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中墨韵的表现
2018-05-10华玉宝
华玉宝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使得艺术有了更多的融合和交流,各个国家的艺术沟通逐步加深,这便为我国书法墨韵的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针对书法中墨韵的表现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墨韵表现、现代书法墨韵表现创变、书法艺术发展的未来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对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书法;墨韵;表现
在当前的语境当中,艺术环境氛围非常和谐,并且门类之间互相连通。在其他国家的艺术对我国的艺术产生干扰之后,有些书法家开始独对我国书法存在的语言形式、审美思想以及视觉习惯等产生质疑,这些书法家受到了西方抽象表现等观念的影响,慢慢形成了融合现代审美观念和语言形式的艺术书法形式。这些情况都表明了书法艺术正在转变,但转变的过程需要我们深思。
一、墨韵表现
不论是书法艺术还是绘画艺术,都要对笔墨当中的本质进行追求,而不是一味的探寻技道关系存在的偏颇,要将传统书法当中的不足摒弃,发扬长处并将技道进行深化[1]。在我国的历史当中,无论是哪种独创艺术价值的艺术家都要对书法的技法本体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对墨韵表现进行追求上同样如此。中国书法的不断融合表现出了兼容的气质,很多书法家不但精于书法还擅长绘画,在写意画中对于水墨进行控制的方式对书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一直到现代,大量的书法创作者对绘画笔墨当中的优点进行借鉴,对书法的对比关系进行了重点强调,这其中最关键的内容便是对书法墨韵自由表现形式的不断追寻。例如:现代书法与现代派探索误区有着很大的差别。很多现代派探索的书法家,皆来自美术界并非书法界,这些艺术家非常希望将绘画当中的优势融入到书法当中,以便将书法进行创新。因此,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很多都是寻找造型进行的墨韵设计,在书写的过程中,便会在字体当中融入物象。
从艺术的层面进行分析,这类意画书法虽然墨韵非常丰富,但并没有将表现性比较强的书法艺术进行转换,使其成为图解物象,希望可利用具象的感觉替代比较宽泛的艺术联想。经过实践证明该类作品在绘画面前不值一提,只是艺术退化的一种表现[2]。所以,这类作品存在的时间非常短,稍纵即逝。这样其中的内涵也就逐步消失,这也说明了高涨的热情和激情是不能创造出实际价值的。但是,这些探索的经历也有积极的探究,为现代书法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并引发了很多书法家对与书法藝术的理性思考,开始对现代书法表达的机制进行审视。
二、现代书法墨韵表现创变
在漫长的探究道路之后,现代书法当中的一些思想理念,创作形式开始有了变化,使其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很多现代书法家一直坚持传统的书法模式,在笔法核心论不变的基础上回归传统。而有些现代的书法家则在坚持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变化,甚至有些思想前卫的书法家开始尝试突破传统书法的束缚,探究自由书法的道路,应用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演绎全新的墨韵[3]。与传统书法形式不同的是,这类书法形式主要强调的为作品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刺激。长时间以来,很多的现代派书法家非常喜欢对本土文化精神的表现,并坚持应用传统的语言对现代含义进行表达,尝试应用墨象空间使书法与文意脱离,以便使书法的视觉冲击能够更加强烈。
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探寻出来的现代书法语言有着非常特殊的墨韵表现形式,所以对于现代的书法创作中展现出来的墨韵与历代书法当中的墨韵会更胜一筹,而墨韵的主要表现手法也突破了局限性,而是更加追寻在一幅作品当中有不同的墨韵表现,甚至会将汉字和书法文意进行消除。这类书法家十分注重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水墨本体韵味表现出来,在实际作品当中,对其墨韵表现会非常夸张,并不会局限在某一项法则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创意,表现出了变化无穷的姿态,并在长期的探究之后,在艺术本体上添加了墨韵表现。
三、书法艺术发展的未来
我国传统的书法家的风格为用墨匀净、浓淡合理,有一种中和美,对于墨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汉字的字形当中,很难将其单独进行发挥,而现代书法家对于墨的使用不拘一格,喜欢应用一些综合材料对笔墨肌理的变化产生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并应用这种形式将笔墨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与传统的形式进行比较,现代书法对于墨韵的探究是对艺术本体进行探究的体现。对于书法的创新就是要将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改变,以便自身的艺术特性能够将艺术表现力进行提升。所以,如果我国的书法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便需要将旧的思想观念进行更新。
四、结束语
对于墨韵的探究和探索都是从没有到有,再从有法到无法进行发展,探究的过程中会充满曲折和困难,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发展的趋势是积极和进步的。因此,开放性以及流动性的书法概念为我国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需要各位书法艺术家深入探究的课题。对于坚持书法主体和探究全新的书法艺术发展空间之间的探究要给予重视,并继续对在艺术背景下的笔墨现代性语言问题进行探索,促进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霞.浅论书法中墨韵的表现[J/OL].艺术科技[2018-01-05].
[2]李云霞.浅论书法中墨韵的表现[J].艺术科技,2017,30(10):203.
[3]段彪.论书法中墨韵表现的历史演进与风格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