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8-05-09彭小红赖敏汪文俊朱凯欣
彭小红 赖敏 汪文俊 朱凯欣
【摘 要】为了更好的掌握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本调研通过自编问卷对吉安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贫困摸底调查、心理状况、对策研究。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45份,其中有效问卷924份,有效率为97.8%,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校贫困生比例高相比其他地区较高,贫困生比例为25.60%,特困生比例为6.4%;从总体情况上讲,贫困生情况呈现“三高两多”格局特征。(2)该校贫困生在自卑、焦虑、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迫切,且71%的学生认为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3)应从社会、学校、学生以及家庭等多个层面入手,探究相关心理辅导策略,从而全面及时有效地为高职贫困生解决心理困惑。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心理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R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高校贫困生,是目前国家、社会、高校等共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对象。高职贫困生承载着家庭的压力,且高职学生的现实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造成学生不仅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还承受诸多精神压力,因而更容易受到困扰。出现心理失衡,包括自卑、焦虑、人际关系等方面,甚至敌对、轻生等心理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贫困生研究,对他们进行有效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实现身心同步的良好发展与成长,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校稳定发展,是我们在新时期亟须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 调研基本情况
1.1 调研思路
2 调研过程与方法
本调研工作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次问卷的发放包括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数据导入与分析等过程。主要是对贫困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本阶段采取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45份,其中有效问卷924份,有效率为97.8%,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分析。
3 贫困生结果与分析
3.1 贫困生调研结果
根据所回收的有效问卷,关于贫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部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调研结果:
(一)学校贫困生分布情况
该校学生来源主要有本市、江西省内其他市及江西省外三部分,其中只有2.4%来自省外,大多来自本市。其中来自本市的53.30%学生来自非贫困县,37.20%学生来自贫困县,奠定了该校贫困生基数。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显示,该校贫困生比例高。
多元化贫困生来源。贫困生形成原因多样、生源地多样,90.5%学生来自于本地,其中37.2%来自于贫困县,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各种外因(如自然环境)导致贫困生来源复杂化多元化。
3.2 贫困生心理状况
由于该校高职贫困生中的大部分来自相对比较贫困、闭塞、落后的贫困县,他们有的自卑、焦虑,思想行为与群体格格不入,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自卑与自尊心理并存。自从1999 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学费金额在不断上涨,不少贫困家庭需要到处借钱来上大学。当贫困生进入高校发现贫富差距如此显著,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同时他们不愿公开真实的家庭困难情况,这恰恰说明,高自卑感的背后又同时存在强烈的自尊感。(2)家庭与社会双重压力产生的焦虑。从社会上看,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加之由于制度不完善,使得一些高职贫困生觉得前途渺茫。高职贫困生从一进校门即担负这家庭的希冀,但常因生活困窘、兼职等导致工学不能兼顾,从而焦虑不安。(3)人际关系不畅却渴望交流。贫困生比其他学生表现出内敛、敏感、自我封闭,孤独等方面,周围人不经意的话语和举动,在他们眼里可能会有其他的解读。(4) 适应障碍与心理建设。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因为学习基础差,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与实践技能,产生畏惧心理;又希望争取专转(升)本的机会,进入院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诉求较强,71%学生认为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4 高职贫困生应对策略
4.1 从政策方面看,健全贫困生的相应资助制度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出台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包括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建立从高中到大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等。同时各个高校建立和完善包括“助、勤、奖、贷、减、补”以及新生的“绿色通道”等资助大学生的政策体系。
4.2 从心理层面看,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地位提高,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对课程、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并对学生心理水平进行评估与检测。
其次,完善心理辅导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除了开设心理学课程之外,可以利用网络、广播、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再者,通过新生普查,筛选重点关注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相关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健全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及时干预,防微杜渐。
4.3 从家庭和学生个体方面着手,提升心理素质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充分理解学生,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一致配合,公共努力,建立支持系统。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新时期,学校心理工作者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针对高职贫困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做好高职贫困生助困工作,不断加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和学习。
参考文献
陈莉. 大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 凉山大学学报,2002.
[2 薛浩. 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1).
梁瑛楠.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侯杰. 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和对策探析[J]. 高教管理,2008(2).
周春燕.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D].苏州: 苏州大学, 2010.