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

2018-05-10韦日匡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韦日匡

摘 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这就使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进行论述,以达到促进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工具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信息技术课有利于促进和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然而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并能灵活应用已是时代所需。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物上,若想让小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此才能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刚刚接触电脑,有些小学生甚至连电脑键盘都不熟悉,需要坚持练习才能逐渐提高打字的速度。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采取让小学生独自练习打字的教学方法,虽然练习时间长、重复率高,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这种练习方法枯燥、乏味、单调,没有乐趣,小学生很难长久坚持,大多会中途放弃。如果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游戏教学法,则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升。比如,在打字练习教学中,可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安排的文字内容相同,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文字打字任务。比赛看哪个小组打的快、准确率高,最佳小组可获得一份奖励。在一轮比赛结束后,还可进行下一轮比赛,其文字内容可由简单到复杂,在获胜心理的驱使下,为了获得荣耀,每个小组的学生都会集中精力参加到“打字比赛”中,由此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学生再也不会觉得打字练习课“没意思”了,学生们都沉浸在打字游戏的乐趣中,教室里只听见敲击键盘的声音。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电脑键盘的熟悉度,打字速度也明显提升,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1]。

2运用学科交叉法,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对于这一点,新课标中也指出,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的学科或领域中,由此加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加深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以此为理论依据,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学科交叉”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比如,在进行制作PPT教学的过程,可以与语文课展示活动、家庭相册制作、个人简介等有趣而实用学习项目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语文课展示课件、家庭相册、个人简介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通过这些实践演习,学生对PPT制作的各个步骤与方法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取得了双重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小学设置信息技术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课堂系统、专业的教学,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要将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以使小学生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如,在教授flash的路径引导知识点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路径引导动画制作在实现思路以及操作方法上都与以往不太相同,此时应先对引导层插入、运动轨迹设置等进行具体的演示、操作与指导,使学生在单项操作中达到相对熟练的程度,在学习相关准备知识之后,作为最后的攻坚点,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路径引导动画,这个动画的设计一定要包含本知道点主要内容,同时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路径引导的关键点。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发挥各自能力的机会、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独立思考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对相关知识点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这一技术实际运用操作能力,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3]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小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发挥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游戏的活动中完成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对各项信息技术的认知、掌握以及运用能力,并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其光.小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6; 08:125.

[2]郭雷.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2017;20:24.

[3]李刚.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7; 03:108.

猜你喜欢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是小学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