次我真的很生气。给他使了个眼色,他又向益智区走去,回来后我悄悄问他:“放那了吗?”他说放了。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他耳边说:“真是一个好孩子!”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我告诉全班小朋友,幼儿园的东西是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如果大家喜欢,可以选择区域活动时去玩。如果拿回家了,那么幼儿园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小朋友们就会没有的玩了!孩子们都同意我的说法。
下午,孩子们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当星星走到我面前,交上写好的名字时,我发现他的小口袋又是鼓鼓的,问他是什么,他就是不回答。掏出来一看是一块橡皮,另一个口袋里是一塊橡皮泥,怎么会这样?我心里真是很失望。问他橡皮是哪儿的,他就是不说。“橡皮泥呢?”“是大伟给我的。”当问起大伟橡皮泥时,他说是从睿睿的橡皮泥盒里拿的,请睿睿拿来橡皮泥盒,发现里边少了好几块。“睿睿,你的橡皮泥找到了”。说着我请星星和大伟将橡皮泥送回,睿睿很高兴。我又问起大伟是否拿过磁棍和磁珠,他坚持说没有。大伟回座后,我又继续问星星家里是否有幼儿园的磁珠、磁棍,开始时他不承认,当我问到家里有几个磁珠时,星星说有两个。我并没有让他第二天拿来,而是告诉他:“老师就借你玩两天,两天后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来。”他同意了。此后的两天里,我并没有再发现他的不良行为。只是问他:“今天口袋里有没有东西跑进去呀?”他说没有。我便夸他真是好孩子。
2.评价孩子,慎用横向比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我们往往习惯于向最优秀的孩子看齐。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这没有错,但是我们要总是把“看看人家孩子,再看看你?”“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呢?”等话挂在嘴边,孩子往往就会失去自信。
在幼儿心中,家长和老師是权威的象征,他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是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片面的横向评价会让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阴暗的心理。因此,要想让孩子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家长、幼儿园教师等成人对幼儿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关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孩子自己的成长。“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关注特殊幼儿的需要,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跳一跳,摘苹果”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发展,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营造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只要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发现,更多地展现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3.赏识教育,树立真正自信
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上。对自己客观的评价越高,自信也就越满,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教师、家长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但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要: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高效的课堂是减负的前提
中小学教师要求向45分钟、40分钟要质量,幼儿园教师要求向半日要质量,向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带动教育行为,教育行为影响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改教师讲为学生讲,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安静为言说,改坐着为站着,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些变化本身并不能完成课改,课改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想学”、“会学”、“学会”。
就拿提高幼儿早来园环节的实效性来说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在幼儿园里,由于观念、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着“重上课、轻生活环节”的现象。如果“成人中心”,不承认游戏是幼儿的权利,不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而仅按成人的愿望、想法行事,用训练代替游戏,用学习知识灌输代替幼儿主动的活动,用过去私塾一样的方法,强迫幼儿接受成人的安排,不给他们任何自己选择活动权利的话,将磨灭幼儿热爱学习的天性,将会消解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们班对早来园餐前环节进行了调整。
以前幼儿早来园仅仅是看书和玩翻毛线绳,时间长了幼儿就会出现手里拿着书,眼睛看着别处,或跟边上小朋友聊聊天,或是自己发发呆,还有的和边上的小朋友打闹。发现问题后,我们先和班上幼儿讨论:你喜欢的餐前活动有哪些?适合的餐前活动有哪些?我们能实施的活动有哪些?讨论后,我们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
第一次调整:
1.内容的丰富。由原来的看书、翻绳调整为看书、玩玩具、画画、写字。
2.场地的调整。由在大圆弧处的集中游戏调整到玩具区、写字区、看书区的分散活动。
3.形式的变化。由静态坐在小椅子上调整为坐着、站着活动。
4.参与性的变化。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变为积极主动参与。
第二次调整:
1.内容的增加。晨间活动又增添了翻绳、磁力玩具和折纸。
2.位置的调整。由班内活动扩展到了班外活动。
3.材料的支持。玩具区提供了地垫支持。
第三次调整:
1.内容的丰富。喜欢探索的幼儿可以选用班上的任何东西。
2.位置的调整。益智区玩具坐在离益智区距离较近的组玩。
总之,在几次调整的过程中都是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讨论才发生的变化,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目标,为孩子创造机会,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这五大领域的目标均在早来园活动中有所体现,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孩子必然有所发展,晨间环节也必然是高效的。
教育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提高备课、教学质量,让孩子在“我要学”中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2001.[Z].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4 ISBN 7-80052-776-X.1288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2013.[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ISBN 978-7-107-26148-0.0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